第二十五章 唐妓之種類
說起來,娼妓行業(yè)在我國春秋時期,就已經(jīng)形成了雛形,而到了中國封建歷史上最繁榮的唐代,青樓妓業(yè)更顯繁榮昌盛,娼妓制度日趨完善,行業(yè)規(guī)模極為龐大。
后人有詞嘆云:有唐以降,率土之濱。家家之香徑春風(fēng),寧尋越艷;處處之紅樓夜月,自鎖嫦娥。
史載,在唐代時,諸如長安、洛陽等大城市以及各州府等中小城市,皆是花街柳巷,妓女蜂擁,數(shù)量驚人。
而著名的長安城平康坊,更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妓館群集之地,堪稱全世界男性心中的不二圣地。
因為這一行從業(yè)者眾多,在唐代按女妓的社會地位,主要可分為四種。
即宮妓、官妓、家妓和散妓。
先說第一種:宮妓。
在《開元天寶遺事》中,有關(guān)于“宮妓”的記載:
“宮妓永新者善歌,最受明皇寵愛……“
“明皇與貴妃,每至酒酣,使妃子統(tǒng)宮妓百余人,排兩陣于掖庭中,目為風(fēng)流陣?!?p> 這里所說的“宮妓”,是指皇宮里的所有歌妓、舞妓、女性樂工。除了宮妓之外,她們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音聲人,一開始她們是由太常寺管理的,但是后來玄宗決定把她們劃分出去:“太常禮司,不宜典俳優(yōu)雜伎。乃置教坊,分為左右而隸焉,左驍衛(wèi)將軍范安及為之使?!?p> 從此,宮妓們的職業(yè)生涯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宮妓們開始入住了教坊,教坊有內(nèi)、外兩種,簡單來說就是水平高的住內(nèi)教坊、水平還沒那么高的住外教坊。
而在其中,那些技藝突出的內(nèi)教坊妓女國,則被稱作“內(nèi)人”、“前頭人”,并且享受優(yōu)厚的待遇。
她們在演出時,與一般的“宮人”在衣飾上就有顯著差別,“內(nèi)人”們衣服上都佩有一魚?!皟?nèi)人們”的家庭被稱為“內(nèi)人家“,統(tǒng)一住在宮外的外教坊,由朝廷供給糧食,其中最受寵的還賜予房宅的待遇。另外,每月二日、十六日或內(nèi)人生日,為示恩寵,她們還可以回家見親人。
由此可見,這些所謂的內(nèi)人或前頭人,算是宮妓中的王者呢。
這便是胡春在李夔面前,夸贊那紅鴦才藝非凡,說她是可能是宮妓出身,并是教坊前頭人的典故。
第二種,則是官妓。
這種官妓,屈居于宮妓之下,是隸屬于官府的技師,有歌妓、舞妓、女性樂工等等,主要為地方行政長官服務(wù),在唐代這個盛行妓樂的年代,他們工作量很大,也十分受歡迎。
《唐新語》中說,大文豪白居易在杭州當(dāng)刺史的時候,就每天帶著官妓游玩。這種做法,在當(dāng)代人看來,是明顯的公務(wù)員職務(wù)腐敗。但在當(dāng)時,卻被視作風(fēng)流瀟灑的作風(fēng)。唐代不僅長安、洛陽兩京有大批官妓,各大州府也都設(shè)有官妓,揚(yáng)州、成都等繁華的大都市更是名妓薈萃之地。
唐代的官妓大體上有兩個來源∶
一是世代屬“樂籍”的官屬賤民女子,她們沒有別的出路,只有承襲舊業(yè),仍舊作樂妓。
二是良家女子由于各種原因落入“樂籍”。比如“名妓薛濤本是良家女,隨父宦游,流落蜀中,無以為生,遂入樂籍。”
她們一般是集中居住于樂營,不能隨意出走,由官府供給衣糧,隨時準(zhǔn)備承應(yīng)官差,官府的各種送往迎來、逢迎上司,都免不了召她們?nèi)カI(xiàn)藝、陪酒、侍夜。
官妓們既屬地方長官管轄,由長官全權(quán)支配,常常便成了他們的私有財產(chǎn),他們既可“獨占花魁”,又可以隨意贈送,對于這些官妓女子來說,生活還是相當(dāng)壓抑的。
第三種,就是家妓。
既然名叫家妓,那這個群體顧名思義是屬于個人的。唐代的官僚貴族、富商大賈以姬妾成群為榮,以無力養(yǎng)妓為恥。
比如寧王李憲就有寵妓數(shù)十人,比如涇原節(jié)度使周寶年,更是夸張的在八十三歲高齡仍“筋力尤壯,女妓百數(shù),盡得七七之術(shù)”。
這些令人臉紅的記載,背后是這些家妓的無盡心酸。
這些家妓沒有人身的自由,多數(shù)是主人的侍妾,會比官妓顯得更卑微,更容易被當(dāng)作物品隨意地買賣和贈送。
于是,有一小撮不甘心的家妓決定反抗,其中最著名的當(dāng)屬紅拂女。
隋朝末年,隋煬帝驕奢淫逸,大臣楊素助紂為虐。年輕的李靖心懷大志,深通兵法謀略,卻無人賞識。楊素府中的家妓紅拂,乃是一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在楊素府中得見李靖之后墜入了愛河,于是她深夜翻墻叛逃,投奔李靖,最終夫貴妻榮,成就了一番千古美談。
散妓
散妓是我們能夠從近代意義上來理解的妓女,其形式就是由一個年老色衰的妓女充當(dāng)鴇母蓄養(yǎng)一些妓女,以出賣才藝,甚至色相身體為生。這樣的女妓,如唐代傳奇小說《李娃傳》中的李娃,《霍小玉傳》中的霍小玉等,皆是此類。
當(dāng)然,散妓與宮妓、官妓相比,具有相對自由之身,畢竟不給公家干活,買賣做不做可以看心情。從唐代筆記小說提供的材料來看,散妓出身一般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母者乃娼妓,女承母業(yè)。比如《霍小玉傳》在說明小玉的出身時就寫道:“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愛之。母曰凈持。凈持,即王之寵婢也。王之初薨,諸弟兄以其出自賤庶,不甚收錄,因分與資財,遣居于外,易姓為鄭氏。”
二是本為良家子,誤入此間。
比如在網(wǎng)劇《長安十二時辰》里,那個被賣到青樓成為妓女的丁瞳兒,她本身就是良民,可惜被渣男傷害了一次又一次,最后痛定思痛,決定這輩子都跟著老鴇混。
此外,在唐代的樂妓中,還有一部分是民間女藝人,也是女妓的一種。
這部分女子與一般理解的“妓女”的含義相差最遠(yuǎn),她們通常并不賣身,而是活躍在市井里,表演一些特殊技藝如吞刀吐火、戴竿走索、戲馬斗雞等,著名的公孫大娘就是這類民間女藝人的代表,靠著一手毫無實戰(zhàn)能力的武術(shù)套路吸粉無數(shù),成為一代名妓。
李夔心下暗嘆:沒想到,這名女妓紅鴦,雖為散妓之身,卻是這怡春院中的當(dāng)紅頭牌人物呢。
那這樣的人物,又怎么會看上那名貧窮落魄的劉書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