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太子承乾反案后,以魏王泰、晉王治,文德皇后留下的兩個嫡子,就已經(jīng)開始暗中角逐儲位,窮盡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拉攏朝中文武。
尤其馬周、褚遂良、李勣,作為審理廢太子一案的主審官,不僅受皇帝看重,也倍受朝臣推崇,由他們站出來說話,既能表達(dá)天心,也能表達(dá)民意。
二王一開始都定在廢太子身上,除了上本求情外,還請三人俱本,求太宗以慈父之心,寬宥廢太子,上不失嚴(yán)君之威,下不失慈父之情,中不負(fù)文德皇后在天之靈。
事是好事,可人人都能做,就不那么顯得突兀了,在太宗面前,也沒法完全的表達(dá)好,自己那顆誠摯的孝悌之心,二王為此著實的傷了一陣腦筋。
也不知道是誰,給李治出了一個主意,保下侯君集的幼子,以拉攏實力雄厚的將門勢力??芍\反之罪,畢竟不是小事,隨便一個理由就能開脫的。
明著保不下,就只有暗著保,李治找到了與其親厚的安康公主,她是長孫皇后撫養(yǎng)長大的,即便此事有違國法,也不得不幫。
況且,她的駙馬都尉-獨孤謀,是當(dāng)時的刑部侍郎,沒有誰比他更適合從天牢中,把人撈出來了。
人救出來之后,李治找到了英國公府,那時候,李靖以老邁無用,將門的事皆以李勣為主。侯君集是將門一脈,與他們幾十年的生死情誼,同袍之情,甚于手足。
現(xiàn)在,李治救出來他的幼子,為他保留了一條血脈,于情于理,將門都要承這個人情。再加上,李治保證,絕不找后賬,保侯誠一生不受侵?jǐn)_,由將門自主收養(yǎng)。
而他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讓將門保他坐上儲位,精于世故的李勣,怎么會不明白。且他又是文德皇后的嫡子,李勣一家當(dāng)年受娘娘的恩惠頗多,不得不報,在公在私之下,也就答應(yīng)了下來。
在結(jié)陳廢太子一案后,李勣,與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關(guān)隴士族一起,共同推舉李治入主東宮,承繼國本。
但這不算完,眾所周知,立李治為太子后,太宗皇帝曾經(jīng)后悔過,有過改立吳王恪為儲君的想法,后被長孫無忌等人勸阻,才沒有付諸行動,最后傳位給李治。
可在這過程中,穩(wěn)固李治儲位的,不僅僅是靠長孫無忌的嘴,及其與太宗皇帝的情誼,更是李勣等將門、關(guān)隴士族的運(yùn)作,打擊可能為吳王出力的臣工。
別以為,大唐建立了,前隋的勢力的就滅亡了,從前朝到后宮,他們依舊有不容小覷的力量,否則就不會在文德皇后崩逝后,有推舉楊妃為皇后的事。
以楊政道為首的弘農(nóng)楊氏,宮中大小楊妃,及與前隋有著千絲萬縷關(guān)系的文臣武將,蟄伏多年的他們,可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而長孫無忌、李勣等,跟著高祖、太宗推翻前隋的派系,也在貞觀末期,與他們進(jìn)行了一場“殊死搏斗”,直至李治登基稱帝。
為了表彰將門的貢獻(xiàn),除了明面的賞賜外,侯誠也得了一份不能見光的赦免詔書,準(zhǔn)許其從軍,給一個出身。
出于“民不舉,官不究?!钡脑?,即便候誠多年來,跟隨李勣南征北戰(zhàn),立下了不少功勛,直至今日也就是一個小卒子。
“殿下,老臣當(dāng)過響馬,殺人越貨,打家劫舍等不光彩的事,干了不知道有多少。老臣不后悔,也絲毫不會愧疚,因為那是為了活著?!?p> “老臣也醉心功名,為了打仗,甚至不惜將自己的女婿,陣前祭旗!在這方面的口碑,比許延族強(qiáng)不到哪去?!?p> “可老臣始終守住了一點,那就是衛(wèi)公交給我的將門旗幟不能倒,這群老老少少,也都看護(hù)的不錯?!?p> 一直以來,李勣在李賢的眼中,從來都不是什么忠臣良將,畢竟他干過踩線的事太多了,也都很不盡人情。
可今天,聽了這一番話,了解到他扛著整個將門的諸多不易,李賢開始理解他的做法了。侯君集與他,都是李靖的學(xué)生,他們不僅是同袍,更是同窗。
為他保下最后一絲血脈,絕對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人非圣賢孰能無情,換做是李賢,他也會這么做,最起碼死了之后,能有顏面去見老弟兄。
“好了,英公,事情既然說的這么明白了!本王也不是不通情達(dá)理的人,看在英公的面上,這事到此打住,本王既往不咎?!?p> “可容小王多說一句,這個侯誠,你老得好好管教,不是所有的皇族,都像本王一樣豁達(dá)。您老年紀(jì)大了也沒辦法把他一輩子拴在褲腰帶上,不是?!?p> 李賢這話一出,人老成精的李勣也是微微一笑,他就是抓住了顧全大局這一點,所以才有恃無恐的漠視了刺王殺駕之事。這個歷經(jīng)隋、唐兩朝的老狐貍,賭對了,李賢確實不會抓住不放。
只要不是蓄意謀劃什么,為了眼前的戰(zhàn)事,李賢都不能過分追究,否則鬧出什么不可收拾之事,影響了作戰(zhàn),在皇帝面前,他也交代不過去。
不過,李賢也話里話外的敲打了李勣,只此一次下不為例。別拿土地爺不當(dāng)神仙,老子好歹是當(dāng)朝一品親王,不是什么任人宰割的冤大頭。
而且上了年紀(jì)的李勣,也不能保他一輩子無憂,要是再犯了“癔癥”,掉腦袋就是朝夕之間的事。
“殿下豁達(dá),心胸開闊,老臣佩服之至!老臣代那個不成器的東西,謝過殿下不殺之恩?!?p> “老臣回去之后,一定嚴(yán)加管教,保證絕對不會再出現(xiàn)這種的事??墒?.....”
可是今天,因為侯誠的事,讓李勣知道了雍王,擁有虎賁營兵符之事,事涉軍伍將門,作為將門的領(lǐng)袖,他不得不多說幾句。
虎賁營的兵權(quán),可是個不降之物,當(dāng)年廢太子承乾,就是因為手里掌握這支精兵,才“酒壯慫人膽”的。而長孫無忌為了捧殺吳王恪,也以拉攏吳王,以?;实鄣腔鶠橛?,交給了他。
最后,都因為手中握有這支軍隊而“折戟沉沙”,身死魂消為天下笑?,F(xiàn)在李賢被授予了全權(quán),如同前人一般,不知婉拒,且又大搖大擺的帶到遼東,在李勣看來,這就是自導(dǎo)死地。
“殿下,擺在你面前的窘境,不比吳王當(dāng)年要好,你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