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這怎么比?
對!
沒錯!
就是這種表情!
上官婉兒看到李化極那藏在眼底的不屑,心中大喜。
她的手段在旁人看來極其的拙劣,甚至讓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
一個十五六歲的稚童去跟國子監(jiān)祭酒討教詩詞?
任誰都知道結果如何。
所以,誰都會上當,李化極自然也不例外。
他雖然是只老狐貍,看出了自己的目的,但終歸是算漏了李正。
這家伙可不僅僅只會寫話本。
當初她變成貓,稀里糊涂跑到李正小院里時,便偶然發(fā)現(xiàn)了他藏在屋內的詩詞。
便是從那天開始,上官婉兒才真正知曉,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
“李祭酒,遠來是客,此次討教便以國子監(jiān)的規(guī)矩來,以字為題即興作詩,如何?”上官婉兒道。
李化極不以為然,“何人出題?”
上官婉兒笑道,“為了公平公正,自然是由旁人出題,楊司直,莫要看戲了。”
被上官婉兒這么一嗓子叫出來,楊炯也是無奈一笑。
事情演變到如今這個地步,他已經(jīng)完全看不懂了。
李化極之所以能成為祭酒,除了李唐宗室這個身份外,還有不俗的才學。
上官體詩風雖是上官儀創(chuàng)立,但將其達到巔峰的,卻是李化極。
昔年,宮廷詩宴,他可是被陛下欽點的首創(chuàng)。
十多年過去了,只怕此道以致化境。
李正若是在意境上無法取勝,單憑詩詞的辭藻與韻律,想要勝李化極比登天還難。
“見過上官學士,李祭酒?!睏罹忌锨?,叉手行禮。
上官婉兒回禮后笑道,“楊司直出題,李祭酒可還滿意?”
李化極頷首,“既如此,那就有勞楊司直了?!?p> 楊炯含笑,“李祭酒言重了,今日之事恐怕我也難以勸說二位,只希望這次討教莫要真?zhèn)穗p方和氣。”
李化極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上官婉兒抿嘴笑道,“楊司直,出題吧?!?p> 得,看來已經(jīng)傷了和氣。
楊炯摸了摸鼻子,轉頭看向李正。
不錯,一表人才,衣著雖然落魄了些,但眉宇間卻看不到半點卑微。
難怪能寫出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樣的好句。
若是再過三五載,楊炯認為李正未必不能與李化極一較高下,可現(xiàn)在……
“老子曾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楊某以為,讀書人當以此為鑒,道阻且長,行穩(wěn)致遠,便取‘行’字為題,二位以為如何?”楊炯道。
以行為題?
這倒是頗為少見。
行可以是走,游,也可以是路程,目的。
眾人思索片刻,一時間也想不出好句。
倒是在場的幾位先生眉目閃爍,顯然胸中已有答案。
李化極掃了眼上官婉兒,又瞥向眉頭緊鎖的李正,不禁輕嘆一聲,滿臉寫著果然如此,“既是討教,便由你先吧?!?p> 李化極不屑占李正的便宜,他怕自己率先作出詩句后,李正自慚形穢,屆時更為丟人。
但他顯然是沒有料到,李正皺眉不是作不出,而是太多了,不知道該選哪一個,正糾結呢。
“還是先生先請吧?!崩钫?。
李化極怕李正自慚形穢,李正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李化極眉頭一皺,不知怎的,他從李正的表情中看出了些許同情的味道,這讓他極為不適。
錯覺?
應該是多心了。
“也罷,那便由我先來……”李化極陷入沉思,瞳孔失焦,左右踱步之間,思維開始急速跳躍,良久,他眺望東方,這才緩緩開口,“東望望春春可憐,更逢晴日……柳含煙。宮中……下見南山盡,城上平臨北斗懸。細草偏乘回輦處,輕花微落……奉觴前。宸游對此歡無極,鳥硦聲聲入管弦?!?p> 話音落下,李化極嘴角洋溢著自信的微笑。
通篇無行,卻又寫出了圣上出游,天下太平之景象,相較于他以往的作品,此詩能列入前十。
在國子監(jiān)眾人露出笑容,正準備道賀之時,李化極看向了楊炯。
“如何,楊司直?”
他知曉楊炯看不起上官體詩風,但往往就是這種人,卻最為了解上官體。
楊炯掃了眼李正,無奈道,“李祭酒這首詩情調自然歡暢,語言典麗而明快,造意鑄詞有實有虛,旨在祝頌,卻顯而不露,通篇無行,卻寫出了行之所及,皆是一片盛況的景象,此詩之精巧,文壇少有?!?p> 嚯~~
眾人嘩然。
楊炯這樣的評價,可是一點不低?。?p> 國子監(jiān)眾人的笑容更勝了!
反觀弘文館,他們的臉色已經(jīng)變得極其難看。
這怎么比?
就算現(xiàn)在借李正十個腦袋,也寫不出一首能比得過李祭酒的詩啊。
上官先生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讓李正去討教李祭酒,這不是自找沒趣嗎?
現(xiàn)在怎么辦,灰溜溜的離開國子監(jiān)?
那他們往后豈不是更抬不起頭來了?
“楊司直謬贊了,此詩還需打磨,不過時間太過倉促,便只能如此了?!崩罨瘶O自謙道。
楊炯無奈,李化極這首詩浮華夸張的粉飾雖不多,但思想內容也實無可取,換言之,這就是一首精美的毫無意境的形式之作。
他早就猜到會是這樣,只是沒想到李化極會作的這么精妙。
“祭酒大人,該學生了吧?”
就在李化極暗自得意之時,李正不咸不淡地問了一句。
如此平淡的話語,讓李化極和國子監(jiān)眾學生都分外詫異。
這小子是沒聽剛才楊炯的評價嗎?
他都不慌的?
看到這樣的詩,你還有膽量創(chuàng)作?
簡直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難怪會說出長安城無一名家敢立文這種話,真不知是無知還是無畏。
“請?!崩罨瘶O笑了,他倒要看看李正能作出怎樣的詩來。
李正挑了許久,在聽了楊炯的評價后,他便果斷選擇了詩仙的大作,沒辦法,只有詩仙才能給他穩(wěn)贏的底氣。
呼~~
李正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