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我真不想成為太醫(yī)啊

第六章 老師我知道

  這間講堂并沒有黑板,在陸遠習慣的黑板位置上則并排掛著兩張畫像,左側掛著的是醫(yī)圣張仲景的畫像,右側則是神醫(yī)扁鵲的畫像。

  陸遠心里很清楚,在中國古代醫(yī)學界里,地位最高的便是這兩個人了,尤其是醫(yī)圣張仲景,他在后世醫(yī)家的眼里更是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山。

  講堂的兩側羅列著許許多多的線裝書籍,這些書籍中有的是中華醫(yī)學的經(jīng)典著作,譬如《傷寒論》、《金匱要略》、《黃帝內經(jīng)》、《針灸甲乙經(jīng)》、《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難經(jīng)》等等,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近代醫(yī)家的醫(yī)案選編,這其中金元四大家的醫(yī)案選更是排列在眾多醫(yī)案最前面,由此看來,李言聞對于金元四大家應該是相當推崇的。

  隨著陸遠眼神的來回飄蕩,他忽然又看到了李老爺子向自己投來的好奇的目光,說實在的,李老爺子已經(jīng)好多年都沒見過陸遠坐下來聽課了。

  在他的印象里,這些年來,陸遠要么不在醫(yī)學堂里呆著,若是在的時候,他也會傻傻地站在一旁,同時憨笑著看著師兄弟的一舉一動。

  因此,當陸遠今天又坐在了學堂里,并且表現(xiàn)出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樣的時候,李老爺子真的是又驚又喜。

  他驚的陸遠這家伙怎么會突然坐下來聽課了,難道他是想通了什么了嗎?他喜的是,有大師兄帶頭聽課,他就會更容易教育那些小學徒了。

  于是乎,李老爺子在朝陸遠點了點頭之后,便從容地拿起手中的書卷,認認真真的開始給大家講課了。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醫(yī)門八法中的吐法,所謂醫(yī)門八法,便是汗、吐、下、和、溫、清、消、補這八種法門,前天我們已經(jīng)講過了汗法,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講解吐法……”

  說到這里,李老爺子用眼角的余光掃視了一眼李時珍和陸遠,當他見到這兄弟兩個都是一副認認真真聽課的模樣,李老爺子的嘴角便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

  隨即他略略提高嗓音,繼續(xù)給大家講解道:“吐法者,所治在中上也,胸次之間,咽喉之地,胃脘之上,或有痰、食、癰膿,法宜吐之,經(jīng)曰∶‘其高者,因而越之’是已。

  然有當吐不吐誤人者,有不當吐而吐以誤人者,有當吐不可吐而妄吐之以誤人者,亦有當吐不可吐而又不可以不吐,吐之不得其法以誤人者,是不可不辨也。

  ……

  ……

  ……”

  聽著這一段如同繞口令一般的課文,陸遠整個人都變得暈暈乎乎的了,他抬起頭望著天花板輕輕地舒了一口氣,心中暗自思索道:“難道古代人講書都是這個樣子的嗎?我看這周圍的小學徒也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他們真的能聽得懂這艱澀拗口的文辭嗎?

  這么難懂的內容,連我這個已經(jīng)在中醫(yī)藥大學學了四年的學生聽起來都很吃力啊,用這個來給這幫小家伙啟蒙真的合適嗎?難怪古代的名醫(yī)這么難出呢,原來這幫小孩子都是這樣學習的??!

  我就說嘛,李時怎么那么喜歡拉著我上山采藥呢,現(xiàn)在看來,光靠上課確實有很多東西領悟不了啊,呵呵?!?p>  隨著陸遠的思緒越飄越遠,接下來李老爺子所講的內容他已經(jīng)聽不到了,臺上的李老爺子此時也注意到了陸遠的狀態(tài),他看著陸遠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樣,心里頓時踏實了許多。

  李老爺子捋著胡須心中暗道:“這就對了,這就對了,這才是我認識的小陸遠嘛,他剛才那副精明強干的樣子差點給我唬住了,呵呵?!?p>  講完了這一大段枯澀的經(jīng)文之后,李老爺子輕輕地放下了書本,他的目光有意無意地看了看李時珍,見到李時珍依舊兩眼放光之后,他就沖著大家聲音清朗地問道:“剛才我講了那么多關于吐法的內容,那現(xiàn)在我該問問你們了,你們有誰知道,在咱們華夏的醫(yī)學界中,哪位前輩把吐法研究得最為透徹?”

  聽到李老爺子的這句提問,陸遠的神思一下子就收了回來,與此同時,他激動地舉起了右手,躍躍欲試地就想來回答這個問題。

  李老爺子并不明白陸遠這個舉手的動作究竟是什么意思,因為在平時講課的時候,大家若是想回答問題,那么直接站起來回答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走舉手這個流程的。

  于是李老爺子眉頭微皺,用疑惑地聲音對陸遠說道:“陸遠,你有什么問題嗎?”

  “李老師,我是想回答這個問題?!?p>  “呃……,你想回答,你站起來回答就好了呀,你這一直舉著右手是在干什么呢,我還以為你是在練什么功呢?!?p>  “呃……”這次就輪到陸遠尷尬了,他可不知道古代回答問題是不需要舉手的。

  于是他傻笑著收回了自己的大手,然后站起身來,又扯了扯領子的位置,這才鄭重其事地回答道:“若說這使用吐法的代表人物呢,自然是首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子和了,張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他極為擅長使用汗,吐,下三法來祛除病邪,而在這三法之中,其對于吐法的運用更是獨具心得,因此,若論起對吐法研究來,張子和是擔得上自古以來第一號人物的?!?p>  陸遠這番話一說完,可謂是舉座皆驚!

  他的這些小師弟們一個個是面面相覷,說實在的,自從他們來到李家醫(yī)學堂之后,就沒見過大師兄能回答得上醫(yī)學問題。

  在他們的印象里,大師兄就像一個老管家一樣,平時大伙兒經(jīng)常圍著他逗悶子,即便有時候玩笑開得過分一些,大師兄也都會一笑了之。

  記得有一次,一個喜歡瞎胡鬧的小師弟硬是往大師兄嘴里塞了一大片胡黃連,當時給大師兄苦的呀,臉都已經(jīng)變形了,可是苦完之后,大師兄還是會憨憨一笑,并沒有責備任何人。

  因此這么多年以來,大家早已經(jīng)習慣了大師兄那一副憨厚的面容了,并且,大師兄不懂醫(yī)學這在大家的心中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