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為什么不能以工代賑?
“最怕的就是少了良心?!崩钍烂窭浜叩?,“隴西干旱,荒了上萬畝的田地,朕一開始就說了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地方官的奏折還是一個接一個的,說怎么怎么安置的,但是你瞧,他們安置了什么?這些百姓都逃荒跑到長安了?!?p> “不過你有一句話說的很好,京城里面尚且有這么多了,誰知道其他地方呢!”李世民的眼里劃過了一絲陰冷,“他們都覺得朕是真的只知道坐著在宮里批閱奏折了是吧,朕說這幫人該死,還真是沒有說錯他們。他們這些當官的,都沒了良心了。”
“他們是大唐百姓的父母官,是大唐百姓們頭頂最近的那片青天,但凡對百姓們上心一些,我大唐的百姓何至于放著好好的百姓不做,跑出來做遭人冷眼的乞丐啊,他們就是不肯去做,他們以為自己加裝看不到這些人就會不存在了,他們可以裝聾作啞的,朕卻不能,朕這個天子,受天下百姓供養(yǎng),百姓民生的事情,朕斷不能揉沙子?!?p> 李世民現(xiàn)在怒氣沖沖的,李闕也不好多說什么。
李世民平時的性格還是很寬厚的,但是畢竟也是軍中馬上出身的帝王,加上登基二十年,龍威深重,說一不二的久了,這脾氣自然也不太好了。
因為他是親眼的看著那時候百姓們是如何被隋朝的暴政給逼反的,所以他的大唐帝國一直都是以民為本的,起碼他的貞觀朝一直都是這樣的,他也經(jīng)常的以前隋滅亡和歷朝歷代的滅亡的教訓來警惕自己,還有告誡自己手底下的那幫人。
要手底下的官員們,都和他一樣,真真切切的把百姓們都放在心上。
現(xiàn)在看到出了這么大的事情了,怎么可能還繃得住。
尤其是長孫皇后不在了以后,沒人說話他是聽得進去的,以前長孫皇后在后位時,曾多次的勸誡這位千古一帝,要善待朝臣,要控制自己的暴脾氣。
可是在長孫皇后離世了以后,也就只有李闕的那位小姑姑,也同樣是長孫皇后所出的—晉陽公主李明達,小名:兕子。說的話李世民還是能聽進去一二。
因為這個皇爺爺和皇祖母的愛女,這可是連史書上都承認的唐太宗和長孫皇后的愛女,再加上出生的時候和皇祖母一樣的患有氣疾的毛病,所以深得皇爺爺寵愛,更是皇爺爺親自撫養(yǎng)長大的,現(xiàn)在還養(yǎng)著在宮中呢。
但是身體也是越發(fā)的不好了。
發(fā)了好大一通怒氣了以后,李世民的心里才開始多少的舒服了一些,對李闕說道:“你別看你皇爺爺是陛下,但是許多事情呢,不是皇帝想怎么樣就能怎么樣的?!?p> 天子天子,說是上天的兒子,可到底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就算是上天也顧及不來全天下的人啊。
李闕看著李世民的臉色,又開口說道:“有了災荒就要就在救濟,這是皇爺爺?shù)娜实轮?,也是朝廷的分內之事,可是,孫兒,想……”
“你別支支吾吾的,你我祖孫二人,還有什么是不能說的嗎?說!”李世民說道。
“大唐的每年各地的災荒都是肯定有的,今年江南和洛陽的那邊還好,但是去年劍南道的成都府,錦州府,蜀州府,還有山南道的興州,鳳州,等各地,還有河南的中原地方那邊,隔三差五的,都是天災的,不是旱災就是蝗蟲,不然就是洪水的。”
李闕頓了頓,繼續(xù)說道:“其實各地的州府的官府他們的地方上,也是沒什么錢的,就一直的拿錢出來救濟百姓,對于他們來說也是很大的一回事,而且……”
李闕一邊說著,一邊看著李世民的臉色,“而且,就那些地方官,他們也未必的老實救濟百姓,可能那些錢,會進了那些官員的口袋。”
“朕都知道,朕都明白。”李世民說道。
李闕繼續(xù)說道:“所以,孫兒想,怎么有災難的時候,朝廷為什么不能把所有的災民們組織出來,以工代賑可行否?”
李世民眉頭緊皺著,說道:“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是就怕這些地方官員門玩意打著以工代賑的名號,暗地里給百姓增加徭役,這可怎么辦?”
這老李!
李闕心里暗笑,原來他還是擔心地方官員們萬一濫用民力怎么辦。
大唐的百姓們除了繳納賦稅以外,還要服徭役,比如說修筑城墻,疏通水路河道,鋪設官道什么的。
有一些百姓們也會為了避免服徭役,就繳納錢糧給官府的,當然了這也是地方官員們的灰色收入的一部分。
李世民也允許這種行為的存在,多次下旨輕徭薄賦的,就是為了減輕百姓們的負擔。
但是到了后面的時候,唐朝的滅亡最后卻是因為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逼得天子九逃,首都六失,然后進入了五代十國的亂世,一直到明朝的朱元璋橫掃北元,才重振漢家男兒雄風。
“孫兒說的以工代賑,和平時有所不一樣?!崩铌I接著說道,“比如說黃河,孫兒在看宮中檔案的時候,發(fā)現(xiàn)從貞觀十年開始,五次治理黃河了,花費了一百五十多萬貫錢,動用民夫二十多萬人。”
“孫兒覺得,要是可以用災民來取代民夫的話,朝廷不但可以救濟災民,還可以節(jié)省下不少的不必要開支。”
“就說今年的隴右的這些干旱為例,今年的干旱就是因為老天爺不下雨,又沒有河水能夠疏通到那么多百姓們的田地里?!崩铌I一邊說著一邊在心里思索著,“干旱的這個東西是老天爺決定的,孫兒暫時也沒有好辦法,可是干旱是極少數(shù)的,最多的情況的發(fā)生的還是洪水,洪水這個東西堵不如疏,既然有災民受害了,那么這些災民就是明擺著的勞動力,朝廷與其不斷的賑災,不如把他們都召集起來?!?p> “他們干活的也是為了自己的,把河道疏通好了,以后的大水沒有了,也是為了他們好的,百姓們才不會這么長此以往的受災,孫兒覺得,以工代賑的這法子很不錯?!?p> 聽李闕這么的說著,李世民不停的頻頻點頭。
本來因為生氣有些陰冷的面容也開始一點點的重新有了溫度,甚至開始展現(xiàn)出來了笑容。
他最滿意自己的孫子地方,就是這個孫子的高瞻遠矚,對所有的事情總有自己的獨特獨道的見解,還有敢做敢當?shù)挠職猓阉械氖虑槎甲龊玫钠橇Α?p> 這么多皇子皇孫里面,也只有這小子知道去翻閱宮內的檔案,知道這些年來,朝廷為了治理好黃河,花費多少錢糧,敢在這個年紀,對朝廷大事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李世民的腦海里,又浮現(xiàn)出,自己的太子,自己最愛的兒子,大唐先太子李承乾去世的那一年,這個孩子在弘文館里面,說出的那一番對于土地的那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