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只想修路
“我也不能為了修路就睜眼說瞎話,我們村根本就不適合種茶,要是魚泉村能夠種植茶葉,你們家的先輩們早就種茶了?!?p> 林秀清忽然認真起來,看向了老村長。
此言一出,老村長恍然大悟了起來。
魚泉村不適合種茶,這是他之前沒有考慮過的事情,現(xiàn)在仔細一想,好像還真是這樣。
像謝家,葉家,李家,馬家,舒家甚至是革家,來到魚泉村繁衍生息的歷史,至少都有數百年,在這么長的時間里,魚泉村要是能夠種茶,估計先輩們早就種了,根本不用等到現(xiàn)在。
“那我就留著挖石頭賣?!?p> 謝浩三腦子轉的飛快,很快就想起了新的對策。
他父親在世的時候,時常在山里挖一些有造型的石頭,一年也能賣不少錢,只是那活兒實在是太苦了,謝浩三他們這些年輕人,根本就受不了,這項絕技,到了他們這一代人,基本上都快要失傳了。
“盆景石,園林綠化的奇石,倒是炙手可熱,我會叫李大剛在挖路基的時候,留意一下,碰到有些造型的石頭,都給你挖出來留著?!?p> 林秀清覺得謝浩三的話不無道理。
她剛來駐村的時候,就打聽過村里的老匠人老藝人,謝浩三他們家就出過木匠,而靠近你魚泉河谷一代的幾個小組,倒是出現(xiàn)過陶工和石匠。
胡家的陶工和黃家的石匠,在整個古鎮(zhèn)都很有名氣。
魚泉村家家戶戶所用的老石磨,石碓都是出自黃家的石匠之手。
“你要是有盆景方面的天賦,不妨多花點心事這上面,我們村里可以考慮把石漠山方面的業(yè)務都交給你去發(fā)展!”
老村長想了想,開口道。
謝浩三的木工手藝在村里數一數二,讓他朝著這個方面發(fā)展,也是個不錯的路子。
多方面發(fā)展,才是魚泉村的長久之道。
“那……能養(yǎng)活人?”
謝浩三才不會上了老村長的當。
且不說,擺弄奇石,盆景什么的能賺多少錢,能不能養(yǎng)家糊口,再說了,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收益太慢了。
現(xiàn)在村里修路要占用他們家的這么多林地,要是不給村里說清楚,估計什么都得不到。
他,謝浩三才不會那么傻!
“你現(xiàn)在不是加入了葉尋的合作社嗎?好好干,還怕養(yǎng)不活一家老???還怕沒有大把的銀子?”
老村長轉換了話題,又打算把葉尋拉出來做擋箭牌。
更重要的是,在開挖路基的時候,葉尋或許可以找到一些新的門路,到時候修路占用了人家的田地,就好處理多了。
“老村長,林主任,我們也是魚泉村的村民,怎么有什么好事的時候,都忘了我們!”
這個時候,一大票人出現(xiàn)在開挖的路基邊,說話的是黃守武。
黃守武家住在魚泉河谷邊,以前沒有禁捕的時候,他們家每年捕魚都能賣不少錢。
之前,魚泉村的人不怎么看好林秀清來駐村,做了村里的主任。
不過,現(xiàn)在所有人都改變了看法。
林秀清還真是個做事的人,豐收節(jié)辦的很成功,村委會附近這一大片的農戶,都跟著沾光了不少,賺了不少錢。
單是這些人在豐收節(jié)上打打下手,跑跑腿什么的,都得了幾千塊的辛苦費,這才短短幾天的時間,就頂得上在古鎮(zhèn)上做一個月事的工錢了。
這等好事,其他人焉能不眼紅?
“是啊,是啊!有人吃肉,我們白水溪一帶的人,跟著喝口湯,總可以吧?”
白水溪那邊也來了代表人物。
秦明春。
“老村長,我聽說我們村的主公路,直通到白水溪,不打算過白水溪,我們舒家?guī)X上還有八九個組,還有三百多戶人家,就不打算管我們了?”
老舒家的人也聞訊趕來了。
舒俊承就是給豐收節(jié)上捐獻野豬腿和土家的舒老漢,是豐收節(jié)上的繁榮景象,讓他開了眼界。
沒有一條像樣一點的公路,沒有一個有魄力的領導干部,他們那些偏僻的地方,真的富裕不起來。
“老舒,你有什么想法,給我們林主任提,能解決的村里想辦法解決,不能解決的,林主任也有辦法解決。”
老村長直接把難題丟給了林秀清。
“老李,我看你這村長是該讓賢了,別老占著茅坑不拉屎!”
舒俊承毫不留情面的打擊老村長。
林秀清看著這些人個個神情不善,就知道今天可能沒那么好脫身了。
魚泉村的情況,比她想象中的復雜多了。
在來魚泉村駐村之前,她以為不過是個小小的偏僻村莊,從來沒有想過這個村,會這么大。
一般的小村莊,也就三四百戶人家,一千來口人,而魚泉村足足有四五千多人,單是登記造冊的農戶就有兩千多戶,共計有三十個小組。
現(xiàn)在,葉尋發(fā)展合作社的部分,還只是魚泉村的三個小組,也是土地最肥沃的地方。
這三十個小組,林秀清現(xiàn)在還真的想不出什么好的項目來發(fā)展,尤其是舒家?guī)X那一帶,山大林深,交通極為不便,現(xiàn)在很多地方連摩托車都進不了。
“河谷岸邊,有‘親水走廊’,白水溪那邊,也打算做成康養(yǎng)度假村,但這些都得一步一步的來?!?p> “現(xiàn)在,阻礙我們魚泉村發(fā)展的最大難題,就是村里的交通極為不便,村里的公路都沒有通,給你們說得天花亂墜,也是枉然?!?p> “我現(xiàn)在只想把村里的公路修好,請各位父老鄉(xiāng)親們多多支持,不要為了一棵樹,一塊廢棄的小荒地,就阻礙修路!路……修好了,造福的是你們,我林秀清又帶不走!”
林秀清借此機會,把自己遇到的難題說了出來,希望可以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你們如果是有什么好的方案,不妨去村里找我,或者去葉尋的合作社里走走,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帶領合作社的人發(fā)家致富的?!?p> 林秀清是真的很生氣,對于今年來試探她口風的人,真的很失望。
村里修路,最后得到好處的是村民自己,他們不想著怎么齊心協(xié)力把路修好,而是變著戲法似的阻礙修路,想從村里那好處,撈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