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新曹操傳

第四十六章 熱氣球

新曹操傳 天河 5525 2005-10-09 23:02:00

    在曹家堡靜靜享受美好的和平時光,每日里只是很規(guī)律地生活,每天出去遛馬,偶爾出去打獵,生活優(yōu)游閑適,只是偶爾為兒子們操心一下。至于政事,我盡量交給部下們去做,實在沒有先例或者棘手的難題,才自己出動搞一下。

  很多人覺得有特別好的人才主君就可以省力氣,其實不然,有好的制度才是最重要的。個人再能干,不免也會有些紕漏,而制度較完善,即使部下們才干略差些,也一樣干得很好。有好的制度,有完善的行為準則和習慣法,比起某一個難題具體怎么解決,或者有什么奇思妙想要重要得多。

  一個很鮮明的例子是齊桓公和晉文公兩個人的比較。兩位主君的才干和胸襟都差不多,晉文公手下眾臣,沒有一個比得上管仲的,兩國的繼承人,晉國的繼承人(我忘記兩個繼承人的名號了)荒誕無恥,也比齊桓公的兒子差得多,但兩國的結局截然相反。管仲執(zhí)政數十年,他死了之后齊國就迅速衰落,而晉文公執(zhí)政不過十年,不但稱霸當時,各國服從敬畏晉國做盟主還持續(xù)了一百多年。道理非常簡單,因為管仲雖然能干,卻朝令夕改,沒有慣常做法,沒有形成好的制度,結果他死了之后人亡政息,又恢復了原來的混亂局面,而晉國雖然沒有特別出色的大臣,但正因為如此,晉國的老臣們小心持重,非常謹慎地建立了非常好地制度和規(guī)范,按照這一套老習慣,晉國在晉文公辭世之后依然能夠稱霸天下。

  同樣,唐玄宗開元時期兩個著名的宰相姚崇和宋憬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姚崇被稱為“救時之相”,處理具體問題迅速而且妥當,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每日里都忙忙碌碌毫不得閑,把政務處理得很好,而宋憬截然不同,他看上去非常散漫閑適,雅量高致,從不出任何奇思妙想解決問題,而更多的關注官吏的人選和法制的完善,結果雖然看上去很懶,但實際上管理國家比姚崇干得好。所以真正當宰相的人,應該是性情穩(wěn)重胸襟開闊的人,為百年千年計,為萬世開太平,而不計較于一時一事的得失。所以在我看來姚崇那種人不算是真正的宰相之材,真正的好宰相應該是宋憬。那種把部下們的工作搶過來自己做,顯示自己才華和勤奮的固然是人才,卻當不得“大才”二字,但往往這種人名氣更大,因為他們看起來更有才華。這就像武將一樣,那些打得乒乒乓乓百折不回、千里兵瘋,萬里血漂的將軍并不是真正會用兵的將領,反倒是那些悄無聲息,輕輕松松的消滅敵人的將領才是真正的名將。這也就是所謂的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的道理了。管仲死后,齊國陷于混亂,人民更加懷念管仲,但實際上呢?齊國的混亂,管仲是要負上責任的,最起碼他連一個好的繼承者都沒有找到,這樣的宰相有什么用?但人民就是懷念他,他的名氣反而更大了。

  我們國家古時候有一個寓言,說有一戶人家的煙囪建造得不對,容易著火,有人建議他改建,那戶人家不聽,結果后來果然著火了,鄰居們都來幫忙救火。等到火滅了,那戶人家擺下酒席,坐在上座的是那為了救火而燒得焦頭爛額的鄰居,而不是那個指點他改建煙囪的高人。這就像是治國,其實論才干,論杰出,自然是那個指出煙囪造得不對的人更高明,可是名氣呢,往往是那個救火的家伙名氣大。歷史就是常常跟我們開這樣的玩笑。

  但我既然有這樣的覺悟,處理政務的時候自然也有所取舍,更多的側重于建立良好的規(guī)章制度,而不是如何更巧妙地解決問題。問題的解決有時候依賴于天才的想法,但天才是未必隨時都有的,即使有,人的才干也有其極限,我們決不能寄希望與所有解決問題的人都是天才而且永不犯錯,在這種情況下,建立制度要重要得多。沒有大智若愚的制度的制約,往往好心的天才辦的壞事甚至比壞心的天才辦的壞事還更嚴重。從這個角度上說,其實后世的朱總理也談不上“宰相”二字。就像解決貪污問題,不是靠監(jiān)督一下,抓幾個貪官所能解決的,根本還要從制度上入手,改變不斷產生和涌現(xiàn)貪官的機制,而不僅僅在于監(jiān)督的問題。一面是有壞的制度,能夠把好好的青年培養(yǎng)、引誘甚至逼迫成貪官,另一方面卻又高喊反貪,抓到了貪官拼命殺,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做法。如果有一個管仲式的天才,問題或許還能壓一壓,但管仲死了呢?問題還會更嚴重,甚至于因為管仲耽誤了別人改革的時間和機會,實際上反而是造成了歷史的反動。

  總之看上去我很閑,但我自詡高明,豫州的百姓士林常常以為我日理萬機,這完全是一種誤解。我雖然需要殫精竭慮,為國家謀長遠,但十幾年來領地的政治越來越完善,所以看起來領土越來越大,事情越來越多,但我的實際負擔其實是越來越少了。

  七月初八,捷報頻傳大學里面又有了一次盛事,原來有幾個研究熱力學的學者大概覺得好玩吧,用金世集的膠水和棉布制造了幾個熱氣球,經過了幾次試驗之后打算今天進行載人試驗。他們先前用煤炭和木柴進行試驗,結果失敗了,后來我教會他們使用酒精,結果成功升空了幾次。

  我?guī)е⒆觽円黄饋淼搅舜髮W,我們到達的時候這里已經是人山人海了,不過嘛我是主君,自然有一些特權,我也從不鼓吹什么這時代根本不適合的人人平等,老實不客氣地坐到了留給我的最好的位子上。

  學者們前幾天已經成功地把一只狗送上了天,后來酒精燒光,又慢慢地落到了地上,狗也活下來了。這一次他們打算親身體驗一下,裝了很多酒精進去。這酒精多是用番薯釀的酒提煉的,經過多次蒸餾得來。純度大概在八成以上,完全可以燃燒。

  廣場中央攤著一個大熱氣球,旁邊有一個籃子,大約可以站兩個人的樣子,繩子是比較粗大的棉繩,緊緊地綁在厚重的氣球上。因為沒有輕柔堅固的尼龍,熱氣球造得太大容易撕裂,所以這個熱氣球效率不怎么高,個頭也不怎么大?;@子是用藤條做的,看上去手藝倒是很不錯,做得很漂亮。棉布是要透風的,為了不漏氣,在厚厚的棉布間抹了幾層膠水,是金世集發(fā)明的那種用明膠、樹脂和少量化學制劑的結合,略微改良了一下配方,使氣密封性更好??偟男Ч麃砜催_到了帆布的堅韌標準,只是略重些。

  不一會兒學者們來了,看到我也沒有迎上來,只是點頭鞠躬致意,更加沒有讓我發(fā)表什么講話,幾個人走到熱氣球那里,其中一個人開始給觀眾們講解熱氣浮力升空的道理,另一些人則開始做準備工作。有幾個人扛來了幾個大木桶,解釋的人說里面是酒精。又抬過來兩個特別的爐子,一個大一個小,大的那個裝在地上,小的那個裝在籃子里。

  講解的人說爐子是用來燒酒精的,他們把大爐子放到口袋下面,把火點到最大,不一會兒便看見口袋漸漸鼓了起來,一些人努力把熱氣往里面趕,氣球越來越大,越來越高,很快就把站在口袋上的人都淹沒了,再鼓一會兒,口袋把上面的人撐了起來,那人已經站立不穩(wěn),從上面滑了下來。沒有想到熱氣球能夠把人在平地上撐起,周圍的群眾和學者們都鼓掌歡呼。

  氣球越來越大,越來越高,它的固有形狀也漸漸顯示出來,是一個橢圓形的大氣球,下面有一個小小的口子,對準了籃子和火爐。氣球離地的一剎那,引來了暴雨雷鳴般的掌聲。

  氣球漂了起來,但藤籃子還是紋絲不動,大火爐繼續(xù)加熱,氣球和籃子之間的繩子越來越緊繃,一會兒籃子就搖搖晃晃起來。學者們趕緊讓仆人把小火爐和鉛塊裝進籃子,又把籃子壓住了。

  在近十萬人的萬眾矚目之下,一個年輕的學者鄭重地跨進了籃子,他只有二十歲的樣子,決不會超過二十五歲,臉上一副又興奮又莊嚴的神色,仿佛他就要一去不復返了。我這時候突然特別妒嫉起他來,因為他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飛到空中的人。這個年輕人好像叫做姜懷,后人們一定會記住這個名字,因為他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先驅者。

  籃子不遠似乎有他的家人在那里搖旗吶喊,一位中年婦女熱淚盈眶,似乎要和兒子訣別的樣子。我雖然不懂得如何制造熱氣球,但看這個熱氣球的牢固程度,這位小伙子的生命安全還是相當有保障的,頂多是慢慢掉下來,不至于摔死。除非那個膠水完全沒有發(fā)揮作用導致氣球突然爆裂,不然大概是不會出事的。

  氣球越來越鼓,看起來真有扶搖直上的氣勢了,籃子也被拽離了地,地上拖著幾根繩子拴在一個地樁上?;@子越升越高,所有人都鼓起掌來,就連我都站起來仰望著他。這一時刻姜環(huán)是主角,是中心,是居高臨下的英雄,所有人都仰望著他徐徐升入天空。大概兩分鐘后跟地上連接的繩子也拉緊了,一個學者拿起砍刀砍斷了繩子,氣球猛地往上一躥,從下面看上去,他幾乎要和云彩一樣高。

  這真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人類終于掙脫了重力的束縛飛上了藍天,無論是老人、婦女還是兒童,一個個都歡呼雀躍,我的兒子們看得熱血賁張,曹沖臉上紅彤彤的,似乎所有的鮮血都涌到了臉上,他的臉色本來就粉嫩粉嫩,這一下更是好看極了。一群小孩子沖出大人們的隊伍跑到了廣場中央的草地上,他們歡呼著,翻滾著,吶喊著,似乎很想自己坐上去逛一逛。曹沖看到其中一個小孩,也掙脫了他二哥曹昂的手,跑到前面去喊道:“諸葛亮!下一回我讓爹爹給我們做一個!”

  那個被叫做諸葛亮的小孩看到曹沖,說:“真的么?你爹爹也會做?”

  曹沖昂起小臉得意地說:“當然!我爹爹什么都會,這些人做氣球,也是我爹爹教的!”,看到諸葛亮似乎不太相信的樣子,又補充說:“他們所有的本事都是我爹爹教的!”

  等一等!那個孩子,他叫諸葛亮?我忽然反應過來,真的還是假的?他什么時候到豫州來的?居然還跟曹沖認識了!我眼睛頓時盯住了那個小孩。那孩子拖著鼻涕,身上臟兮兮的,衣服倒還整齊,而且是絲綢做的。我正狐疑間,曹沖卻拉著那個諸葛亮的手走到我面前來了。

  “爹爹!爹爹!~”曹沖跟我撒嬌說,“我也要坐氣球,我也要坐氣球嘛!”

  我卻死死盯著“諸葛亮”,說:“你是不是有個哥哥叫做諸葛瑾?有一個弟弟叫做諸葛均?”

  “你怎么知道?”拖著鼻涕的諸葛亮很是奇怪地看著我,“是沖哥跟你說的?”

  沖哥?暈,我的頭都大了起來,他們倆什么時候結拜了?

  我的這個曹沖可不是歷史上那個曹沖,歷史上那個曹沖是很小的,而且很小就夭折了,我這個只不過比長子曹丕小了七歲而已,今年也有七歲了??茨莻€拖鼻涕的小孩果然跟沖兒年紀相仿,歷史上的諸葛亮的確也是這么大。

  曹沖卻只是拉著我的衣袖不停地撒嬌,我說:“氣球嘛,太危險了,等你長大了些,到十歲的時候就讓你去坐,好不好?”

  曹沖雖然撒嬌,卻不是嬉皮賴臉的孩子——我家教素來是很嚴的。他“哦”了一聲,拉著我的手又看起了天上的氣球。

  我問諸葛亮:“你是怎么認識我家沖兒的?”

  諸葛亮卻要抬頭看天,顯得很不耐煩,他說:“沖哥和我一起念書的。”說完就去看氣球了。

  我問曹沖:“沖兒,你們念書,誰念得好???”

  曹沖卻不屑地說:“每門課都是我好些,算術、文章、詩詞,我每樣都拿第一!”

  諸葛亮聽到曹沖的話,臉上頗有幾分羞愧。曹沖又指著諸葛亮說,“不過他總是剛好在我后面,都差我一點點,我就做了哥哥了?!?p>  我險些幸福地要暈倒,曹沖能夠在我的教養(yǎng)下勝過諸葛亮是我所沒有想到的,一向都以為諸葛亮大概是中國人里面最聰明的,不想我隨隨便便的一個兒子就能勝過他,真是太有面子了。不過轉念一想,這兩個孩子不過都是拖鼻涕的年紀,這一點勝負也說明不了什么,便不再放在心上。

  晚上我親自去拜訪諸葛家,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接到我的拜貼十分驚訝,他現(xiàn)在是一個豫州的小官,好像是一位主簿,諸葛家家境還可以——我的官吏的薪俸是相當豐厚的。

  我問起諸葛家怎么跑到豫州來,諸葛珪說是三年前從瑯玡避難來到豫州的,本來想去南陽帝鄉(xiāng)投靠親戚,但路過豫州看到這里民豐物阜,生活安定祥和,而且看來我曹操也十分強大,有能力保守豫州,便在這里定居下來。

  當時天下很多知識分子都萬里迢迢慕名來到大學“瞻仰”求學,諸葛珪也是好學問的,自然也不例外。他謀了一個小職務,在大學里面擔當了一個相當于高級文書的工作,生活倒還一般,不如在青州的官大,但主要好處就是能夠浸淫在這里濃厚的學術氛圍中,還能常??吹酱髱熂墝W者們思想的碰撞,常??梢择雎牬髱焸兊慕陶d。

  我聽了諸葛珪的話這才明白過來,看來這“南陽諸葛亮”以后要改稱為“豫州諸葛亮”了。但人的成長和他的經歷密切相關,陳國諸葛亮未必就能成為歷史上那一個叱咤風云的人物,但他智商很高倒是不應該被懷疑的,至少能夠做一個學者吧,我心里想著,還是有必要好好培養(yǎng)一下。不過現(xiàn)在諸葛亮能夠跟我兒子一起同班同學,在成長方面的條件也很難有更好的了,他們的老師是管寧的一個弟子,學問不是很高,但非常會教育小孩子,德行也很出名,名氣還是很大的,不過是教教小孩子而已,就算是鄭玄親自上陣,也許還不如這個老師呢,教這么小的小孩子跟老師的知識水平其實關系不大的。

  諸葛家三兄弟才干都還不錯,我有心培養(yǎng)以下,又似乎沒有畫蛇添足的必要,便提出讓諸葛珪去給我一個門客去負責一下家族牧綿羊產業(yè)的經營工作,這樣他們家就能夠住到曹家堡邊上了。諸葛珪儒學不怎么樣,但卻是精通數學和天文學的,甚至積攢了一年半的俸祿買下了一個昂貴的小型天文望遠鏡(業(yè)余愛好者的那一種,不是牛頓反射式大型望遠鏡,那是個人買不起的,也沒得賣)。這種精通數學的人才能教出諸葛亮那樣的兒子,要勝任一點理財和經營那自然是綽綽有余的了?,F(xiàn)在我的綿羊群增殖相當快,每個月都有二十多頭新的小羊羔誕生。因為把這些綿羊當作寶貝來照料,并不計較成本的,所以現(xiàn)在還在往里面貼錢。

  回到曹家堡,我依然唏噓良久。造化弄人,竟然能夠讓曹沖和諸葛亮變成了同窗,還結拜了兄弟,所謂滄海桑田,也不過如此了吧。曹沖不明白我為什么這么關心諸葛亮,拉著我的手氣嘟嘟的跟我睡在一起,不肯離開,連睡覺都說夢話要跟諸葛亮坐氣球。我撫mo著他嫩嫩的臉,一陣陣驕傲和溫馨的感覺從心底浮了上來,很快就睡著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