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回明起義

第3章 養(yǎng)豬生意經

回明起義 阿勇老哥 2238 2021-12-19 22:33:27

  姜大鄴也不惱,招呼牛管家過來解疑。

  “少爺,這塊田之前應該是屬于中田,具體等級還是得看地契。”

  “嗯,那就從府里拿過來,大伙要是瞧明白了,心中有了底,才會有動力想上進,想革新。”

  姜大鄴有權利讓下面的分支跟著一起干,但他不想強人所難,那樣彼此都不開心。

  沒等多久,也就一刻鐘,牛管家騎著馬回來了。

  “果然,此地在洪武十年,由谷城縣衙,判定為【利】田?!?p>  “應該是沒錯了,洪武年間無人敢作假,尤其事關國家根基?!?p>  此言一出,許多人點頭紛紛附和認可。

  “不過,觀其稻長勢如此旺盛,還真以為是【天】字級良田呢!”

  “此農田奇也,按理,百多年去了,肥力應耗盡,此田應降級,怎反升?”有人對此疑惑不解。

  “是啊是?。〈似孑庖玻 ?p>  “俺也是頭次聽說如此奇聞,請族長大人為吾等解惑?!?p>  圍過來的眾人紛紛驚訝不已,他們很難相信會有神跡出現(xiàn)。

  古代的土地根據土壤的肥力以及農作物產出量和能量,被劃分為“天、時、地、利、人、和”六種等級。

  “天”字地為最優(yōu)質的水地,土壤極為肥沃,“和”字地最為貧瘠。

  官府對土地進行甄別評級后,按照地契承認土地所有,并按照土地質量等級制定賦稅標準。

  面對大家的疑問,姜大鄴心中毫無慌亂,老神在在的說道。

  “諸位,劣田變肥田的方法有許多,其中,最關鍵就是漚肥、施肥、保養(yǎng),想解惑就請隨我來……”

  姜大鄴把眾人領到靠近山坡處的一座大宅舍。

  “諸位,此乃養(yǎng)豬場,都隨我入內瞧瞧……”

  進入豬舍后,眾人發(fā)現(xiàn)這豬舍竟如此廣闊,而異味卻并不強烈。

  “此豬舍養(yǎng)殖300余頭豬,分大中小三批,均由本村200余農戶集體出資飼養(yǎng)……”

  “當然,本家也用土地、豬舍和技術入股,占三成股份?!?p>  “此豬,肉不僅可食,且糞尿對農田亦有巨大好處。”

  “如此多的豬,每日排泄出的屎尿就很可觀,可集中存入池中漚上些時日,挑個好日子施肥?!?p>  “農田只要管理得當,不旱、不荒,年年如此,日復一日,肥力自然充足……”

  說到這里,眾人都恍然大悟,紛紛大聲點贊,好評如潮。

  另外,姜大鄴還把自家的田產拿出來,面向所有佃戶并全面施行生產承包制。

  姜家提供田產,并幫忙建設水利設施,而佃戶每年只需上繳30%的收成,如果是劣田上繳的額度會更少。

  看似姜家有些吃虧,但佃戶們的勞作積極性更高,單畝糧食產量也會比之前有很大的提高。

  真心算下來,雙方都有好處。

  眾人一路看過來,發(fā)現(xiàn)這里的豬個個膘肥體壯,十幾、二十頭放入一欄卻非常和諧共處。

  有人提出疑問,姜大鄴便耐心解釋,畢竟要以德服人嘛。

  “怪哉怪哉!竟有如此養(yǎng)殖方法,厲害厲害?!?p>  也就20幾人,養(yǎng)300多頭豬,這讓大家感覺不可思議。

  “今天算是大開眼界了,公豬竟也可閹割,難怪如此安分?!?p>  “是啊是??!聽族長言,閹割后的公豬居然無騷味,真是奇也?!?p>  古人對豬肉的印象一向不好,人工和糧食耗費巨大,肉質腥騷味濃,不如牛羊肉實在。

  姜大鄴一邊耐心的解釋,一邊帶領眾人參觀整片豬舍的規(guī)劃。

  “諸位,此乃一村的規(guī)劃,必須上下同心協(xié)力方可成事,切莫急于求成、亦切莫貪得無厭。”

  “就比如,此豬食就耗費驚人,要想壓低成本,就必須依靠眾多農戶種植紅薯,土豆等高產作物?!?p>  接下來,姜大鄴又帶領眾人來到另外一處山坡。

  他下意識摸摸長了寸許的頭發(fā),然后指著腳下的這片梯田,意氣風發(fā)的說道。

  “此地種植的乃是番薯,一般畝產6000斤左右,高產品種甚至能達到萬斤,雖口味不佳,但養(yǎng)豬卻綽綽有余。”

  “番薯根莖葉渾身是寶,雞鴨豬牛都可食之,農戶養(yǎng)殖成本大大降低,可謂一舉多得。”

  這話一說出,眾人個個都目瞪口呆,完全不敢置信。

  這數(shù)量實在太恐怖了,比平常畝產量要高出一兩倍,甚至四倍。

  姜大鄴也沒有隱瞞,直接道出了緣由。

  “歸根結底,若要如此高產量,還得需要肥料和精心打理?!?p>  “爾等瞧瞧,那里有兩座雞舍,大概有百余只雞,可食蟲,可食番薯葉,雞糞又可施肥,多好!”

  “農戶們其實也不太辛苦,只要趁閑時來此地灌溉,拔草即可?!?p>  姜大鄴的解釋通俗易懂,且合理合規(guī),眾人無不拍案叫絕。

  “妙,妙哉!果真妙不可言!”

  “想不到,竟有如此大學問,吾等半輩子讀書,竟未弄明白如此道理,唉……都活到狗身上了?!?p>  “族長大人高,實在是高!”

  “……”

  眾人的馬屁連綿不絕,姜大鄴昂首挺胸,坦然受之。

  接近晌午,眾人回到府中。

  牛管家吩咐家丁宰了一頭閹豬,做了幾種不同的殺豬菜,滿足了眾人的口腹之欲。

  比如,梅菜扣肉、酸菜大腸、豬肚包雞等等。

  這可都是谷城姜家特產美食,別的地方很少見……

  眾人食之,果真無騷味,且新鮮爽口,味道一絕。

  點贊、好評之聲,源源不斷。

  “族長果然誠不欺我也!”

  下午。

  姜大鄴又帶領眾人來到一處小湖泊邊。

  說是小湖泊,其實就是稍微大點的魚塘,通過洼地改造而成。

  “今日上午帶諸位參觀了農田、豬舍等,主要還是要讓各位意識到改革的重要性?!?p>  “當然,改革的關鍵點莫過于【天時地利人和】,所謂的【地利人和】咱們都不缺?!?p>  “湖廣行省河流、湖泊眾多,尤其是湖北這一帶,地勢相對平坦,適合農業(yè)耕種和漁獵養(yǎng)殖?!?p>  “但隨著天地變化,這年頭,一日比一日更加反復無常,尤其是干旱少雨……故,要謹記時刻存水?!?p>  這話一出,在場的眾人都開始議論紛紛,因為他們也感同身受。

  這幾年,干旱少雨季節(jié)越來越頻繁,就算是水資源豐富的湖廣行省也不例外。

  不是所有農田都靠近湖泊河流,一旦遠了,土地照樣干涸。

  這令所有人都頭痛不已。

  姜大鄴揮揮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諸位,水乃農業(yè)和養(yǎng)殖之根本,必要無比重視?!?p>  “爾等一路走來,有無發(fā)現(xiàn),此村此地的灌溉溝渠遍地都是?”

  他又用手指向遠處靠近小河處邊上的水輪車。

  “看到了那水輪車嗎?此乃蓄水神器!”

  這玩意兒,大家都不陌生,他們的領地里或多或少都有幾臺。

  “吾的水輪車乃最新成果,不僅耐用高效,還可衍出其他功能,爾等若有興趣,可隨我去瞅瞅。”

  來都來了,眾人肯定都不愿空手而回。

  “此水輪車,最大特點就是能不分晝夜,持續(xù)帶動生鐵打制作坊和糧食加工作坊等等?!?p>  “如此一來,既節(jié)省人工,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極大壓縮了成本?!?p>  用水力驅動機械做運動,古人很早就發(fā)現(xiàn)并且運用了,但由于軸承技術的落后,效率不高,并未大力推廣。

  姜大鄴是機械高級工程師,由他來解決這個問題簡直小菜一碟。

  不僅如此,他還全面重新設計了水輪車,比平常的水輪車更加耐用實用。

  眾人看到一吊桿活塞,它在往復運動中能夠把低處水源通過管道輸送到高于平地七、八米的地方。

  河水源源不斷催動著水輪車,而水輪車軸心的另外一端又可以借軸轉力不停的把水源往高處引。

  這功能厲害,不僅節(jié)約了大量人手,而且可以源源不斷往內陸輸水、蓄水,看得眾人都羨慕不已。

  這時代,尤其是小冰河時期,這玩意兒就是超級黑科技。

  有了這玩意,想要讓土地干涸都困難,為此,姜大鄴利用這套技術來賺點錢。

  這里面的軸承和齒輪技術,他人仿制會很困難,這涉及到了精密加工和冶煉鋼鐵技術。

  姜大鄴已經在長江上游某地建了一處伐木場和木材加工廠,用流水線的方法制作水輪車配件。

  若是有訂單,就可一路向東,沿河道送過去,方便快捷。

  這水輪車本錢其實也不過四五百兩,但售價卻超過了5000兩,可謂是暴利。

  對大戶人家而言,這五千兩也就萬畝農田一年的收入而已,實在劃算的很。

  這時代,因歐洲大亂,白銀少有流入大明,又加上天災人禍,造成通貨緊縮,白銀比以往更值錢。

  姜大鄴看有些人還有不舍,就繼續(xù)鼓動到。

  “吾家每年都會拿出一部分錢財用來修筑溝渠,建內池水庫,以應對接下來的長期干旱和饑荒?!?p>  “因饑荒而造成領地內百姓民變的,比比皆是,孰輕孰重,大伙一目了然。”

  有未來之識,又有先見之明,姜大鄴肯定要把天災所帶來的禍害降至到最低。

  他不希望饑荒蔓延至全國各地,至少能有個緩沖吧!

  眾人其實也有先見之明的,他們紛紛就地下單購買。

  “是啊是??!有溝渠,就可灌溉,也可把江河流水引至干涸的水庫和低洼之地蓄存儲?!?p>  “水庫有水,又可養(yǎng)魚養(yǎng)鴨?!?p>  “多飼雞鴨禽,可壓蝗軍,又可填腹多長肉長氣力,何樂而不為?”

  “然也,購此物乃一舉多得!”

  誰說古人蠢?。?p>  人家精明的很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