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追魂殿

第二十七章 大亂將起

追魂殿 杯中物在歸途 2845 2022-08-19 13:54:22

  北極星左輔洲,左輔洲全洲之地盡皆山脈,綿延不絕,端可稱得上一句蒼山如海,所以左輔洲人煙稀少,道阻且長,即便是老友相聚,不準備個三兩月,那都算是鄰居。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林之中,飛禽走獸,野果滿山,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山脈中所蘊藏的礦石美玉,以及保存還算完善的天外隕石。雖然物藏豐富,但能養(yǎng)活人的卻還是只有食物,因為農作物不能大面積種植,只靠進山打獵維持生計還是太過牽強,更何況打獵本身就存在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左輔洲的人從生下來就在與生命作斗爭,而斗爭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活著,或者活的更長久些。這樣的生存條件,往往最容易誕生出牛鬼蛇神,當死亡開始成為常事的時候,今生的造化已經無關緊要,反而如何死去,死去以后的歸宿,以及來世的活法,成為了人們心目中最最重要的東西,一個個邪門歪道就開始應運而生了,而更多荒誕不羈的事情也讓本來就困苦不已的百姓們生活變得更加的水深火熱。

  事情的轉變是從舉星排斥兵家開始的,北極星分九洲,連年戰(zhàn)火不斷,小到洲內國戰(zhàn),大到舉星混戰(zhàn),皆有兵家修士出現,或為謀士,或為將領,也大大小小為效力之國立下不少戰(zhàn)功,甚至出現過幾位助一國統一一洲的空前功勞,那時兵家修士可謂是各國王侯的座上賓,香餑餑,可慢慢的大家發(fā)現,亂世的造就皆因兵家的挑撥,因為兵家的發(fā)展只能是在亂世,各國的王侯則紛紛開始抵制兵家出身的人在朝為官,一但發(fā)現哪國破例,則一眾國家便開始合兵圍剿之,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這些身處高位的掌權者都不愿成為兵家修士棋子,為了他們的名聲耗費國力,勞民傷財,士兵們死傷無數。很有好事者公布出兵家的每一代掌權者都要入世試煉,其試煉的內容就是在亂世中所建立的功勞,如此行徑一夜之間令兵家修士成為過街老鼠,無奈之下兵家只得放棄祖地,舉族遷往貧瘠的左輔洲,并很快統一全洲,掌控者北極星的大量礦脈,也包括鑄造兵器的鐵礦以及鑄造錢幣的銅礦。他們便又以資源分配不均的方法以致各國實力出現偏差,門下弟子又隱藏身份游走列國繼續(xù)挑起紛爭,甚至還得到北極星各任監(jiān)察使的暗中支持,直到幾百年前李涼率領宗門一劍掃滅兵家,不得已兵家修士開始真正的隱藏地下,天下承平數百年,人口也從以前的不足一億發(fā)展到了現在的十數億之多,可最近當李涼之死的消息傳遍北極星各大宗門之中時,隱藏的兵家修士又開始慢慢浮出了水面,不少實力不濟的小國君主經不起兵家修士的誘惑,開始任用其為國家政要,掌握真正的大權。兵家戰(zhàn)法講究道、天、地、將、法,這道是排在第一位的,君主是否有道,直接決定著百姓是否支持國家的一切法令的實施,也決定著將士是否愿在戰(zhàn)場為了國家利益上殊死拼搏,更決定著身居廟堂的文臣謀士是否愿意殫精竭慮的為國家出謀劃策,所以厲害的兵家修士往往也是治理國家的能臣妙手,而看著自家國力短時間內的顯著提升,各國君主也早已經忘掉了那記載于歷史之中提防兵家修士的提醒,當下雖然戰(zhàn)火只在天璇洲的幾個小國之間燃燒,可隨著兵家修士的不斷暗中推動,其余各洲之內也都像一個個裝滿炸藥的火藥桶,可能只要一點火星,大戰(zhàn)便很快會席卷全洲,甚至九洲大地重燃戰(zhàn)火。

  左輔洲昆侖山玉珠峰,此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云霧繚繞,可稱得上是一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花卷,而就在這環(huán)境如此惡劣的山峰之中,卻藏著如今的兵家修士。玉珠峰內,整座大山幾乎完全中空,山腹之內一座座大殿一間間寢宮內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如此宏大的工程正是這幾百年來兵家修士所開辟出的新祖地。而在山峰最高處的大殿之內,一位須發(fā)皆白的布衣老者端坐在大殿的主位之上,老者布衣早已漿洗的灰白,卻看著令人非常的干凈舒服,這位老者正是現如今的兵家鬼谷子張運,張運雖然是太平盛世的兵家鬼谷子,他的所作所為與那亂世之中立下不世之功的前輩們可不遑多讓。這張運乃是兵家張氏一脈,少時聰慧,天賦異常,少年時期的張運并不滿足與族群待在一起做那些紙上談兵的學問,而是化名李年,入天權洲學宮讀書,并參加當時天權洲的一統王朝大漢王朝的科舉。并以探花郎的身份入朝為官,于翰林院蟄伏十年,深入調查漢王朝的弊病。時值天下成平數百年,王朝內各個諸侯勢力尾大不掉,且每當有諸侯國出現強主之時,其勢其力甚至超越了漢朝君主,可若是削藩,則勢必引起諸侯激變,以漢王廷現在的實力,對付其中一兩個強大的諸侯就已經很吃力了,更何況這大大小小的諸侯有幾十個之多,長此以往下去,漢王廷會越來越無法束縛旗下諸侯,越往后也就越會變得名存實亡,直至滅亡。張運正是看到了漢王廷這一點,便利用翰林御史特權,一篇奏折便陳列在了漢王的案臺之上。

  歷史上每當有大事件發(fā)生的時候,其間往往一定會發(fā)生很多巧合之事來促成其形成,第一件就是這漢王廷連續(xù)六代昏主,吟詩弄月者有之,荒淫無度者有之,修道煉丹者有之,凡此種種,可到了這一代,偏偏就出現一個深明大義且目光長遠的雄主。但往往雄主皆自負,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重武輕文,而劉堅身上這個特點也是非常明顯,所以他根本就沒有閱讀過任何文官的奏折,甚至朝會上也很少聽取文官的發(fā)言,因為他認為要讓那些諸侯老實,就必須像先祖那樣用強大的兵力將其征服,也就他少時老師所言所勸還能聽進一二,可偏偏就在劉堅的老師臨終去世的這晚,苦口婆心勸其善待讀書人,多多接納善言,于是這晚他照常與幾位將軍商議完軍士便回了寢宮,他的常侍也照常將文官們上的勸諫奏章放到了他的案頭,而不尋常的事情發(fā)生了,這劉堅想起白日里老師的臨終之言,便隨手打開了一本奏折想要看看這些文官們整天到底在搞什么鬼,可這一看,歷史車輪的軌跡便改變了,他拿的正是張運上書闡明漢王朝弊端以及如何調整的奏章,劉堅打開后只見上面寫道:

  “臣翰林院御史張運奏:

  臣入十年,觀朝弊多矣,諸弊今不談,肌膚腠理之疾也,今深入骨髓之弊,首推諸侯之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謀以逆京師。今之計,令嫡長繼其國而庶子分封為侯,庶子侯國管于郡,于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長此以往,諸侯大國不過十余城,小國不過數十里,漢郡之土八九十,且形諸侯間,犬牙相鄰,要塞地利扼于己手,王廷不行黜陟,不動刀兵,而藩國自分崩離析矣。此令臣名推恩令!”

  “好!好!好!”

  劉堅大叫三聲好字,并令常侍急召張運進宮,接下來就是一段即將流芳百世的君臣佳話,劉堅成為了文功武治不下開國君主的中興之主,而《推恩令》則被稱為古今第一陽謀!張運在六十歲辭官回歸玉珠峰,順理成章的坐上了鬼谷子之位。

  現在張運獨自一人坐在大殿沉思,正是因為剛剛與現任監(jiān)察使虞嘯卿的交談令他極為不爽,首先他那高高在上的凌空站立,張運就不得不抬頭仰視于他,如此交流,先天便弱其三分,交談內容也不過是令九洲戰(zhàn)火重燃,九洲大戰(zhàn)延續(xù),現在以李七玉為首的搖光宗不會再出手,其余宗門也會嚴厲警告云云之類的,其言語之間,盡顯主人之姿,好像兵家是其家奴仆人一般,又好像兵家的存在是要與整個北極星生靈為敵一般。

  “唉!”

  張運長長的嘆了口氣。

  “這世界,不會有人理解我們了,那就讓戰(zhàn)火再次滌清這個世界吧?!?p>  “傳令下去,大亂將起,諸弟子下山,兵家大考開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