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掌柜,《三字經》作價幾何
“難得老師和二位先生有此雅興,本宮也來湊個熱鬧!”
一邊,太子也流露出感興趣的模樣,英俊儒雅的臉龐綻放出柔和的笑意。
“噢?太子殿下是打算站樁嗎?”唐元午一臉好奇,“就是不知太子殿下,在我們三人當中看好誰?要選擇站誰的樁?”
太傅和秦司年同時看向太子,太子搖頭輕笑:“先生可別給本宮下套!你們三人本宮誰也不押!”
“太傅你也不押?”
“不押!”
太傅頷首,面帶笑意,他好像明白了太子的想法,與其押注賭注的參與者,不如將籌碼投向不可控的賭注本身。
身在棋局,不如跳出棋局。
“太子,果然成長了許多,已隱約碰觸到皇位坐上觀的門檻,明悟到格局與下棋者的重要性?!?p> 眼睛略帶少許的柔和,心中甚是欣慰與驚喜,太傅問道:“太子,你想坐莊,押蘇睿?”
太子點頭,臉上閃過一絲狡黠,“即然不能得罪老師,又不能得罪二位先生,本宮自然退而求其次,選擇咱們大周的天才啦……”
將手中的扇面一收,從腰間取下一塊貼身玉佩,隨手交給一旁的侍從,這才笑著對三人替蘇睿打抱不平:“大周的天才,被拿來當作賭注,身為皇室成員,要不不彌補點什么,怎么也說不過去吧?!”
這話中的格局,暗含為君者的氣度,作為翰林院副首秦司年最是感同身受,此刻,他心中隱隱吃驚:武帝健碩,尚可久治。太子天資聰穎,亦早早顯露出治國之資,也不知這對于大周來說,是好是壞……
“不得不說,在傳授為政者經驗這方面,太傅確實當得起三帝之師的稱號!太子仁義寬厚,也確有帝王之相!”
唐元午蕩漾著一臉玩味,有些明知故問的看向秦司年:“秦大人,您以為如何?”
秦司年撇了唐元午一眼,面色平靜,淡淡說道:“君能議臣,臣不能言君!”
武帝在位,再談儲君,實非臣子義舉。
唐元午他身為儒家圣地杏林圣院的大儒,不在朝廷任職,說話可以毫無顧忌。
但是,秦司年不可以!他身后有翰林三千,他的一言一行更是代表著整個翰林院的意志,所以,這話萬萬不能輕易附言。
“狡猾的小狐貍!”
這般模棱兩可的回答,讓一心想要看其出丑的唐元午十分不滿,“君能議臣,臣不能言君”,這個“君”到底是指儲君,還是指當今帝位?實在惹人遐想。
“好了,大周文昌,寒門出貴子卻十分不易,咱們也別在這里耽誤時間,還是盡早去見一見這位少年郎!品閱一番經典……”
太傅凝目,渾身上下彰顯出高風亮節(jié)的氣度。
唐元午不吃這一套,嗤笑一聲,說道:“呵呵,太傅,我看你是怕少年被人搶先一步捷足先登了吧……我剛剛瞧見進去的可不止一位大儒哦!你我有心,他人有意,這下,可有樂子了!”
太傅瞪了他一眼:“唐元午!圣人沒教你,君子勿揭他人之短么!”
頓了頓,太傅隨即莞爾:“如此,還不速速前往……”
……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說的是反復講了許多道理,只是告訴孩子們,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獲,而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這句,在《三字經》中屬于最后的勸誡,以此落筆,便標志著《三字經》通篇一千一百四十五個字全部寫完。
彼時,李氏書局,屋內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值此之際,留下的莫不是世家權貴就是一方大儒。
“文氣偏青,才氣偏綠,那這股子黃氣又代表著什么?”
隨著蘇睿即將完筆,有人提出心中疑惑。
此時,縈繞蘇睿上方,一股玄黃自天地間凝聚灑落,里面蘊含浩蕩無限的祥和之意。
它的出現,使得青綠退避三舍,久懸于頂。
“天地玄黃,功德無量。倒是奇了,一本儒書,竟然引得天地功德反哺,怪哉!怪哉!”
有大佬驚訝,由于蘇睿俯身作書,《三字經》的內容被他遮去大半,所以他們并不清楚整本經典的文章精要,亦不知玄黃從何而來。
“也不著急,顯圣由虛化實,這是完本的體現,品經閱典,自然熟知。就是不知呆會兒,會有幾圣開口鑒言!”
隨著這個問題的提出,立馬有大儒笑著猜測:“首先,有天地金紋印框,必先入天品經典,可得三圣!”
“其次,天降玄黃,可擢升天品傳奇,又可得三圣!”
“所以,我猜測,《三字經》起碼可得六圣以上!”
這人的分析有理有據,得到場中大部分人點頭認同,只不過,玄黃功德太過于奇妙和罕見,誰也不能闡述清楚其中緣由,所以他們多多少少還是有點不太確定。
“諸圣鑒言,取決于文章精要,聽說《三字經》是一篇韻文,恐怕要大打折扣……六圣以上,唯恐稍虛啊……”
屋內的角落,響起一道古板的蒼老質疑,而在面對諸多“原來是他”、“難怪如此”的目光中,老者簾目,宛若石像,不動如鐘。
有人輕聲疑惑:“他怎么也來了,傳聞不是說他在妖山服刑,難道……”
場中,不止他一人納悶,此刻,太傅與秦司年同時對視,兩人皆從對方眼中看出了些許的不解與凝重。
“老師,他是誰?”
太子隱約察覺到此間一絲不同尋常,屋內,氣氛不僅開始變得緊張,而且逐漸壓抑。
太傅似有忌憚,緩緩開口:“三圣之徒,柳絮!”
三叛師門的柳絮?!
五十年前成就大儒的柳絮?!
一筆滅妖君莽荒的柳絮?!
太子感覺渾身汗毛豎起,“他就是那個喜歡殺人的讀書人!”
……
就在屋內氣氛降至冰點的時候,一道匯聚諸圣亙古的意志自天際傳遍大地:“今,《三字經》著書有成,于人族恩澤萬年,人族理應共勉!”
居然天降諸圣意志!
“于人族恩澤萬年,豈不是有潑天功德?!”
這一刻,所有人面露震撼,目光中滿是不可思議。
而在他們的視線里,被諸圣環(huán)繞,淹沒在玄黃功德下的少年,此刻,正在緩緩抬頭,淡然一笑:“掌柜,請問,《三字經》應該作價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