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霸業(yè)

第十二章人生能有幾個好基友

三國之霸業(yè) 風間浪 3051 2014-03-09 21:39:16

  “明德,他沒事吧”?

  一艘巍峨的樓船正行駛在浩蕩的漢水之上,船頭飄揚的旗幟清晰的表明了此船主人的身份——豫章太守諸葛。

  在三天前,劉表為于信舉行冠禮,表明于信已經是成年人啦,可以做一些少兒不宜的事情啦。同時,劉表還當場將于信官升一級,由軍侯提為校尉,能統(tǒng)領的人馬,也由原本的五百人變成兩千五百人,當然,劉表也在冠禮之上給于信賜了表字:明德。

  明德之言取自儒家經典《大學》里開宗明義的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在儒家,有三綱八目之言,明德便是三綱之一,所謂舉一綱而萬目張,在這個亂世,劉表給于信取這樣一個表字,用心不言而喻。

  在給于信加完冠禮之后,又準備了兩天,于信便同諸葛玄一道離開襄陽,乘坐水師的樓船沿漢水南下,往江夏而去。因為初春風大,即使是三層高的樓船也晃的厲害,于信便叫鐘輝、張崇二人率領五百騎兵沿官道前往江夏,他則帶著許褚乘坐樓船走水路。雖然升為校尉,但是因為在豫章還有不少劉繇的舊部,為了避免刺激那些江東殘兵,劉表并沒有用荊州兵把于信的部下補充完整。

  在出發(fā)之前,許褚曾經偷偷的問過于信,表示他從來沒有乘坐過大船。于信一聽:這可不行啊,以后自己這就在江南混了,江南不比中原,仰仗的就是舟師之利,因此便把好奇的許褚?guī)蠘谴屗崆笆煜ひ幌滤系沫h(huán)境。

  誰知道五大三粗的許褚竟然是個旱鴨子,到了樓船上沒多久就渾身發(fā)顫、臉色發(fā)抖,緊接著就抱著女墻吐得稀里嘩啦的——這丫的竟然暈船!

  隨著諸葛玄的目光,于信看到了抱著肚子蜷縮在船沿的許褚,恨鐵不成鋼的道:“沒事,讓他多吐兩次就習慣了”。

  古人有云: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說的就是乘船的迅捷。他們從襄陽出發(fā),一路順風順水,很快就進入浩渺無垠的云夢大澤。千年之后,云夢澤已經不見蹤跡,但是在現在,云夢澤還是一片浩淼,號稱天下內水之冠,就連茫茫洞庭,也不過是云夢澤的一部分。

  一行人是早晨從襄陽出發(fā),要是加快速度的話,也能在天黑之前到達江夏的郡治西陵城,但是考慮到騎兵的腳力,于信便跟諸葛玄商議,是不是在云夢澤上過一夜,明天再啟程前往西陵?

  對于于信的提議,諸葛玄表示同意,雖然離開襄陽僅僅一天,但這一天風塵仆仆的,就這么直接去西陵面見江夏太守黃祖,也是于理不合。對于諸葛玄這等文士來說,再大的事也大不過禮去,更何況前往豫章本來就不是很著急,早一天晚一天的沒什么區(qū)別。

  既然已經決定晚上就在云夢澤上過夜,于信便指揮一干水手準備晚餐。前世因為工作的關系,于信就是一個海釣的高手,沒想到技術不減當年,不大一會的功夫,于信就釣上兩尾大魚。刮鱗去肚,就用湖水直接清煮鮮魚,魚湯就著白米飯,真是難得的美味。

  煙波浩渺、星空璀璨,在眾人都已經入睡的深夜,于信卻獨自披衣立在船頭。白天許褚的經歷給了于信一個提醒:如果想在江南立足,沒有好的水軍大將是不行的。遍數三國,有名有姓的水軍大將就那么幾個,貌似還都在孫策的手里,思來想去,好像還有一個猛人似乎沒主,而且說不定很快自己就會跟他有所交集,只是不知道自己腦海里的印象準不準?

  “哈哈,諸葛大人,久違啦,今日一見,風采更勝往昔啊”。

  西陵城外,時任江夏太守的黃祖親自率領一干江夏臣屬出城迎接諸葛玄。

  于信站在一旁,含笑看著與諸葛玄寒暄的黃祖。這黃祖生的人高馬大,尤其是雙臂特長,一看就是善射之人。

  “這位想必就是火燒博望、陣斬曹純的于校尉了吧,果然是少年英雄,了不得啊”。

  “于信見過黃將軍”。

  于信剛剛說完,就被黃祖拉住手不住的打量,同時嘴里不停的感嘆:“唉,當初我跟阿誠也是并肩作戰(zhàn)過的,從阿誠那里論起來,你應該叫我一聲叔父的??吹侥汩L大成人,叔父心里高興啊”。

  我的爹誒,你到底還要給我找?guī)讉€叔伯???

  不過想起自己昨夜的想法,于信便含笑跟黃祖寒暄,幾句話就把黃祖逗得樂不可支。

  國人溝通感情,還有能比酒桌更合適的地方嗎?在得知諸葛玄將要經江夏前往豫章,黃祖就在府中早早的備下酒菜,用來招待諸葛玄跟于信。席間作陪的,除了黃祖之外,便只有黃祖的兒子黃射、都督蘇飛等寥寥幾人。

  席間,于信少不得要拿當初峴山射死孫堅的事來恭維黃祖,直把黃祖說的滿面紅光。幾杯酒下肚,黃祖便拍著大腿嚷嚷道:“賢侄,你這次去豫章,少不得要跟孫策這個兔崽子交手,有什么需要的,你盡管跟你叔父提”。

  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在黃祖說完之后,于信便故作為難的道:“既然叔父這么說了,小侄就厚顏請求叔父一次。叔父啊,你也知道,這次前往豫章,使君大人一兵一卒也沒有給我,我的部下便只有當初在南陽帶出來的五百兵丁。到了江南,叔父也知道,沒有水師哪能行啊”?

  “素聞叔父麾下的江夏水師聞名天下,小侄斗膽,想跟叔父借幾個水戰(zhàn)的高手”。

  “哎,這算什么事”,于信話音剛落,黃祖就大手一揮,對陪坐末端的蘇飛道:“蘇飛,你掌管水師,回頭你挑兩艘戰(zhàn)船,再挑選三百兵丁,連人帶船一塊交給明德”。

  這一頓酒吃的可謂是賓主盡歡,不過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待酒席散去之后,于信便找到蘇飛,試探道:“蘇都督,聽聞將軍帳下有錦帆甘寧,乃是一等一的水戰(zhàn)高手,不知道將軍肯否割愛,若是將軍同意的話,我愿將豫章水師都督之位交予甘寧”。

  在于信的印象里,蘇飛跟甘寧乃是好友,甘寧能在兵敗之后被黃祖收留,也多虧了蘇飛的舉薦。不過甘寧投靠黃祖多年,一直不得重用,后來更是在蘇飛的幫助下,離開江夏水師,轉投到孫策的帳下,這才有了聞名于世的錦帆甘寧。

  聽到于信直接跟自己討要甘寧,甚至不惜將豫章水師都督的位子拿出來,蘇飛驚訝之色溢于言表,不過蘇飛也沒有立刻答應于信,而是說回去問問,明天再給于信答復。

  “你是說于信點名跟你要我?而且還直接把豫章水師都督的位子給我”?

  回到家中,蘇飛便命人把甘寧叫來,將于信的意思一說,饒是甘寧見慣了風浪,也不禁有些驚訝:豫章水師都督??!雖然所謂的豫章水師現在不過是個笑話,但畢竟位子在那擺著,這可是跟蘇飛的江夏水師都督平起平坐的位子??!

  甘寧是去年投靠在黃祖帳下的,當時甘寧的麾下尚有數百健卒,號稱八百錦帆賊。自從投靠了黃祖之后,不但沒有得到重用,當初跟著他東來的八百東川健兒,也死的死、走的走,到現在僅剩下不足半數。

  “興霸,你的本事比哥哥厲害,于信既然點名跟我要你,說明他是知道你的,而且豫章經過這么多年的戰(zhàn)亂,百廢待興,你去了之后正好可以一展所長”。

  “我本有意投靠小霸王孫策,叫哥哥這么一說,于信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是于信年僅弱冠,他在豫章能說的算嗎”?

  “興霸多慮了,想那小霸王孫策不也是年僅弱冠就闖下了偌大的名頭,于信火燒博望、陣斬曹純,一點不比孫策差。而且諸葛玄是孤身上任,除了于信還有他麾下的士兵,諸葛玄還能依靠誰?所以我覺得于信的話還是可信的”。

  說著,蘇飛動情的道:“興霸,人生短暫、光陰有限,我多次在太守大人面前推薦你,都沒有讓你獲得重用,反而蹉跎了這么久的光陰,是哥哥我對不住你。這一次,對你來說真是一個機會,就算到了豫章,于信的承諾沒有兌現,你也正好可以經過豫章前往江東,小霸王孫策現在正在攻伐江東,以你的本事,肯定會得到重用的”。

  聽到蘇飛這么說,甘寧這才一拍巴掌,打定主意對蘇飛道:“那就麻煩哥哥了,我這就回去召集舊部,只待黃祖令下,便跟隨于信南下”。

  第二天,黃祖就叫來于信,把蘇飛的提議跟于信說了一下,黃祖也知道把自己不喜歡的甘寧踢給于信有些不地道。也許是出于補償的心態(tài)的吧,最后在原來的基礎上,黃祖又給于信增加了一艘斗艦,還額外贈送百把樸刀、百副盔甲、二十石糧食。

  到了晌午,鐘輝跟張崇率領的騎兵也到了西陵城外,略作休整,一行人便辭別黃祖,自西陵渡江南下,走陸路前往豫章。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