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少年長成
帝王,雖然是至高無上的,但是也是孤家寡人。
百姓們的唾手可得天倫之樂,在這天家,卻是可望不可即的。
李闕的這番話,說到了李世民的心頭的點上了。
這太極宮實在是太大了,但是這里卻沒有一個家的樣子,只有自己這個皇帝和那些妃嬪們,見了面就是各種煩繁文縟節(jié),完全沒有一個家的樣子。
但是慢慢的,李世民的那個笑容就有些苦澀了起來,趕忙擺擺手,說道:“算了,算了,就讓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待著吧?!?p> 又嘆了一口氣,說道:“藩王回長安,這可是大事啊,一個個的拖家?guī)Э?,加上他們的護衛(wèi),一個都是好幾千人,沿路官府也是一個巨大的負(fù)擔(dān),現(xiàn)在國庫里好不容易有點錢了,你皇爺爺這些年還想著打高句麗呢,吐蕃那邊這些年也在蠢蠢欲動的。還有西突厥的也不安分,這些錢還是得花在刀刃上啊。他們能回來肯定是好事,但是讓官府和百姓的負(fù)擔(dān)加重了,這不行?!?p> “朕雖然是天子,可朕也不能只為了自己一時的享樂,就苦了百姓們,這些,別說了?!?p> 李闕心里對自己的這個皇爺爺心里也不禁生出了幾分欽佩了。
這些年來,李世民確實牢記著隋朝的滅亡教訓(xùn),生怕重蹈覆轍,想要去打高句麗的錢都是一點點的攢著。
就怕自己這些分封出去的兒子們,會給地方官府帶來負(fù)擔(dān),百姓會有負(fù)擔(dān)。
不像后面的那些什么十全老人,什么大帝,他們只顧著自己的快活,哪里會管那些什么百姓的死活。
他更愿意把百姓的這些賦稅都用在該用的地方上,比如開疆?dāng)U土,防御周邊。
帝王家也沒有余糧,皇帝坐擁天下,可也不是想怎么樣就能怎么樣的。
李世民的確是個好皇帝,在一邊開疆?dāng)U土,打出大唐威名的時候,也得想想百姓的民力。
他現(xiàn)在有六個兒子在外面就封藩王,但是這些人,一路吃,一路回長安的,這些人馬的費用可都絕對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啊。
也難怪,初唐朝的這些藩王們要么不就封,就封了的話就是好長時間不回來,回來一趟,就是要在長安待好長一段時間的。
其實就是怕,一個藩王回京,一家子家眷,一路上的人馬什么的,這些花費可都是不少的。
最麻煩的就是打擾到地方,影響百姓的正常生活。
要是之后的一千多年以后,某些滿清大帝什么的時候,那些生日什么的都是大發(fā)橫財?shù)臅r候。
各地的督撫什么的輪番進貢,宮里是要修戲臺,又要弄花園的。
百姓們都吃不飽飯了,賣兒賣女的了,一個個的百姓們都是面黃肌瘦的了,還要為了粉飾太平,辦的不能再大了,就好像是火上加油一樣
幾百年下來,全天下的所有好東西都進了他們一家的手里了,還是只進不出,為了防止他們手里的好東西流出去,還弄了個什么閉關(guān)鎖國。
最后被黃毛綠眼睛的那些八國聯(lián)軍直接搶了又搶,最后還干脆一把大火燒了,這是最諷刺不過的笑話。
“闕兒,你一定要記住,身為帝王,受天下百姓供養(yǎng),坐擁四海,可以想要這天底下的任何東西,但是要知道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皇爺爺還是那句話,民為水,君為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莫忘了前隋?!?p> 李闕神情嚴(yán)肅,認(rèn)真的聽著皇帝的教導(dǎo)。
“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是要顧好百姓是否吃飽,穿暖,要是一個不顧民間疾苦的皇帝,那這個國家就要很快完了。”李世民繼續(xù)的教導(dǎo)著,“你可知作為皇帝,最重要的是什么嗎?”
李闕搖搖頭,盡管他的靈魂是來自后世,還有著后世的獨特眼光和不一般的見解,帶著對歷史的一千多年的先見,可是他也知道,做皇帝,不是懂點歷史就可以了,歷史書上可沒有真正的寫出來帝王之術(shù)到底是什么。
“當(dāng)皇帝,作重要的就是要學(xué)會控制?!崩钍烂竦碾p手慢慢的緊握成拳頭,然后指了一下自己的心口,“一定要控制好這里,做皇帝,就一定要學(xué)會控制好自己的內(nèi)心,控制自己不因言語殺正直之臣,控制自己不能耽于享受,控制自己的貪婪?!?p> 隨后,李闕躬身一禮,“孫兒記得了。”
然后,李闕陪著李世民吃了一些飯,又跟著李世民說了一些話了以后,才轉(zhuǎn)身出來,往著東宮那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