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末日新生,周海當組長
末日已經(jīng)成為歷史,這一夜,南極很瘋狂,這一夜,歷史長河發(fā)生分支。
緬懷歷史才能對未來更好地把控,只要是人的地方,危險就無處不在。
沉重的一夜,出了周靜,幾乎所有異星好友都聊天了,張志強也需要尋求安慰的,同時也安撫下那些顫抖的女孩兒,誰知道這場風波對他們影響多大?
年滿十八歲才能知道南極真相的,眼看著家園被毀滅,明明就在那里好好的,卻硬生生被災難充盈。
這放誰身上能好受?
暢快淋漓的聊天終將有個結束,仰望星辰張志強不禁后怕,那星空真的對人類是仁慈的嗎?
是的,巴納德星只不過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單恒星星系,就已經(jīng)可能存在生命,更別說太陽系和巴納德星系只不過銀河系的一粒塵埃,甚至連塵埃都算不上,銀河系于宇宙而言又是那么的渺小。
張志強獨自抽泣著,看著天,看著世界的寂靜,這安靜是可怕的,是讓人靈魂都在為之恐懼的存在。
是夜,該睡覺了!
明天干什么呢?張志強不禁疑惑。
高效反物質制取機最早后天完成,明天應該可以打印下反物質引擎的基本模型,然后便是投產(chǎn)粒子加速器,明天一天肯定不能完成,反物質引擎又得推幾天。
但這并不代表會閑著無奈,關于人工智能的檢測是必要的,全球各地時不時都有人工智能威脅,是時候該對其進行針對打擊。
還有巴納德星的檢測必須跟上進程,明顯那里已經(jīng)在大稿實驗了,至于搞得什么實驗就不得而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它們大概率有文明,且飛速發(fā)展中。
發(fā)現(xiàn)太陽系中有藍星這個生命星球需要一定的科技積累,但距離那么近,而且他們那實驗的光是六年前的,誰知道這六年它們發(fā)生了什么。
巴納德星不過茫茫宇宙中的滄海一粟,對于宇宙星空的探索也是充滿了未知。
明天還有很多事做,以后還有很多事做,那些異性好像雖然還要聊,但張志強不得不斷聯(lián)了,這隔空總沒點意思,還是睡覺爽。
雖然李夢潔不聽地說看到他了看到他了,他應該也看到她了,說可以相認的,她絕對守口如瓶。這怎么可能嘛?張志強父母都沒告訴的。
……
今天是周日,是可以休息的,但人們可不會偷懶,現(xiàn)在危難當頭,燕科院不斷必須盡力。
小華運行了一夜,中途也休息片刻過,不過它并不像人類的大腦分泌某種物質需要休眠來消退,他是人工智能,只要有能源不燒機就能無限運轉。
但摩擦久了也是生熱的,偶爾休息休息沒人說什么,畢竟它的運算能力和實用能力都堪稱一絕,它還憑借自己努力打拼出了很多成就,大家羨慕學習唯恐不急呢!
尤其新人,來了也有一周多了,平均休息時間也有七八個小時,看你們一個個還虛的,小華平均一天休息一個小時不到,照樣精神飽滿,多學學。
清晨起早,精神好好。
昨夜是個失眠夜,做完消息雖然公布的很早,但大家為此造成的通信欲絕是持久的。
有的可是真真正正自己的家人啊!其次是親戚,再次有點關聯(lián),哪怕再不濟,也不可能是仇人吧?而且就算是仇人,不可能和來自全球的幾百人為仇吧!
即使形同陌路,但作為人,再怎么不濟也要為之動容的,那是為我們建設家園的英雄。南極煉獄可以重建,人死了就不能復生了!
絕望之氣籠罩了整個燕科院,還有所有大人的世界,小孩兒們?nèi)詺g聲笑語,無知者無畏。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快了的,總有些人能想方設法打聽到消息或作為理智的孩子得知,他們是快樂還是痛苦呢?
即使被絕望填埋,也要擁抱希望之曙光。
光明照耀著的前方,總是充滿著欣欣向往。
輕晨洗漱,早飯,自主鍛煉,幾乎都是冷漠的,大家都知道為什么,就無需多言。
張志強和黃傳武來到了外星人研究組,幾乎都沒什么想法,尷尬與寂靜籠罩了大家,仿佛大家都是無聊的上班族打卡機器,除此之外什么事都沒有。
“大家有什么想法嗎?我們可以造一些設備來更準確偵查外星動機,畢竟我們是燕科院,全球最大的科學院?!毖芯拷M組長周海無奈道,看著眼前頹靡的熟悉面孔和陌生面孔他也是很無奈。
他第一次當組長,這是艾思譚看好他,他的所有想法有很突破,但很多很難實現(xiàn),研究外星人確實是優(yōu)秀的思想源,要知道對于宇宙的探索,按照常理那就是自尋死路。
對于這次擔當組長,周海也是信心滿滿,作為艾思譚的忠實學生,一個多月的洗禮已經(jīng)完全脫胎換骨,多了些老謀深算的思緒,能將不切實際的想法更好地融入現(xiàn)實。
其實不是他將想法融入現(xiàn)實,二十他接受現(xiàn)實,要知道把想法融入現(xiàn)實很簡單,量子力學不確定性因素可以解釋一切。但吧想法融入現(xiàn)實就很困難,這要克服心理對現(xiàn)實的不理睬和不信任,需要重新接納現(xiàn)實,腦海中針對現(xiàn)實的所有預期都會被重新打亂,重組重構才是最難的,與孩童的蹣跚學步差不多。
這是個復雜的過程,但薛海做到了。
艾思譚幫他做到了,對于這個學生他還是很欣慰的,這才安排他擔當重任,很多人羨慕不已,但得能力說話。
沒有足夠的能力更多的責任只不過是死亡的探尋,生命的死亡終將吞噬所有的無助與苦惱。而有了能力則不同,縱使你桀驁不馴的惡狼,主要你心中仍懷有信念,就能將你變成小綿羊。
天才不會被掩埋,生命與思想的價值不僅在于奉獻,而是在于如何奉獻。
“對于未知,我們要不要先下手為強呢?”
有人打破寂靜道。
過去的終將過去,未來仍面臨著數(shù)不清的危險,預期沉溺在無意義的幻想之中,不如將過去化為未來的動力推使著自己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