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陛下,朕是大唐的忠臣

第九章 熱情好客的長安人民

陛下,朕是大唐的忠臣 風味飲品 2318 2021-11-04 18:15:28

  “是那個叫李長安的人。”

  花了半天的時間,處理完朝中政務的李林甫,面前擺放著數(shù)十樣各色點心。

  然而,他卻沒有享用的心思。

  相府的幕僚坐在一旁吃了一口茶:“是否要屬下去京兆府走一趟,讓他們發(fā)布海捕文書?”

  李林甫瞬間看向自己的幕僚。

  幕僚已經(jīng)跟在自己身邊很多年了。

  在當初,幕僚只不過和如今的那些年輕人一樣,想要通過科舉步入仕途。

  可是奈何天資有限,是他好心這才收留了對方,讓其成為了自己的幕僚。

  幕僚的本事沒有多少,但勝在忠心。

  忠心,在很多時候比其他的任何條件,都要重要的多。

  但李林甫這個時候,卻是顯得有些不滿,瞪了幕僚一眼:“安西和隴右的事情,絕不能讓朝廷知曉!”

  李林甫表情很嚴肅。

  幕僚這時候也醒悟了過來,趕忙放下茶杯站起身,插手作揖致歉:“是屬下孟浪了?!?p>  他確實孟浪了。

  自高宗以來,大唐的疆土變得空前的龐大。

  但隨后,似乎便到達了巔峰,就此走起了下坡路。

  大唐在西域的政策,開始有了崩盤的跡象。

  西域離著京師卻又實在太過遙遠。

  遙遠到,就連后來的皇帝都不知道,那里究竟是個什么樣子。

  而這,就給某些人,在無形之中制造了無數(shù)的機會。

  大唐列祖列宗打下的疆土,后世子孫能不能將其丟掉?

  答案顯然是不能的。

  如今的大唐,攻伐經(jīng)營西域,更多的可以歸結為一門生意。

  可是,李林甫現(xiàn)在也有些頭疼。

  就在昨日,那個叫做李長安的年輕人,在他這里只不過是個可有可無,好似他揮揮手就能讓其灰飛煙滅的存在。

  但是今日,還是那個年輕人,卻制造出了春明門后那般大的混亂。

  李林甫覺得自己的臉像是被人狠狠的抽了一擊嘹亮的巴掌。

  如果夏山此時在這里,且能聽到右相心聲的話。

  定然是要大呼,某與右相心有靈犀一點通。

  “讓大理寺少卿徐嶠上書圣人,長安人雜,不宜久安,奏請驅趕閑雜人等?!?p>  李林甫心中定計,對幕僚吩咐道。

  那大理寺少卿徐嶠,三世為官,皆以朝中學士、舍人,清貴榮耀。

  但隨著這些年李林甫在朝中權威增重。

  徐嶠倒是時常有攀附之心,意圖在朝中更進一步。

  開元二十五年,這位大理寺少卿就在朝中上書,言稱大理寺殺氣盛重,鳥雀不敢棲,一年里僅有五十八例死刑,且有烏鵲在牢獄上筑巢。

  從表面上看,這是對皇帝拍馬屁,表明大唐如今社會治安良好,無人作惡。

  但當時李林甫已經(jīng)位列宰執(zhí)。

  李隆基便認為,這是李林甫這位宰相是有功勞的。

  于是,李林甫如今身上那個晉國公的爵位,便是那時獲封的。

  幕僚聽到相爺要用徐嶠那人,不由微微一笑。

  唱喏一聲,便欠著身子從一側的偏門離去。

  房舍里,除了李林甫外,便只有那兩名好似不知疲倦的侍女。

  李林甫看著幕僚消失的位置,臉色卻逐漸變得有些凝重。

  有些不對勁!

  李林甫的心里像是淤塞了一般,只覺得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將要發(fā)生,但他又實在想不出,如今身居高位,把持大唐朝政的他還能遇到怎樣不好的事情。

  難道皇帝還能昨日剛剛加封了他,今日就將他貶謫了?

  還是說,會有哪個奸佞之人,在皇帝面前奪取屬于他的恩寵信任?

  想了想,李林甫總覺得都不可能。

  總不能是那個叫李長安的人還要惹出事吧?

  想到這里,李林甫直接就搖起頭來。

  不過一介蚍蜉而已!

  ……

  蚍蜉李長安覺得自己差點就被壓成噴香肉餅了。

  他實在是沒有預估到,那些樸實的大唐百姓,會對一個謠言如此的堅信不已,致使整個春明門后的數(shù)座里坊被堵得水泄不通。

  可他是能看熱鬧的?

  他是在逃命哇!

  要是被那些早有準備的人再給盯上,就是死路一條!

  在擁擠的人群中,李長安好不容易摸到了東市坊墻下面。

  從城隍特地給他留的小洞中鉆進東市。

  李長安這才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感謝坊市制度!

  大幅度轉動著雙臂的李長安,在心中為長安城的營造大加贊許。

  因為有里坊的存在,坊墻的隔絕。

  外面那些已經(jīng)發(fā)了瘋的百姓,并沒有涌入到東市里。

  只要里坊正們下令關閉坊門,長安城中這一座座的里坊,就是一座座天然的獨立堡壘。

  緩了一口氣,李長安這才打量起東市。

  如同所有的書本上所記載的一樣。

  整個東市,就是一座巨大的商鋪庫房集合地。

  如果用李長安的話來說,這就是一個大唐版的商業(yè)綜合體。

  只不過今天的東市,顯得有些蕭瑟。

  近在咫尺的春明門鬧出了那么大的動靜,城中百姓根本就沒有心思過來打醬油,紛紛都跟風跑去湊熱鬧,然后又發(fā)現(xiàn)自己抽不出身來了。

  商人們?nèi)宄扇旱木墼谝黄穑嗷ゴ蛱街骷业臓I生秘訣,探聽著最近時興的生意。

  渾水摸魚。

  見縫插針。

  對于李長安來說,這是駕輕熟路的事情了。

  只是稍稍舉起手,某個酒家掛在門口的旗號,就被他用來包裹住了從木棍中取出來的長刀。

  走進一家成衣店。

  再等到李長安走出來的時候。

  就已經(jīng)變成了一位行走江湖的仗劍士子摸樣。

  感謝熱情好客的長安人民!

  順帶顛顛被裝滿了錢袋子,李長安開始思考自己接下來該做些什么。

  在不知道那個夏山的背后站臺之人是誰之前,很顯然是不能暴露自己的行蹤的。

  沒有道理敵人在暗,自己卻傻乎乎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所以,首先要找到夏山。

  或是能夠找到先前在城外,看到的那些在城門里賊眉鼠眼的那些人,向他們問問對方都是什么身份。

  錢袋子有些重。

  一邊想著事,一邊顛著錢袋子的李長安,停下了腳步。

  將錢袋子小心翼翼的放進懷里。

  李長安微微皺眉,昨夜被楊玉環(huán)清洗處理過一次的腳底,開始發(fā)癢了。

  他的目光順著東市的東西大街,跨過坊門,看向了東市對面西北角的平康坊。

  平康坊之。

  晝夜喧呼,燈火不絕,京中諸坊,莫之與比。

  四十六歲中舉的某(孟)位(郊)讀(L)書(S)人(P),金榜題名之時寫下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千古名篇。

  這花,自然不是大唐牡丹。

  那花,就在這平康坊中。

  這些個坊花,個個多能談吐,頗有知書言語。

  這些個坊花,分別品流,衡尺人物,應對非次,良不可及。

  讓平康坊多了些風流藪澤的雅談。

  如今改頭換面,不說鮮衣怒馬,卻也腰纏不菲的李長安,覺得自己應該去平康坊。

  讓那些善良的坊花們,撫慰自己遭受創(chuàng)傷的幼小心靈。

  順帶著,有個暫時躲藏蹤跡的屋舍床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