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陳氏子

第十章 習(xí)而不察

陳氏子 冼青竹 2045 2021-12-04 18:00:00

  陳啟當(dāng)然不知道,因為自己下意識發(fā)自內(nèi)心的舉動,竟是無形之中在荀彧身上刷了一波好感度。

  眼下他心中尚有些激動未能平復(fù),但卻也知道當(dāng)下可不是任由他跟別人聊天的地方。

  陳啟快步上前作勢幫著荀彧整理起竹簡,嘴上卻是說道:“在下早聞荀君大名,終想有一日得償一面!卻不曾想閣下竟就在郡府之上,世事當(dāng)真奇妙!”

  荀彧回過神來也跟著說道:“區(qū)區(qū)薄名怎敢當(dāng)荀君之稱,反倒是陳啟之名,我于郡府中卻是多有耳聞,今日得見方知閣下名不虛傳!”

  聽到這話陳啟頓了一頓,不知道荀彧為什么跟自己這般客氣,但不管怎么說這肯定是好事。

  只是那名聲,想來是自己樂于助人好同僚之名。

  說來慚愧,陳啟聽人這么一夸還有些不太好意思,畢竟他一開始的目的就不是很單純。

  但稍作整理后,他很快便收拾好心態(tài),當(dāng)即誠懇的對荀彧說道:“令尊濟南相為荀氏八龍之一,令祖當(dāng)涂長號神君,假以時日想必荀君之名也必在兄長身上!”

  見陳啟夸贊自己的長輩,荀彧心中更是高興了幾分。

  旁人言道父親荀緄是畏懼宦官,卻從來不曾想過其中內(nèi)情真實。

  須知那中常侍唐衡延熹七年便已離世,若非個中隱由,父親又怎會安排這等親事?

  可旁人并不會在乎其中有什么隱情,他們只關(guān)心自己看到的事實。

  他們看到了堂堂神君之孫,八龍之子竟然娶了宦官之女,只會覺得是荀緄乃至整個荀氏畏懼宦官,是黨人之恥!

  現(xiàn)如今一個剛剛見面,只聞其名的陳啟言語中卻并無半點貶低自己父親的意思,反而還帶著幾分尊崇之一。

  這讓荀彧如何不心生喜悅,對陳啟如何不更近幾分?

  如果將此時荀彧對陳啟的好感度數(shù)據(jù)化,那怕是剛剛破七之后便在陳啟一番話的作用下,直接奔著八就去了!

  陳啟自是不清楚自己這番誤打誤撞的操作到底有多大收獲,他還尚且以為是荀彧君子之風(fēng)待人以誠的緣故。

  畢竟他就算再熟知歷史,也不會記得荀彧到底娶了誰當(dāng)老婆這種事的。

  而事實上荀彧雖然是君子沒錯,但若說君子見人初面便引為知己,卻還是不可能的。

  只能說這一次,運氣恰好站在了陳啟這一邊。

  但若不是陳啟發(fā)自真心實意的想法流露為前提,就算有潑天的運氣又當(dāng)如何……

  一個有心一個有意,陳啟與荀彧之間很快便熟絡(luò)起來。

  再兼之二人此番共事于此,更是平添了幾分親近。

  一時間已是互稱表字,就差引為兄弟了。

  眼看日上三竿,營房也收拾的差不多。

  陳啟當(dāng)下出言道:“今日初見文若便猶如知己重逢,卻不知文若今夜可有閑暇到鄙府上一聚?”

  “子庚相邀彧豈有不應(yīng)之理!”

  荀彧當(dāng)下點頭答應(yīng)了此事,只不過這二人一個忘乎所以不記得自己還在守孝之期,一個根本不知道陳府內(nèi)事欣然同意。

  私事已過,公事當(dāng)前。

  陳啟看了看頭頂?shù)奶а?,回頭道:“眼下日上高懸,你我不如一同去隔壁看看如何?”

  “也好,我等應(yīng)郡守之托負(fù)責(zé)安頓流民,去看看也是應(yīng)當(dāng)之事。”

  荀彧毫不猶豫的點頭應(yīng)是。

  二人這便出了營房,一同往隔壁那臨時安排的流民居所而去。

  說是居所,實際上就是一片露天的場地。

  別看地方簡陋,但對于流民而言,有一處歇腳的地方便已經(jīng)足夠,哪還有什么資格要求更多。

  再說郡府每日有兩次派粥,這事放在別處那是想都不敢想,只能說府君司馬儁待民寬厚。

  陳啟帶著兩名護衛(wèi)在營地中走過,看著四周這些消瘦狼狽的流民。

  有看起來圓滿的一家?guī)卓?,有祖孫二人孤苦相依,有懷抱著嬰孩的寡母獨父。

  但眼下沒有時間感愁心碎,更別說陳啟也沒有那個心思。

  巡過半個營地,陳啟卻是將注意力大都放在了那些青壯漢子身上。

  因為若是真的有變,這些青壯的嫌疑必然是最大的!

  二人一左一右巡視營地,在營房內(nèi)重新碰了頭。

  先一步回來的荀彧正在烤火,眼見陳啟進屋落座,便開口問道:“如何?子庚這一番下來,可有些收獲?”

  陳啟點了點頭,隨即卻又搖了搖頭。

  荀彧顯然是有些沒太看懂他的這番操作,只是還未及開口詢問,陳啟便先一步答道:“收獲倒是有些,可卻不似我想的那般……”

  荀彧不明所以,卻也開口說道:“你我二人皆是奉命行事,安撫流民為明,留心賊子為暗,可此遭下來卻無明顯線索,只憑懷疑卻是不成?!?p>  陳啟隨手搏動了一下柴火,盆中火苗登時旺盛了一些。

  “此番巡視,我特意留心了那些孤身一人的青壯漢子,其數(shù)目約有千余,其中不乏看起來便有幾分勇力者?!?p>  “可偏偏這些人一個個面黃虛弱,顯然已是多日食不果腹,單靠著郡府施粥勉強過活罷了。若是這些人中存有黃巾賊人,那就算其發(fā)難暴起意欲不軌,恐怕也無力施為,單是這校場新軍都能夠輕松鎮(zhèn)壓了他們。”

  陳啟邊說邊搖頭,顯然是對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不滿意。

  他可是確定這些了流民中必有來意不善之人,可是這番巡視下來,卻發(fā)現(xiàn)竟然沒有一個符合的目標(biāo)。

  陳啟倒不是覺得自己的判斷有誤,他懷疑的是自己并沒有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沒有抓住重點故而才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想到這里他不由得把目光放在了荀彧身上,期望這位王佐能夠有什么不一樣的答案。

  可惜了。

  荀彧在陳啟的注視下依舊是搖了搖頭,顯然他這里也是一無所獲。

  那這樣就奇怪了。

  要說這批人沒問題,可為何其中青壯如此之多?

  須知黃巾也需要戰(zhàn)力,強抓壯丁補充隊伍又怎會放過這些人。

  可偏偏他跟荀彧卻是什么都沒有發(fā)現(xiàn)!

  陳啟眉頭微皺,揣著手微微后仰,靠在木箱上靜靜思考著。

  他總覺得自己冥冥之中好似忽略了什么!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