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風感覺到隊伍中還是需要一個吹鼓手。
高進本意是拍馬屁,但有時他能恰到好處地傳播訊息,鼓動人心。
今后,宣傳這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團隊中不光要有埋頭苦干的悶人,也需要眉飛色舞的宣傳者。
話說這些新軍戶,望著碗中清香的濃稠米粥,非常感概,很多人都激動地流下眼淚。
過久了糠菜樹皮草根的日子,喝上這么好的米粥,啃著軟軟的窩窩頭,深感這幸福是來之不易啊。
石風這些老隊員們,也是跟著一起喝粥、啃窩窩頭,他們六七個當家人,毫不顧忌地在墩口蹲在地上喝著嚼著。
那些新軍戶瞧著這位年輕主人,并不像他們以前見到的貴族奴隸主,那樣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心里好象是親近了些,有種歸家的感覺。
吃飯喝足之后,每個人的精神氣都好多了,石風讓趙斗招呼這些新軍戶集中排好隊。
高進這家伙很會來事,他似乎心領神會的大聲嚷囔道:“大伙都安靜些,墩長大人開始訓話,發(fā)布訓令?!?p> 喔靠,本來想隨便說幾句,現(xiàn)在變成了訓話,發(fā)布訓令,訓話就訓話啰。
石風清了清嗓子,整了整自己的軍便裝走到人群前面,掃視全場一遍之后,他朗聲道:
“各位兄弟姐妹們,莫論以前你是干甚的,或者干過甚,從今個起,就是俺虎牢屯堡的軍戶,在屯里墾地種植,多懇多得,以后都是一個屯堡的兄弟姐妹,俺石某定當一視同仁,決不會虧待爾等?!?p> “然國有國法,屯有屯規(guī),咱虎牢屯堡立有三大紀律,六頂注意,請大伙牢記別犯錯了,否則,軍法無情。”
底下鴉雀無聲,很多人木呆呆聽著,都是半信半疑沒進入角色。
石風說完將來正要冷場的時候,底下一個年輕流民,用很低沉的聲音說了一句:
“墩長大人,小的們來堡內墾地屯田種植,但小的們都沒干過,放牧還行?!?p> 石風用鼓勵眼光注視那小伙,點了點頭說道:
“這位軍戶問得好,今后我等在關外羊桑河兩岸開墾荒地,每戶按規(guī)定區(qū)域內自主開墾,自主播種,具體怎樣操作,咱有農墾師傅來教授,提供種子給大伙?!?p> “每戶開墾田地都歸屬于自己,世襲的代代相傳,屯里發(fā)銘牌給每戶,莫會有人騷擾,大伙只管安心屯種便是?!?p> 聽到石風這話,人群中是一陣騷動,又有一戶提問:“不知小的開墾種植之后,將來要交稅糧多少,還有耕牛種子,農具等小的們要納稅交銀子嗎?”
石風微笑著點頭表示鼓勵,“咱話敝開了說,眼下關外開荒墾地,興修水渠,耕牛種子等等,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俺石某出的錢兩,包括先期的口糧?!?p> “將來等米麥成熟了,第一年,爾等歸還先期口糧和種子錢。第二年,每畝屯田稅糧二斗,加種子錢;第三年,每畝稅糧五斗,加種子錢;此后永不加碼?!?p> “耕牛配犁每伍一頭,每五戶為伍,耕牛共同喂養(yǎng),鐵耙鋤頭鐮刀等每戶一套,自己愛措,損壞自行購買,每戶房屋由屯堡依據(jù)其功勞大小分配,房屋購置款由軍戶出工計酬中扣除,屯堡修建每戶都要出力出工,計工計酬。”
石風這些話都是深思熟慮,出口成章,條例實施細則都很清晰。
聽了主人石風的話,新軍戶們都是面面相覷,但個個心動不已。
這規(guī)矩很合理也很優(yōu)待,你光屁股來這里,啥都是屯堡提供,房屋相當于自己動手建筑,用出工出力換取住宅,合情合理。
第一年只把預支的口糧還回去,終不能白吃白喝主人家的吧。
第二年起才有稅糧,一律每畝二斗,按平均每畝二石收成,這量很合適,給大伙一個切實可信的感覺。
第三年每畝五斗,各戶完全承受得起,今后不再累加,比民戶的稅負少出不知多少?
至于種子錢,這更合理,將來農戶們自己可以培養(yǎng)種子,還可以賣掉。
訓話加提問結果之后,絕大部分人心中都敝亮了,都重新燃起重生之希望。
就如這位年輕的石大人所言,希望能過上安定的日子。
事畢,石風親自執(zhí)筆為新軍戶們登記文冊,把墩長堂里那張破舊案幾,抬到院落里來寫。
石風考古學家,用毛筆書寫繁體字不成問題,他揮筆而就。
高進忙不迭在邊上磨墨,石風揮毫將這四十幾戶人都逐一建帖登記,就像后世的戶口簿,各戶戶主,年齡、貫址、家口,等備注清楚。
許久沒有摸筆了,開始還有些生疏,但寫了幾帖就好了,石風都是一氣呵成,中途沒見其歇會,把四十幾戶都登記建帖成冊。
這往后屯內公務繁多,自己總不能都親力親為吧,是需要有文書之類的人了。
可眼下這堆人里面,除了他自己,只有趙斗讀過二年私塾識點字,能簡單計算點數(shù)之外,其余差不多都是睜眼瞎的文盲,頂多只會自個姓名,歪歪扭扭的像永遠都站不直的爬蟲。
墩里所有人見石風竟能流利書寫文冊,也是暗暗稱奇,想想總旗大人聽說是河北滄州人士,也屬于寒門子弟,可人家那文筆和說話水平,嘖嘖嘖…那絕對是高。
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佩服的神情。
新軍戶們更是敬佩,傳說這年輕主人上馬可以殺敵,下馬來卻可以舞墨,實乃文武雙全。
在時下大明,讀書識字者總是讓人佩服幾分,刮目相看。
趙斗安排新軍戶們都進了屋,暫時擠一下,在這里再怎么擠,比流民營地強出好多倍吧。
塞外流民在盛夏有野外建地窩子的習慣,所謂地窩子就是在地上刨個深坑,找些石頭樹枝在周邊壘個小墻,然后在頂上搭一些茅草便可成房屋了。
北地干旱地表干燥,所以,這種地窩子冬暖夏涼,不需什么原料。
有些流民軍戶提議在墩外搭建地窩子,因為夏天熱屋里太擠受不了。
石風同意,他讓一部分流民在溝兒墩外搭建地窩子,由趙斗負責統(tǒng)一安排,要排序列號,注意別亂撒亂排,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
到了晚上,排列有序的地窩子己經具備雛形,加上火把和孩子們的玩鬧聲,溝兒墩少有的勃勃生機。
一夜,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