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皇帝其實是一件特別矯情的事兒,很多普通老百姓拿到臺面上說的話,皇帝卻不能說,即便是有這個念頭,那也是只能在心里默默念叨,尤其是對于老趙這樣十分注重自己名聲和形象的皇帝而言更是如此。
老趙特別注重自己一言一行給輿論造成的影響,這也是從起兵開始到如今,老趙選擇的行事風格都比較內(nèi)斂和含蓄化的原因,實際上只要他愿意,他大可毫無顧忌向全天下宣布自己要一統(tǒng)天下的決心,但他卻并沒有做出這樣高調(diào)的選擇。老趙與一般的武夫皇帝不一樣,他是一個體面人,他不允許自己因為一時的急功近利,讓內(nèi)心最隱蔽的欲望暴露在輿論焦點之下,從而背上戰(zhàn)爭狂人的惡名。
這一切負面影響,都不是老趙所想要的。
但,事情總得要人去做,即便老趙今天說不當皇帝了,馬上就會有人站出來取而代之,如何才能更好的權(quán)衡統(tǒng)一野心和英明名聲之間的關(guān)系呢?
最終,老趙還是選擇等待。
當兩封求救信先后被呈遞到他面前的那一刻,老趙緊皺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隱忍了這么久,說到底不就是缺少一個南下的理由嗎?現(xiàn)在好了,人家主動找上門來,語氣言辭還如此懇切,老趙再順著梯子這么一爬,華麗麗的來了個順水推舟,借坡下道。
他隨即召開了一次緊急朝會,在會上,老趙一如既往發(fā)揮他實力派演技,激烈的痛斥了張文表叛亂的不忠行為,還不忘附帶著一些大國的使命情懷闡述,歸總一句話:我大宋軍隊這次南下沒有其他的意圖,純粹是為了解救友鄰困局,急人之所急,幫人之所需,最終也是為了大宋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使命。
助人為樂向來都是我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何況是現(xiàn)在拯救友鄰百姓于水火的光榮任務(wù),老趙義不容辭啊,既然理由也有了,此前老趙也制定了整個對外政策的框架,現(xiàn)在就只剩下調(diào)兵遣將了。
正義之師,向南方進擊。
公元963,也就是建隆四年,由時任山東南道節(jié)度使的慕容延釗為主帥,樞密副使同時也是老趙心腹的李處耘作為監(jiān)軍,二人率領(lǐng)北路大軍南下,趙匡胤的打算是,高家人也在荊南這個地方待了這么久了,雖說平日里這家子人還算是有禮貌,但現(xiàn)在湖南出現(xiàn)內(nèi)亂,大軍南下勢必會借道荊南,何不趁機擺平這個釘子戶呢?
帶著皇帝的計劃,慕容延釗和李處耘都作了周密的安排,盡可能的用最小的代價拿下荊南,畢竟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湖南,要是這種順手牽羊的事情都辦砸了的話,勢必會影響接下來部隊的行動,為此,部隊對外打著的旗號是借道,并無其他圖謀。
高家人聽說大宋軍隊已經(jīng)到達了自己的地盤,頓時慌了神,原本高繼沖的意思是讓大宋幫自己作個決定——是否出兵湖南,沒想到今兒卻把狼招來了。這下可怎么辦?
大家一時之間議論紛紛,爭論不休,武將們主張與大宋拼個魚死網(wǎng)破,當然也有主張和談的,文臣們認為:以目前荊南的兵力,完全不足以與大宋抗衡,倒不如趁大宋軍隊還未強行壓境,提出條件,跟他們談?wù)劊粊砜梢栽囂剿麄兊奶搶?,二來也可以看碟下菜,為荊南留條后路。高繼沖對于這兩種意見也不知道該采用哪個,而就在這時候,李處耘來了。
老李帶著他的所謂條件和誠意來了,姜還是老的辣,小高同志也才剛剛成年,與老李相比他對政治權(quán)謀的理解還顯得太單純。
雙方進行了一次短暫的會晤,老李傳達了主帥慕容延釗對小高同志的問候,同時也回憶了雙方多年來的鄰里友誼,老李在會晤中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隊伍必須從借道江陵,同時荊南負責部隊的后勤補給,作為交換,老李也一再保證大宋軍隊一定會秋毫不犯,而且老李還熱情邀請荊南的大臣們前去襄陽觀摩,順便看看大宋軍隊的實情,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荊南百官們對大宋軍隊此行存在諸多有顧忌,現(xiàn)在老李主動提出來,邀請他們前去主力部隊駐扎地荊門實地觀摩,可以見得大宋的“誠意”。
于是乎,小高就沒過多的糾結(jié)原本寸步不讓的原則,再加上他心里還存在一絲僥幸,也想趁著犒勞訪問之機探探宋軍口風。就這樣幾天之后,荊南的代表們順利到達了荊門,身為主帥的慕容延釗很熱情的招待了他們,雙方互相傳達了首腦的問候,并就南下的諸多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慕容延釗高度評價了荊南政府關(guān)于大宋天下第一的原則,并再次重申此次南下不擾民,不侵占方針;荊南使臣也對大宋的寬厚仁德表示贊揚,愿意繼續(xù)與大宋保持這樣睦鄰友好的合作關(guān)系,也期望大宋在老趙同志的英明領(lǐng)導(dǎo)下會邁向更好的明天,最后雙方還就多項涉密領(lǐng)域達成了共識,訪問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看起來一切都很順利,只不過高家人做了這么多年的麻匪,卻忽略了兵不厭詐這個道理,更何況當你的實力遠遠遠遠落后于對手時,難道你還期望對手會手下留情?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小高同志沒有分清現(xiàn)實和理想之間的區(qū)別,所以現(xiàn)實也讓他閃了腰。
小高在江陵等待使臣們的消息,最后,等來的卻是李處耘的先鋒部隊。
不得不說老李是個高效率多面人才,前一陣子還在充當和談使者,這會兒就成了占領(lǐng)要塞的先鋒,等到小高醒悟過來的時候,李處耘的部隊已經(jīng)占領(lǐng)了江陵各個要道,眼看大勢已去,除了獻地歸降以外,已經(jīng)別無選擇。
投降之后,高繼沖率領(lǐng)族人到開封朝拜,從此過上了平淡的生活,只不過小高同志壽命不長,活了三十一歲就去世了,高家一族也從此沒落,荊南之憂算是告一段落了。
這里有必要做一下總結(jié):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實力和智慧往往都是改變歷史的重要因素,這樣就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當雙方實力懸殊的時候,弱勢的一方要么憑借實力頑抗到底,要么憑借智慧扭轉(zhuǎn)全局。當然如果兩樣都沒有,那么只有回家洗干凈脖子,等著下鍋吧。
通俗的來說就好比,你在做紅燒魚的時候,看著砧板上被刨光鱗片的可憐蟲,你會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