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漢不吃眼前虧,能屈能伸是大丈夫!
石風很有自知之明,他慢慢地移動雙腿,一邊走一邊用其掌握的塞外蒙語,皮笑肉不笑的低聲說道:
“這位公子爺,滿意嗎?”
這怪聲怪調(diào)的口吻,倒像是風月場里的老鴇,在詢問第一次上門的嫖客。
篝火旁的貴族男主詫異的眨了眨眼睛,這才抬眸認真觀之。
他似乎在懷疑,如此莫名其妙,卻又顯得禮貌斯文的語言,不應(yīng)該從眼前這位不堪的流民口中說出來的啊。
身材高大強壯,蓬頭垢面,一身金錢豹皮緊披在身,腳及小腿上套著用獸皮縫制的土皮靴,非常的粗糙簡陋。
咋一看,倒像是個山林中討生活的年輕獵戶,可那把明軍專制的雁翎腰刀,卻有些刺眼。
“你不是漠南蒙人,應(yīng)該是中原漢人,而且還是個明軍士卒…”
那貴族男主一針見血地揭示,讓石風頓時來了個原形畢露。
他身上的破綻實在太多,不光是制式刀具,大鐵弓,還有他的三流蒙語,以及…
沒想到,這位貴族男主的大明官話,說的也很溜,聽其口音倒像是地道京師一帶的人。
“回公子爺?shù)脑挘〉拇_是中原人士,到塞外辦差結(jié)果是迷路了,在這原始森林里轉(zhuǎn)走了半年,沒法返回去正著急呢,沒想到在這里碰上公子爺您,真是萬幸?!?p> 石風見無法隱瞞,干脆來了個半真半假的相告,并向?qū)Ψ焦碜饕?,禮節(jié)可謂是十分到位。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石風直覺對方不是草莽中人,不會不分青紅皂白的濫殺無辜。
“哦…原來如此?”
那貴族男主點了點頭說道。
他腦子里已然猜測到了,眼前這位有可能是大明邊軍的一個密探、細作,到塞外執(zhí)行偵察任務(wù),結(jié)果迷了路。
可這跟他半根毛干系沒有。
只見那貴族男主臉容一斂,一種異樣的威嚴頓顯,聲線里帶有陰森冰冷之意。
“為何本公子過來,便可吃上一頓香噴噴的烤肉,別人來,便是身首異處?答的好了,俺可帶你走出這山林,不然的話,就讓你永遠留在此山中!”
顯然,剛才石風連殺三人的血腥一幕,這位貴族男主和他的隨從們,都是盡收眼底,他們內(nèi)心里也暗自感嘆石風的殺人手段,所以侍衛(wèi)們才如臨大敵。
石風不知對方是何用意,他沉默半晌才昂首朗聲道: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若非公子爺帶上許多高人來,這頓肉恐怕你也未必吃得上的。”
這個回答得不卑不亢,話糙理不糙,意思是說,公子你人多欺負人少,要不上來一二個試試?
貴族男主聽罷后怔愣半晌,沒想到對方敢如此回答,雖有一絲冒犯之處,但方顯其大丈夫的英雄氣概。
古代北疆,民風彪悍,英雄人物走到那里,無論敵友都是受到人格尊重。
貴族男主暗暗覺得這個貌不驚人,滿身血污的年輕人,有點不同凡響。
他沒有做出更進一步的示意,林中原本的緊張氣氛,重又恢復(fù)到平和狀態(tài)。
“你是薊州,宣府,還是大同軍鎮(zhèn)衛(wèi)所里的人?”男子突然發(fā)問,探究對方來自何方土地爺。
看上去這貴族男主的微表情,就和這堆飄渺的篝火一般,明暗不定還頗有城府。
石風一愣,此話可不能隨便亂接,連忙含糊其辭的微微頷首,朗聲道:“在下是大明漢人!”
貴族男主又來了個怔愣片刻,似乎還有些不爽,但最終忍隱了并沒有發(fā)作。
“也罷…”
那貴族男主冷哼了一聲,起身搖了搖頭,懶懶的往前后揮了揮手。
傾刻間林中簌簌作響,很多人影幽靈般浮現(xiàn)出來,漸漸聚攏于篝火旁邊,足有十數(shù)個人影。
身后那棵大樹背后,果然冒出二個高大健碩的武士出來,他們和石風側(cè)身而過,彼此間眼梢微微瞥了一下。
石風緩緩松開握著刀柄的手掌,雖是初冬,但額頭和手掌心卻已是濕漉漉的,冒出不少冷汗。
他不由得舒了口氣,暗忖自己又過了一關(guān),估摸著倘若再來一次驚嚇,他身上腎上腺素分泌過多,人都會虛脫,有可能來個急性腎衰竭也難說。
麻痹的,在亂世中的人,每天都像是如履薄冰。
“咱們開跋…”
那貴族男主一擺手,帶著隨從侍衛(wèi)抬腳向前,身如靈貓般悄無聲息的隱入黑暗之中。
這幫人持有羅盤,也就是后世所說的指南針,石風跟在他們身后走著,雖經(jīng)允許,但他始終保持著一定的安全距離。
這場沒頭沒尾,無疑是頗為詭異的林中險遇,讓石風印象深刻。
……
終于走出了原始森林,遠遠望去,苑如蛇形彎曲的漢家長城,赫然呈現(xiàn)在石風眼前。
終于到家了。
穿越以來,石風第一次親眼目睹到漢家長城,眼眶濕潤,心潮澎湃。
這異國他鄉(xiāng)的滋味,讓他苦不堪言,就算死也要死在漢家人自己的故土上。
看到了漢家長城,石風沒有繼續(xù)跟隨那支神秘隊伍,而是自己停了下來,思考下一步的行動。
天色過了正午,太陽當頭照,他安靜的伏在草叢中沐浴陽光,窺探著山腳下不遠處的一處平地。
平地里有不少人,一堆堆篝火散發(fā)著滾滾濃煙,也順帶出食物的香味兒,飄向整個山谷。
石風肚子里的蛔蟲,被香味兒勾引的蠕動起來,他饞涎欲滴。
自從跟上那幫子神秘人之后,連續(xù)幾天里,他匆匆跟蹤趕路,唯恐掉隊落下又走不出森林,所以就沒吃過一口熱食,喝過一口熱水,都是野果清水充饑。
憑頭腦中大明帝國的區(qū)域分布方位,以及對眼前山形地貌位置的猜測,石風估計眼下應(yīng)該是宣府鎮(zhèn)、或大同鎮(zhèn)的轄區(qū)內(nèi),方向倒很好選擇。
左手方位,就是通往薊州、遼西三海關(guān)一帶;右手方位,就是通往榆林、甘肅方向。
大明的北疆,數(shù)百年來為對付蒙古部落的入侵,在連綿數(shù)千里的邊境線上,建有邊關(guān)九鎮(zhèn),這是北疆防御的軍事重地。
石風判斷,腳下這個平地以及附近一帶,就是邊境上的所謂三不管區(qū)域,屬于大明與蒙古部落之間,那條著名的軍事緩沖地帶。
現(xiàn)在,這里成了流民的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