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將十萬,可滅匈奴!【新書求一切】
“不過,我卻還是有一個問題不解?!?p> 王翦說道。
趙展看著王翦的目光說:“老王,你有什么事情要說嗎?”
“為何這大秦有百萬雄兵,卻不北上去攻打匈奴呢?憑借大秦的實力,打個小小匈奴應(yīng)該不太難吧?”
王翦自然是故意問的,他也明白大秦為什么一直遲遲不打匈奴的原因。
不過看著這位極富謀略的少年,他還是忍不住的想給這少年產(chǎn)生一點挫敗感。
他就不信這趙展什么都懂。
四年前,蒙恬曾經(jīng)率領(lǐng)30萬士兵前往長城,大秦的統(tǒng)一是用鮮血踩出來的,但是卻選擇收兵,轉(zhuǎn)而不進攻匈奴。
而胡人卻因此不敢南下。
可是為何卻不發(fā)兵呢?
趙展懂得不多但這個問題,卻有一定的見解。
“老爹,你先回答看看!”他笑著說。
“…”
嬴政絲毫沒有想到,他竟然開始反問自己起來,不過人家竟然問了,總不好不答吧。
于是他便開始說起來:“這其中原因自然有糧草不足,而且我們也做不到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p> “這第二嘛,就是看天下剛剛平定,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精力和財力?!?p> “其三,六國雖然已滅但卻沒有徹底被消滅,如果秦國發(fā)生戰(zhàn)亂,他們勢必會重新揭竿而起。”
趙展點了點頭,差點就從嘴里蹦出來那句:“孺子可教也!”不過他還是忍住了。
“你們說的確實都很對,也正是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權(quán)衡之下,所以當今秦始才決定建造長城?!?p> “不過我可以清楚的告訴你們,如果這大秦發(fā)生大動蕩,六國余孽是必然要造反的!”
“而且此刻大秦是萬萬不能出兵的,一旦出兵必將會兩線受敵,而且還有著來自朝中的內(nèi)患以及六國諸侯的威脅?!?p> 這一切確實看似很簡單。
大秦王朝不是以百萬雄軍著稱嗎?難道真的不能打嗎?
不能!
不是說他們不善于打仗,而是拿什么去打?
沒有糧草!
這是徹徹底底的一個大問題,也是古代難以解決的一個問題。
哪怕是在建造了長城以后,再面對牧馬民族的時候,再強盛的王朝也難免要頭痛一番。
打?運送糧草的消耗就已經(jīng)是十分恐怖!
且不說那些士兵需要的糧食!每個運送糧食的人總要吃糧食吧?路上的損耗總需要顧及吧?如果再出點意外呢?
而且就算你有著百萬雄軍又如何,大不了他們不打直接跑了唄。
“那難道我大秦就真的斗不過這匈奴嗎?”
趙展搖了搖頭。
這也確實不一定打不過,在國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歷史上的哪一盛世沒有強大的騎兵?
只不過騎兵無論是培養(yǎng)還是什么,都只有一個強大的朝代,才能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
“這個問題恐怕是無解吧!”
哪怕是王翦也搖了搖頭,絲毫想不出任何辦法。
在古代,哪怕是你把農(nóng)民給逼死了,也就能產(chǎn)出那點糧食。
再稍微遇到個災荒什么的,這個糧食的收成就更小了。
所以無論是秦始皇還是王翦、蒙毅、甚至是蒙恬,都一致的主張修筑長城,在他們看來,這就是最好的抵御外敵的方法。
趙展卻笑著說:“此題有解!只要糧草足夠,財力足夠,自然可以打得過小小匈奴?!?p> 不過他還有另一句話沒說…再怎么說自己也是有系統(tǒng)的,就算系統(tǒng)不一定能簽到得了現(xiàn)代軍火什么的,給個火銃的制造方法,不過分吧。
實在不行自己好歹也懂一點點古代的知識,再加上這土豆這些易產(chǎn)的糧食。
雖然不可能供應(yīng)整個大秦…
但是,自??隙ㄊ菦]問題的!大不了到時候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自己也去湊個熱鬧。
占個山頭當大王!嗯,對自己今天一定要把這個目標給立起來,努力實現(xiàn)。
“若要是千年之后,也不至于如此麻煩呀…”
千年之后,憑借著現(xiàn)代化的軍火部隊,他相信只要在糧草以及火藥足夠的情況下,哪怕一萬人也可滅掉匈奴。
哪怕再往前幾百年,除了那個廢物的王朝,哪怕是大明,他也有信心憑借著十萬軍隊拿下匈奴。
他自言自語道。
嬴政和蒙毅確是聽得一臉問號,什么千年之后?這人腦子給想壞了不成?
“唉,不說了,倒酒倒酒!”
趙展說著給蒙毅和嬴政一人倒了一杯酒。
至于改變秦朝制度這種問題他就根本沒去想過…
也就那些小說中看上去輕輕松松,但是現(xiàn)實中哪有這么簡單。
就拿熟悉的一個朝代來說吧。
人家只是簡簡單單的改了一個小小的制度,還是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改的,結(jié)果就遭受了朝野上下的抵制。
哪怕是皇上護著你也不行。
當然,這里面也并不是沒有成功的例子。
只要你個穿越者,能混的像楊凌一樣成功,更改制度也不是不可能。
可問題是這里是秦朝!也沒有像朱厚照這樣子不靠譜的皇帝!
指不定你哪天惹著了秦始皇,他一個不開心就把你腦袋給砍了,雖然自己一輩子可能是見不到了,但并不代表不可能。
“唉,說實話?!?p> “我倒是挺佩服秦始皇的,什么殘暴不殘暴的,那都只是愚民的說法?!?p> 歷史上的哪一位開國皇帝不是踏著鮮血走向皇位?
就連燕王雖說是迫不得已才謀反的,但那也是踩踏著無數(shù)的鮮血走過來的。
而且古往今來無數(shù)的朝代之中有多少眾人不知的紛爭?
歷史,都是由成功者書寫的。
難不成劉邦建立漢國以后,還歌頌一下秦始皇不成?
要不在給秦始皇建個廟,里面再放上他的雕像?受萬民祭拜?
“哦,始皇有何好歌頌的?”
嬴政笑著問。
“你想啊,其他的制度就不說了,單單是這貨幣統(tǒng)一這個制度,就是造福萬民!”
“他結(jié)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貨幣形制各異、輕重不等、大小不一的混亂局面,克服了貨幣換算上的困難,消除了商品交換的貨幣障礙,在經(jīng)濟生活中真正實現(xiàn)了“墮壞城郭”和“夷去險阻…”
嬴政聽到這句話,高興的那是年年點頭,終于冒出來一個懂自己的人了。
不過他口中怎么總是冒出來一些奇奇怪怪的語句呢?
趙展心中確是在想:我夸秦始皇呢,你在那心里高興什么?莫非還想造反,當皇帝了不成?
唉,傻傻的老爹呀!要是秦始皇是自己爹就好了,又何必苦苦奮斗呢?
PS:求收藏,求投票,求評論。
不要忘記章節(jié)打卡!就是那個小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