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白刃斬黑箭
二人追獵那黑皮野豬之際,朱高烺盯住機會,
瞧見二人步步逼近那野物,便應和朱高煦:
“二哥!是時候了!”朱高烺炯炯有神,死盯著右邊。
朱高烺左手握韁繩,右手得空,隨時出手接應二哥。
朱高煦身為一代漢王,在四弟面前自然是不愿甘居下風。
一代漢王之姿,朱高煦已是人馬合一,雙手釋然,
猛地一揮,便是松了那韁繩,從身后拔出一把黑弓,二話沒說就直接彎弓。
曲度最大,嗖的一聲,那離弦之箭便在林中穿刺。
隨即便會正中目標!只不過,這朱高煦并沒有瞄準低于馬匹的野豬,
而是直射,正對著四皇子朱高烺的眉心!
造反!“先前明爭暗奪敵不過你,如今倒要試試你這個宣威將軍的名號是不是浪得虛名!”朱高煦的眼里寫下了這句話,充滿著不屑。
這一箭的力道很足,不說野豬和人類,就是猛虎蒼龍也怕未能敵過,那黑箭已經(jīng)越過黑皮野豬的脊背上方,直沖著眉心而去。
只見朱高烺左唇微微歪,瞬間眉頭緊皺,先前得空出來的右手連忙從腰間抽出預早備好的銀玉短刃。
——錚
隨著晴天時透過密林樹葉縫隙照進的陽光,
直灑在那短刃上,閃得朱高煦失去了重心,下意識地往后靠了靠,可惜撲了個空。
急從中來連忙抓回韁繩緩回了重心。
朱高烺猛地向上一揮,不是朝前,而是猛地向上拔出那刀,舉過自己的頭頂,
刀身尺寸不多不少,剛好尖頭與疾馳而來的黑箭相撞。
與此同時,朱高烺抽刀之際,伴著光線映照在短刃上,那黑箭已是被朱高烺這玉刃上劈成了兩半。
箭頭的利石被削飛了蹤影,
箭身的樺木被那短刃由正中心向外劈開。
那箭一分為二,劃分為了兩份。
右上角的一半被彈飛到了朱高烺左側的高樹上,直嵌了進去,隨著二人的快馬疾馳,很快地小事在了林中。
自遠處一看,和那大樹枝椏沒什么區(qū)別。
而那黑箭左下角的一半,卻不偏不倚的被彈射,直直刺入了那汗血寶馬的右前腿。
這馬可沒有那朱高烺的身手,感受的右前腿突如其來的疼痛,
那馬被迫前傾,朱高烺也跟早已預料一樣。
左手松掉韁繩的同時,化拳為掌,直直猛地按了那馬頭一下借力。
左腳使勁一蹬帶上右腳,便踏離了這傷馬,
借了這一力道,朱高烺越身到附近的密林,瞪了一步旁邊的高樹才一下落地。
緩住了局勢。
只不過,這之后的一切卻沒能入朱高煦眼,朱高煦見朱高烺馬匹受傷,便停止追獵那野豬。
掉頭來看四弟朱高烺。漢王朱高煦高居于馬上,鐵面冷視著朱高烺。
朱高烺右手那短刃,變換了一下位置,并沒有收刀的意思。
眼神也是死盯著馬上的朱高煦。
雖然這一幕朱高烺是早有準備,也是猜出了這朱高煦的用意。
因為憑借一個堂堂漢王,
是不可能連低于馬匹那么多的黑皮野豬和坐于馬上的人都分不清的。
這一箭,若是不擋,那定是正中眉心,天王老子來了也不得相救的。
想到這里,朱高烺暗自慶幸,幸好備了不時之需,料到這短刃帶著必由大用。
倘若不帶,方才抽出的是先前斬草用的長劍,
那等自己抽出刀來已是沒了時間。
當下之境,四目相視,朱高烺先開了口:
“二哥,這是何意,莫不是韃靼一戰(zhàn),驚了你這漢王心,嚇得拿不起弓,走了火?!”朱高烺嘴微微咧起,皮笑肉不笑,眉頭卻仍是緊鎖,緊緊擠出雙眼直視著朱高煦。
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以防這馬上之人不懷好心。
由此可見這漢王的射技是實打實的,鬼知道這朱高煦身后還有多少箭。
朱高烺的一番話激怒了漢王朱高煦,
只見朱高煦長吼一聲:“哼!”正要抽出身后箭袋,射向地上的朱高烺。
正當這弦將要彎曲之際,朱高煦耳邊傳來靡靡之音。
只見朱瞻基輕馬快走,趕了過來,見到如此情形。
朱高煦連忙頭也不回的隨便將那黑箭射向了前方,落到了朱高烺的傷馬附近。
露出懊悔的樣子,獨自一人高坐于馬上,左手扶著頭。
朱瞻基過來一看,問道:“二叔、四叔發(fā)生什么事了?”
朱瞻基看向二叔朱高烺,并沒有理會坐于馬上的朱高煦。
朱瞻基說明自己聽見林中有馬長吁哀鳴,便過來探明。
不一會兒,永樂大帝游獵部隊也趕了過來。
朱高烺見諸位都已到來,便收起了那短刃,直說“坦言”:
“不勞諸位多慮,方才我與漢王合作逼近那野物,漢王正要射中那野物,”
“卻被突來的密林枝椏給擋住了視線,二哥恍惚了視線,松手托箭”
“那箭射中了我的愛馬倒地,野物跑了?!?p> 朱高烺無奈地笑著。朱高煦聽得此話,只能自圓其說:
“我的我的”朱高煦眾人面前練練賠罪。
朱高烺又要緊不放:“二哥最近射技還是生疏了啊哈哈哈”
朱高煦咬緊牙,作罷,又拱手道:
“改天我定給四弟賠罪,送你一匹汗血寶馬!”
眾人皆笑,相安無事,便就此離開,去其他地區(qū)尋獵。
這密林暗處,著實不利于游獵。
朱高燧正要跟著那大部隊遠去,可無奈被剩下的朱高烺的那匹傷馬吵得煩了心。
只得下馬湊過去看了一看,
三皇子朱高燧蹲下身子,定睛一看:
“這箭怎么只有半個?!”“莫非....”
朱高燧稍加思索,猜出了個大概,便又上了馬。
長嘆了一口,尾隨著部隊離去了。
朱高烺受朱瞻基邀請,無奈與他一起上馬,閑暇之際,朱高烺也趁著這時機,教起了他打獵,一邊挽弓,一邊取箭。
當著眾人的面,借著游獵與朱瞻基一起,盡著太子朱高熾所不能盡之責。
二來啊,朱高烺受朱瞻基之邀也不愿推脫,恰順其意,一道上馬。
如此一來,這朱高煦可就不敢輕舉妄動了啊,也只好就此作罷。
待到游獵結束,打道回宮夜班朱高燧取出袖中那半支箭,放到了朱高煦的面前。
箭頭已是飛得無影無蹤,箭身的木桿還留有血跡。
朱高煦一看,氣得捶桌:“這潑材怎么運氣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