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來,未曾有清凈的環(huán)境修煉,每入夜間,雖也略作行功,但每每入定,必心懷警惕,皆不敢太過深沉。
蟄真谷遠離塵囂,又無旁人打擾,修煉起來確是得天獨厚,陸行這一入定,便是一整天,當(dāng)他睜開眼時,窗外已是昏暗蒙蒙。
以其現(xiàn)今修為,耳聰目明,早已非凡俗時可比,昏暗之中,只見竹桌上不知何時多了個碩大的粗布口袋。
下了床來,待至近前打開一看,竟是滿滿一袋子干面餅。
抬眼望向房門,見依舊緊閉,當(dāng)即,他下意識的,又隔墻望向鄭勛所在房間。
不消說,這袋面餅,定是鄭勛送來的。
以他現(xiàn)今修為,處于深沉入定之中,聽力與感知,均是最為敏銳之時,竟未發(fā)覺鄭勛何時進來,其修為之高,令他不禁大為震驚。
心念未已,耳邊響起鄭勛那肅然之音。
“省著些吃,這袋干糧足以撐過月余時間,待你師兄返回,再為你改善伙食,溫泉中的水,直通地下暗河,清澈甘甜,可放心飲用?!?p> 陸行聞言,怔怔良久,心下暗道:吃一個月干糧?即便數(shù)量夠了,我也能受,可這許久時日,干糧豈能不發(fā)霉?
正自面露厄色,耳邊鄭勛聲音又響。
“放心,我已將干糧中水分蒸發(fā),就是放上一年,也不會變質(zhì)?!?p> 聞聽此言,陸行更驚,急忙伸手入袋一陣摸索,只聽“稀里嘩啦”的干糧碰撞聲,清脆異常。
果真干的夠徹底,竟是一絲水分沒有,他立時臉色一沉,如喪考妣。
然而此時,餓了一天的肚囊,已是“咕咕”作響不停,望著手中硬如頑石的‘面餅’,心下嘀咕道:這可真是名符其實的苦修!
苦著臉,將‘面餅’送入口中,狠狠心,咬下一塊來,只聽“嘎嘣嘎嘣!”口口酥脆,許是腹中饑餓難當(dāng),他竟然品出一番異樣的風(fēng)味來。
胡亂啃了兩個面餅,好歹應(yīng)付了肚皮,忽覺一陣內(nèi)急,出了門來,四下一番張望,又回頭望了眼鄭勛房間所在,見無動靜,這才行至遠處,在一棵人抱粗的樹后寬衣解帶。
方便完畢,他長吁了口氣,又行至溫泉旁,彎下身子直接探入水中,一陣“咕嘟咕嘟!”喝了一氣。
直起身來,抬袖擦去嘴角水漬,又撫了撫小腹,好歹也是吃飽喝足了,當(dāng)下暗嘆一聲,便又返回房中繼續(xù)入定。
此后半月,他每日三餐,皆是如此應(yīng)付。
待至半月后,又干又硬的干糧中,那一股異樣風(fēng)味,也已在不知不覺間,消失的無影無蹤。每每入口,皆痛苦不堪,此后,干脆一天一餐,好歹餓不死便是。
修行無日月,就這般,度日如年的一個月恍然而過。
靈玉消耗了二三十枚,他體內(nèi)已顯化的五座脈輪,較之以往明亮不少,然而,第六座脈輪,卻絲毫未見變化。
待至蟄真谷苦修的一月又七天,易孝之終于返回。
聞聽動靜,陸行忙不迭出了門來,徑至鄭勛房中,只見師徒二人正在敘話,他上前對鄭勛行了一禮,便轉(zhuǎn)望易孝之。
“師兄,巫道妖人可曾再出現(xiàn)?”
易孝之道:“多謝師弟關(guān)心,月余來,一切安好。”話音剛落,他又訝然道:“你怎么瘦了許多!”
陸行抬手摸了摸本就瘦削的面龐,觸之只覺形銷骨立,除卻一層面皮,便只剩硬邦邦的骨感。
他面色一苦,頹然道:“吃了一個月干糧,不瘦才怪!”說著瞥了眼鄭勛。
見他委屈模樣,順其目光望向鄭勛無悲無喜的臉,易孝之心下頓時了然,回過頭來,忍不住嗤笑出聲,而后強忍笑意,道:“呃……不過,師弟你瘦下來,倒是比之前精神了許多!”
陸行聞言,立時默然無語,垂頭耷腦,一副頹萎之相。
這時,鄭勛清咳了兩聲,正色道:“說來,這一個多月,的確是清苦了些,可修行之人就是如此,待日后,你辟谷功成,不食凡俗煙火,便習(xí)以為常了?!?p> 陸行心下無奈,突然想起一事,雙眼一亮,道:“師伯,你說過,等師兄回來,給弟子改善伙食的!”說罷望穿秋水般盯著鄭勛。
聞言,鄭勛也有些忍俊不禁,當(dāng)下也不言語,只對二人微微擺了擺手。
陸行見狀,心中大喜,也顧不得什么禮數(shù),急忙拉著易孝之出了門去。
蟄真谷外,湖畔柳下。
一堆篝火不時“噼啪”作響,望著易孝之手中滋滋冒油,香氣四溢的焦黃色裸體野兔,蹲在一旁的陸行,不停的吞咽著津液。
此時,他只覺眼前這只野兔,是他一生中見過的最美的野兔,美的令他垂涎三尺,欲罷不能。
“師兄,已然熟了!”
見陸行面色急迫,易孝之輕嘆著搖頭一笑,將野兔遞了過來。
“師弟,休怪師傅,當(dāng)初我入門時,比你也好不到哪里去,不過,摒除口腹之欲,對于修行,卻是大大有利?!?p> 陸行此時目無旁物、饞涎欲滴,鼻孔中“嗯嗯”的敷衍著,手口卻忙著對付香氣彌漫的野兔。
嘆了口氣,易孝之怔怔的望著湖面,自顧自又道:“張楠楓前輩曾說,邪風(fēng)暗起,天下將要不寧,眼下你我,皆應(yīng)心無旁騖,一心苦修,萬一玄門有變,也好多些應(yīng)對之力?!?p> 聞聽此言,陸行心頭忽的一震,不禁暗道:老仙也曾說過類似的話,莫非他早有預(yù)料?或是……他知道些什么信息?
想到老仙只剩元神,其失去肉身的緣由,不禁令人臆測萬千,也不知老仙現(xiàn)如今身在何方,處境如何。
思及此處,陸行變的黯然神傷,緩緩將手中穿著野兔的樹枝放下,不覺間,口中兔肉,也變的索然無味。
易孝之心有所覺,當(dāng)即回過頭來,道:“小師弟,你怎么不吃了?”說著,又輕笑道:“我方才的話,只是希望你能心無旁騖,刻苦修行,至于未來的事,尚未發(fā)生,你也不必太過擔(dān)憂,更何況,即便真的有事,也還有我這個師兄和師傅在,且輪不到你替古人擔(dān)憂呢!”
猝然抬眼,望著易孝之,陸行心中五味雜陳。
無論鄭勛如何,易孝之的確是個純良之人,回想此前自己還曾誤會于他,陸行突然感到愧疚難當(dāng)。
只見易孝之嗤笑一聲,打趣道:“怎么?感動了?”見陸行鼻翼闔動,怔怔不語,他又笑道:“好了,快些吃吧,吃完了回去,繼續(xù)修煉,晚些時候,我再煮些粥給你喝?!闭f著又嘆了聲,望向湖面,自語道:“師傅他老人家,本就不會照顧人,又一心想要光復(fù)本門,說來,也怨不得他,要怪,也只能怪那欺師滅祖的李道隆,不過想想,若非如此,我也不會與師傅相識,說不定,會像我爹一般,做個鄉(xiāng)野私塾先生,就此,之乎者也的平淡一生吧!”
望著他盤膝坐在草地上目視遠方,一副俊美的容顏,純真無邪的模樣,其語聲之輕和,笑容之溫煦,與其三十許的年紀(jì),全然不相符合。
陸行心里突然感到一絲針刺般的隱痛……
他不禁暗暗慨嘆:這是一個怎樣單純善良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