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家的孩子小宋,就是宋亦,那個看起來冷冷酷酷的孩子。
宋亦告訴我,其實她不叫宋亦,叫宋金花。至少她覺得名字實在太土,所以她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宋亦。我權當她喝多了,畢竟我倆已經(jīng)喝了三瓶大烏蘇,她瞪大眼睛看我一臉的不信,便從錢包摸出身份證,舉到我面前,宋金花三個大字在我眼前晃過。借著酒勁,我笑問她倆個姐姐不會也叫花吧,她說叫春花紅花,我不死心又問妹妹呢,她說叫銀花小花,我哈哈大笑說宋爸是個愛花之人。那你弟呢,我接著問。她說弟弟是入族譜的,是正字輩,叫宋正洋。我接茬兒道,那你們姐妹五個就是是花字輩兒,宋亦腦袋晃的跟撥浪鼓似的說,潮汕的女孩子是不入族譜的。我沒想到她對我的玩笑回答的如此認真,我認識的潮汕姑娘不多,但是小宋跟我見過的北方姑娘差別特別大,不是學歷,是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
小宋是個有故事的姑娘,這是從第一次見她我就知道的。人的眼睛是藏不住滄桑的,當然也有藏得住的,但這個年紀,二十出頭,還不懂這些道道。我呢,喜歡有故事的人,喜歡看人心里的九曲十八彎,算是職業(yè)病吧。在裝修期間我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44號,飛姐和小宋多次溝通后,決定讓小宋負責咖啡館裝修的監(jiān)工工作,所以她也常出現(xiàn)在44號,接觸久了,發(fā)現(xiàn)小宋并不是不愛說話的,也不是外表那么冷酷的人,有時候聊天聊高興的時候,我還是能看到她心里的孩子,熱熱鬧鬧的,開開心心的,偶爾還是蹦蹦跳跳的。只是被社會毒打的時候年紀還太小,讓她學會了偽裝自己。
小宋是潮汕人,至于是潮汕哪,我也分不大清。老宋呢,有六個孩子,小宋排行第三。小宋還有兩個姐姐兩個妹妹一個弟弟。除了羨慕老宋夫婦健康的體魄外,還羨慕老宋的廚藝,老宋有個粿條店,夫婦倆就靠這家店養(yǎng)大了六個孩子,小宋的兩個姐姐已嫁作人婦,跟老宋夫婦在同一個小鎮(zhèn)上生活。小宋和兩個姐姐不一樣,她熱愛自由,骨子里熱愛那種。她很有音樂天分,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但命運并沒有因此就眷顧他,她還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后輟學了,但這個學歷也比兩個姐姐高了。兩個妹妹初中沒畢業(yè)就去廠里打工了,小宋當然也不例外。
小宋初中畢業(yè)離開老家來到了省城,初中畢業(yè)的孩子能找到什么工作呢,無非是端盤子刷碗,檔口小妹,進大工廠或者小工廠,工作當然不如意,哪個年輕人不熱愛自由,哪個年輕人沒有夢想。但想歸想,能落到實處的并不多,小宋是例外。當她聽說云南很美,天很藍,空氣中都是自由的味道的時候,揣著在電子廠攢下的400塊買了車票就去了昆明,隨身就背了一個蛇皮口袋。自由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也不當飯吃。昆明物價雖然不高,但吃飯要錢,睡覺也要錢,400塊錢很快就要花完了,她不想重復省城的工作的經(jīng)歷,在青旅聽到有驢友說麗江很美,有蒼山,有洱海,有酒吧,有音樂時,她決定去麗江碰碰運氣。
上天還是會眷顧有夢想的人。小宋在酒吧一條街上問到第十五家的時候,老板娘終于決定雇傭她。試用期是沒有工資的,包吃住而已。酒吧是個苦行當,一般都是凌晨三四點下班,小宋雖然是酒吧新人,卻是社會老人,能吃苦挨得住,端酒收拾桌子的雜活兒干得麻溜,所以后半夜人少的時候,沒事兒就站在吧臺邊兒看調(diào)酒師調(diào)酒擦杯子。調(diào)酒師就是老板娘,老板娘就是老板,也就是鄭姐。小宋說沒見過卸妝的鄭姐,所以鄭姐具體多大,她真不知道,大概四十來歲吧。鄭姐說她有老公,可誰都沒見過。鄭姐的酒吧在這條街上很有名,并不是因為鄭姐長得漂亮,雖然鄭姐真的很漂亮。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鄭姐調(diào)酒的手藝,鄭姐的成名作叫“從此以后”,據(jù)說后勁兒比tomorrow大多了。小宋在酒吧呆的第三個年頭兒,鄭姐決定教她調(diào)酒,我問為什么?畢竟手藝這事兒,有了徒弟沒師傅。小宋說不知道,不過鄭姐在小宋工作的第四年在酒吧認識了一個法國人,閃電陷入愛河,閃電賣掉酒吧,去了法國。
離開了鄭姐的小宋覺得麗江夢醒了,夢醒的小宋又回到了省城,憑著“從此以后”在酒吧小有名氣。飛姐喝過“從此以后”,但并沒有認識小宋,畢竟酒吧這種地方,想第二天還記得一個人是很難的。
飛姐不記得小宋,但小宋記得飛姐。因為她是唯一一個喝了“從此以后”沒立刻倒下的女客人。所以在天環(huán)廣場的咖啡店,飛姐摘了蛤蟆鏡點了杯卡布奇諾后被小宋認了出來。認出飛姐一點兒都不稀奇,畢竟她白天黑天都是大波浪大紅嘴唇子。
按道理說小宋并不是會主動搭訕的人,但她的確對飛姐搭訕了。她提起了“從此以后”,從此以后她們就更熟悉了。
這就是飛姐和小宋初識的故事。
雖然小宋是個調(diào)酒大師,但咖啡師還算不上,她只是為了增加收入,白天在咖啡店做鐘點工。我問飛姐,你開一個咖啡店請一個調(diào)酒師是不是哪里不對?飛姐說,她的咖啡店是全國唯一一家可以喝到“從此以后”的咖啡店,聽起來好像又很有道理,反正酒與咖啡我現(xiàn)在都不喝,就隨口問問。
咖啡館的設計是按照飛姐在倫敦屯兒常去的一家咖啡館設計的,她說在倫敦的時候,她經(jīng)常一個人點一杯咖啡,什么也不想,一坐就是半天特放松。把倫敦咖啡館搬到眼皮子底下,她就可以天天放松了。我說在家躺著不是更放松,她說你懂個錘子。
不管怎么樣,小宋在飛姐這里確實實現(xiàn)了當咖啡店老板的夢想,雖然是個二老板,但這也是她二十幾年的人生中第一次享受到自由的味道,所以在倉庫裝修期間,她除了做監(jiān)工,就是去城里的各大咖啡館做小時工,然后在沒有人的夜晚,獨自在毛坯咖啡館練習烘焙豆子、煮咖啡、拉花,趕上我跟飛姐都在,還會讓我們評價她的手藝,每次我都豎起大拇指,其實不為咖啡,因為我的鼻炎,舌頭敏感度早就沒了。就是看到人性里特別堅韌的那部分,忍不住贊不絕口。飛姐倒是每次都認真提出意見,小宋每次都點點頭,也不說話,算是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