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我能盤點歷史人物

037原因

我能盤點歷史人物 帶帶帶肥貓 2006 2021-11-18 18:47:55

  武則天也沒想到李世民會下命令殺長孫無忌。

  不過那一道命令的后面給出了自己的解釋,而這一道解釋也是讓李治真正答應(yīng)的原因。

  “太祖和長孫大人是布衣之交,他們的關(guān)系非常之好,但是你們不知道在太祖臨死前對長孫無忌已經(jīng)有了深深的懷疑……”

  武則天花了五分鐘的時間解釋了一下李世民后面的那些命令,也讓眾人明白為何李世民在死后都還要下命令殺死長孫無忌。

  原來,在李世民快要死亡的時候,長孫無忌的權(quán)力已經(jīng)達到最大。

  他害怕自己的后代子孫壓不住這樣的功臣,也害怕長孫無忌功高震主,不服從皇帝的命令。

  而且他甚至知道長孫無忌會支持李治,所以早早的就將這道命令交給了李治。

  這也不得不佩服李世明的聰明才智,盡管在那個時候,他都能夠猜到長孫無忌心里面想的是什么。

  他知道李治不愿意殺長孫無忌,害怕在朝廷中會引起很大的爭論,所以才讓李治專門設(shè)計了一個圈套。

  而你市民的第三個兒子李恪冤死在長孫無忌的手中,從那個時候起,李治就感受到了一絲害怕,再加上長孫無忌在大唐擁有很多的關(guān)系,這樣的關(guān)系足夠和皇權(quán)對抗。

  在古代,只要有誰的力量威脅到了皇權(quán),那他的下場很簡單,要么歸隱山林,要么就是死亡。

  顯然,長孫無忌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些行為還在那個地方咄咄逼人。

  李世民在世的時候,或許還能壓的住長孫無忌,但是他知道自己那些后代根本就沒辦法壓的住這么厲害的功臣!

  李治看見自己的兄弟死在長孫無忌的手中,他怎么能不生氣。

  就算他們兩個根本沒有多好的關(guān)系,但是畢竟血緣放在那里,又是同宗同脈。

  先不說李恪怎么樣,就拿他是皇家的人,也不應(yīng)該那么隨便的死在長孫無忌的手中。

  你都敢殺皇家的人呢,是不是下一次就敢殺皇帝了?

  隨后就和歷史書上寫的一樣,長孫無忌被李治安排的人陷害,最后自殺!

  然而,真正的歷史并非和書上寫的一樣。

  長孫無忌的確是被人陷害,但是最后李治沒有給他留全尸,而是派了武則天將長孫無忌親手殺死。

  甚至根據(jù)武則天的說法,還將長孫無忌的頭跟身子分別埋在了距離李世民墓地不遠的地方。

  身前為李世民民服務(wù),死后世界也要為李世民服務(wù)。

  盡管長孫無忌并沒有造反的心思,但他的那些行為和做法已經(jīng)引起了李治的深深不滿,再加上權(quán)力實在太大,就連皇權(quán)也沒辦法管控得了這樣的能人。

  他最后的結(jié)局就只剩下死亡!

  基本上這就是李世民給出來的理由,而且李世民也舉了很多個例子,那些例子竟然一一實現(xiàn)。

  這要是還不殺長孫無忌,那李治直就不配當(dāng)皇帝。

  當(dāng)網(wǎng)友們聽到武則天給出的那些理由之后,他們在心中已經(jīng)慢慢的對長孫無忌改變的看法。

 ?。骸熬退汩L孫無忌這個樣子,但也不應(yīng)該將他親手殺死吧,至少也要讓他死的周全,留他一句全尸吧。”

  在華夏人的眼中,留全尸非常重要,和西方的觀念不同!

 ?。骸拔矣X得長孫大人最后的結(jié)局不應(yīng)該這樣,如果他識趣的話,應(yīng)該告老還鄉(xiāng),說不定還不會死在別人的手中?!?p>  的確,如果長孫無忌知道自己已經(jīng)影響到了皇權(quán)的控制,那他就應(yīng)該告老還鄉(xiāng),至少不會那么快死亡,也能平平安安的過完一輩子。

  以他上輩子積累的財富,足夠讓他瀟灑的過完最后的生命。

 ?。骸伴L孫大人還是太愚蠢了啊,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為了權(quán)力而獻出自己的生命,沒想到那么聰明的人還是不明白這個道理?!?p>  弄懂這一個原因之后,的確不能夠該怪武則天,她并不是決定這個因素的重要的人。

  只不過是殺長孫無忌的工具人。

  在明白這個道理之后,那些網(wǎng)友對武則天也改變了一下看法。

  沒有再刷讓武則天滾出去的彈幕。

  “武皇,那么在你眼中,長孫無忌究竟應(yīng)不應(yīng)該被殺?”

  武則天聽到這個問題之后,稍微沉深的一下,臉上的皺紋出現(xiàn)一個幅度,“如果有人影響到了皇權(quán)的控制,而且我恰巧是皇帝的話,那我肯定會叫人將他殺死?!?p>  這并不是因為武則天很多,只要是皇帝,基本上都會殺掉一切影響統(tǒng)治的人。

  華夏歷史有那么多的例子,難道還有人不懂這個道理嗎?

  “武皇,現(xiàn)在還剩下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你就要回去了,所以趁著這個時間我再問你最后一個問題?!?p>  “問吧!”

  “假如你死后有沒有考慮過將自己的這個位置傳給誰,是給武家的人呢,還是傳給李家?”

  這一個問題非常的致命,直接就讓武則天不知如何回答。

  有很多的大臣都和他討論過這個問題,不過最后都不歡而散,因為她實在不知道究竟該把這個位置傳給誰。

  她作為武家的皇帝,就應(yīng)該將這個位置傳給武家的后人,但是那些大唐的群臣卻依然認(rèn)為大唐才是道統(tǒng)。

  就算武則天死后也應(yīng)該把位置傳給李家的人。

  “我不知道,不過我想聽聽你的看法?!?p>  “我的看法?”

  王譯有些不知所措的指了指自己。

  自己有什么看法?

  他倒是知道最后武則天做出怎樣的選擇,但……

  王譯思考再三之后,還是笑了笑,既然想聽,那就稍微說一下吧,反正武則天最后也不可能帶著記憶回到唐朝。

  所以他現(xiàn)在的任何言語根本不會改變既定的歷史軌道!

  “武皇,即便你登上了皇位,但那些大臣依然認(rèn)為自己是大唐的臣民,并非是武皇你的!”

  這倒是真的!

  武則天并沒有否定,他點了點頭,承認(rèn)道:“的確,無論我如何給他們報酬或者是怎樣,他們都認(rèn)為自己是大唐的群民!”

  這也讓武則天心中非常惱火!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