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緊急支援
李嗣興之所以這么緊張,是因為他在山頂上看到了人。
而他要是猜得沒錯的話,這應(yīng)該是吳三桂手下的清軍。
李嗣興能夠想到山的另一邊有路,那么吳三桂又怎么會想不到呢。
早在吳三桂剛進(jìn)入到這個山坳,他就已經(jīng)派遣軍中善登者上山查看。
他不能僅僅寄希望于在這個山坳中擊敗明軍。
未慮勝,先慮敗,這是一個領(lǐng)兵大將的基本素養(yǎng)。
更何況是吳三桂這樣一個惜命的人。
看到李嗣興的手勢,他手下士兵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一般迅速地躲到山道的兩邊。
李嗣興找了一個地方隱蔽起來,眼睛還在盯著山脊上方。
那里確實是兩個清軍的士兵,只穿著半身皮甲,不過他們的頭盔反光暴露了他們。
隔著太遠(yuǎn),李嗣興看不到兩人在做什么。
“道長,怎么回事兒?你沒說那上面有人啊?!崩钏门d向身邊的志樂真人問道。
“貧道怎么知道,貧道之前就是趴在那里發(fā)現(xiàn)他們的部署的?!敝緲返廊艘荒槦o辜地說道。
“對不起,道長?!崩钏门d知道這不能怨道長。他能夠跑遍這些山,發(fā)現(xiàn)了這么重要的情報,已經(jīng)是很難得的事情了。
要是明軍自己派出斥候去探查,短時間內(nèi)也沒有辦法對這些山一一進(jìn)行排查的。
“狗叔,我?guī)r龍他們幾個上去,先將山頂?shù)膸讉€人給解決了。你帶人守在這里,等我的信號,然后帶著大家迅速登山,我會給你們留好繩索?!?p> “世子,太危險了,還是我去吧?!崩畋局胰绾文軌虼饝?yīng)讓李嗣興去冒險。
這大白天的,在敵人的眼皮底子下面上山,要是在半山腰上被敵人發(fā)現(xiàn),豈不是十死無生?
“狗叔,來不及了,你覺得你山爬得比我好嗎?”李嗣興表情嚴(yán)肅,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
“這……”此時是在戰(zhàn)場上,李本忠知道容不得自己再支支吾吾。
“不用叫了,跟個老娘們似的,老道我跟你一起去。”
“唉,老道我就不該跟你這娃子產(chǎn)生因果,貪心害人啊。”
老道士跟著,李嗣興自然是高興的,李嗣興懷疑對方是一個隱藏的高手,有他跟在身邊總能多一層保障。
“巖龍,你們背上繩索跟我一起走。”
李嗣興帶著巖龍四人跟著老道一起出發(fā)。
為了不被清軍發(fā)現(xiàn),李嗣興在另外一處地方登山,然后在山脊上行進(jìn)。
這樣就不會爬到一半的時候被清軍發(fā)現(xiàn)。
不過這又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要在危險的山脊上行進(jìn)。
這就跟李嗣興和馬利之前在山脊上的行動一般。
兩邊都是懸崖,山頂上也沒有路,全靠著那些長在石縫中的樹木作為支撐。
而這些樹木說不定就有哪棵是外強(qiáng)中干的主兒。
“道長,您這算是輕功嗎?動作真是優(yōu)雅,之前怎么沒見您施展?!?p> 李嗣興跟在志樂真人的后面。只見他的一身道袍輕盈地飄起,兩腿在陡峭的山坡上交叉跳躍,就像是在散步一般。
李嗣興和巖龍幾個手腳并用都有點跟不上。
他們前些天趕路的時候,老道士總是一副慵懶的樣子,也不見他身手那么矯健。
“什么輕功?貧道這是仙法,你小子心眼兒那么多,學(xué)不來的?!敝緲氛嫒似擦死钏门d一眼說道。
“哦,是嗎,那等趕走了韃子,本世子就跟著您老修仙得了?!崩钏门d也打趣兒道。
上山的過程很順利。
李嗣興本就是登山的高手,老道士帶的路也很好,李嗣興只要看準(zhǔn)老道士踩的石頭下腳就行了。
剛才志樂真人說他要跟著,李嗣興就安心多了。
這個道士關(guān)鍵時刻還是靠譜的。
不過在山脊上行進(jìn)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老道士似乎不需要他擔(dān)心。但是巖龍四人的安全他還是要顧及的。
他將自己跟四人用繩索在腰間連接起來,這樣要是有一個人踩空了,剩下的四人能夠依靠自己的體重將其拉住。
終于快要到山坳的位置了。
李嗣興舉目望去,山坳之中密密麻麻全都是列陣以待的清軍。
因為距離很遠(yuǎn),這些人的大小就跟火柴盒一般。
讓人看了之后有種汗毛倒豎的感覺,幸好李嗣興沒有密集恐懼癥。
“好了,老道就送到這里了,前面的人你自己去解決?!笔┑罍Y坐在一棵歪脖子樹下面休息。
看樣子,他也不是真的不累,只是人家的呼吸調(diào)整得好,不像李嗣興那樣大口喘著粗氣。
李嗣興很羨慕,人家那樣子看起來真的很優(yōu)雅。
“多謝道長?!崩钏门d謝道。
然后他解開了四人之間綁著的繩索。
他們帶著的長繩索也被放在了原地,五人悄悄地向前摸去,身上都沒有帶任何多余的東西。
“劉二,王爺說仗打完了,給咱們在昆明城外每人分十五畝田,你知道嗎?”山頂上,兩名吳三桂手下的漢軍正在聊著天。
他們被派到山頂上探路,接著又被命令守在這里。
“這個俺自然知道,咱們跟著王爺打了這么多年仗,終于混到了安身立命的地方?!蹦莻€叫劉二的清軍用一口遼東話說道。
他們都是吳三桂從遼東帶出來的老人,很多人都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
吳三桂為了安撫住這些老兵,讓他們安心留在云南。
承諾給他們每人分一筆安家的產(chǎn)業(yè)。
他們之前經(jīng)過昆明,那里確實是一個好地方,四季如春,土地肥沃,還有滇池周圍修建成熟的灌溉系統(tǒng)。
說是一處寶地也不為過。
“好了,注意盯著下面,萬一真的有明軍呢?”劉二提醒道。
“嗨,明軍都在這一側(cè)山道上設(shè)伏,他們的人本就不多,又怎么會在這邊的小路上再放人呢?”
“咱們王爺也就是太小心了?!?p> “小心好啊,小心駛得萬年船。咱們王爺要不這樣,打了這么多年仗,咱們又怎么能夠活著等到在昆明這么好的地方安家立業(yè)呢?!?p> 兩名老兵很顯然都是吳三桂的死黨。他們曾經(jīng)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關(guān)寧鐵騎。
這支軍隊號稱是大明最強(qiáng)。
但是每年大明給他們的錢,不知道能夠養(yǎng)活多少倍的軍隊。
這是一只從上到下都已經(jīng)軍閥化的軍隊。
大明的百姓養(yǎng)肥了他們,但是他們最后卻將這個帝國拱手送給韃虜,送給自己曾經(jīng)的敵人。
說大明朝是被自己的邊軍給拖垮了,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