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四年六月中,臨淄齊王宮前。烈日當空,蟬聲鼎沸.
一輛風塵仆仆的馬車在宮廷前衛(wèi)士的指引下,停在一邊。車上下來一青衣人,三十多歲的年紀,滄桑寫在臉上,眼中卻透出一股子傲氣.此人乃是楚國的使者武涉,奉楚王項羽之命前來游說齊王韓信。
武涉,盱眙人,少學張儀蘇秦之縱橫術,一直游走楚王項羽帳下,渴望能得重用。但項羽連范增的計謀都不聽,更遑論其他人了。那為何現(xiàn)在破天荒地委托武涉游說呢?因為漢大將軍韓信將兵降平齊,又擊破楚大司馬龍且率領的二十萬楚援軍;這還不算,漢御史大夫灌嬰為車騎將軍,率領漢軍最精銳的郎中騎兵及兩萬勁卒從魯北南下,在楚國大后方淮南淮北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形勢實在是危如壘卵,光憑項羽帶兵拼殺,基本無力回天,所以才想用計謀翻盤。這武涉,見到項羽就計謀計謀的,以前項羽視之如蒼蠅,討厭還趕不走。終于項羽病急亂投醫(yī),決定用武涉一次。
而武涉呢,眼見龍且兵敗,漢兵多路突進楚地,項王大勢已去,正琢磨找機會溜走,再晚估計連溜的機會都沒有了。此時項王突然有請,這可真是太陽突然從西邊出來了,以前可都是自己厚著臉皮去項王面前游說。那就看看再說,武涉倒沒有太多驚喜,因為心早就晾透了。
果然項王要武涉去游說齊王韓信。這個主意竟來自冥頑不化的項羽,武涉一聽就覺得好笑。早聽聽亞父或我等的計謀,哪會是今日的樣子?不過這個主意雖然晚了,但還是可以一試。武涉當即就爽快答應下來。至于說辭,武涉心里早就有了。沒有對諸侯處境和天下大勢的把握,誰會聽你高談闊論???在這紛亂的天下,武涉終于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了。而且如果成功,這天下大局就要改變。一路上車夫快馬加鞭,作為使者的武涉更是心潮起伏,既喜且悲。
衛(wèi)士見來人是楚國使者,不敢怠慢,急忙拿著謁帖進宮報齊王.稍頃,宮中唱喏,“請楚使者!“
武涉這才正正冠帶,拍拍衣衫,然后昂首挺胸隨宮廷衛(wèi)士進入王宮。
齊王大殿內(nèi),武涉遠遠地就看見高大的韓信春風得意地坐在殿中,臣下曹參,傅寬等丞相將軍分坐兩側(cè)。來到齊王韓信面前,武涉施禮后獻上項王的禮書,韓信受禮后即賜座。
看著項王的來書,韓信感概萬千,昔日帳前執(zhí)戟郎中,終于輪到高高在上的項王正眼看看了。雖然估計項王是來示好,但其態(tài)度之恭謙還是出乎意料。韓信一邊看木櫝,一邊笑著搖頭,甚至嘴唇顫動笑出了聲,仿佛自己升上云端。
下邊的曹參,傅寬等不明就里,好奇又不便打聽,心癢癢得難受。項羽到底給韓信寫了什么,讓其笑得合不攏嘴。
閱畢,韓信才抬頭,笑著看向武涉,“項王客氣,武君辛苦!”
武涉清清嗓子,朗聲回應:“但求項王與大王安好,辛勞何足道!”同時掃視齊君臣一圈,滄桑的臉上擠出笑意。
“先生笑話。君來齊為項王而已,與孤何干?”韓信雖笑著說,卻語帶嘲諷。
底下曹參,傅寬等將相也跟著哄堂大笑。
武涉對此一點也不意外,撇著嘴,一板一眼地說道,“大王且聽臣言!”
韓信手拖著下巴,耐著性子準備聽,內(nèi)心卻早就不屑,“還能說出什么,我倒要看看?!北砻嫔线€是禮貌性地回答,“愿聞其詳.“
武涉全然不覺,侃侃而談。
“今漢王復興兵而東,其意非盡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錯過這個機會,跟隨漢擊楚,聰明人誰會這么做呢?!”
“就這?原來想勸我反漢王而已。雕蟲小技,我能上當嗎?”還沒有聽完,韓信內(nèi)心就全面否定了。當即清清嗓子,在眾臣面前大聲謝絕:
“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zhí)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shù)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
韓信越說越激動,自己都被自己的話感動了。無意間掃過殿下,曹參,傅寬等的臉上都是滿滿地寫著敬佩,韓信更加得意。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大王三思!”武涉臉色鐵青,一字一頓地盯著眼前高傲的齊王講,還想點醒夢中人。
“武君無須多言,吾意已決!”韓信臉色也越來越難看,終于不耐煩地打斷了武涉的話,不想再聽下去。就是那一套說辭而已,豈能動搖我韓信的一片忠心?!
如五雷轟頂,武涉感覺腦袋“嗡”地一下,瞬間失去了意識?;秀绷撕靡粫?,再看看齊王君臣的臉色,才意識到一切無可挽回,對方已經(jīng)下了逐客令。
武涉悲從中來,悲眼前自大的齊王走上不歸路而不自知,悲遠方的項羽自食其果,亦悲自己盡遭遇此類自以為是的人,導致命運多舛??粗車秮淼谋梢牡难凵渖婷嫒缢阑业卣酒饋?,走到韓信面前胡亂施禮,大喊一聲“告辭”,然后頭也不回地離開大殿。
“楚走投無路,大王英明!”曹參笑著大贊。
“萬歲!”傅寬等一起歡呼,殿中的氣氛一下熱鬧起來。
齊君臣大歡而散。韓信下殿后,還在思考。我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現(xiàn)在我必示忠心于天下。
武涉所言,人間事理也,韓信所言,忠信也。所謂雞同鴨講,當如是。
難道是大殿之上,齊王在眾臣面前有所不便?灰心的武涉留了個心眼,回館舍后并沒有安歇,而是時刻準備接待齊王私下派來的信使。長夜難眠,武涉望眼欲穿,但是希望還是落空了,整夜連個人影都沒有??磥睚R王韓信說的是真心話,而不是場面話。“又一個項羽,死到臨頭才自知,奈何?”武涉忍不住心里罵道。
看著東方新生的紅日,困倦的武涉一聲長嘆,“奔波數(shù)載,終落得兩手空空,何顏面對妻兒?”再往齊王宮的方向看了一眼,武涉才登上車,隨即咬著牙苦澀一笑,“得守老母妻兒,總勝過豎子們身首異處!”一無所知的車夫看事情辦完,吆喝著揮鞭,載著武涉灰頭冷臉地回去復命。
回家種地去吧!有個聲音出現(xiàn)在武涉耳邊,他徹底死心了。
******
一月眨眼就過去了。灌嬰在淮南淮北攻城略地,楚國頹勢清晰明了。其間韓信志得意滿地在大殿與曹參等指點江山,或者設宴與親隨暢飲為樂,通宵達旦。只有一人在冷眼旁觀,憂心忡忡,他就是齊王賓客蒯徹。見韓信如此,其早想進諫??上氲阶约赫f的韓信肯定不愛聽,好幾次話到嘴邊硬是給憋回去了。如此猶豫再三,終于橫下一條心,進宮來勸說韓信。
蒯徹和武涉,酈食其,隨何,陸賈等人一樣,也是游走在諸侯身邊的辯士,出謀劃策,希望獲得重用。上一次勸韓信乘機攻擊已經(jīng)與漢議和的齊國,就是他的主意。與武涉一樣,蒯徹對韓信的狀況和危機看得一清二楚。雖然武涉沒說動韓信,但自己作為其幕僚,說話他怎么也會想一想,多多少少也能聽些進去吧!蒯徹對自己還是有點自信的,這種自信不僅來自于自己口吐蓮花的嘴上功夫,也來自于說得都是攸關韓信成敗生死的簡單道理。
蒯徹雖不帶兵打仗,卻深受韓信賞識,故一直留在身邊作幕僚。每有重大的抉擇,韓信都想聽聽蒯徹的看法。午后韓信在宮中正發(fā)悶,郎中突進來說蒯徹求見。韓信一聽,當即開心地請蒯徹進來。畢竟兩人好久沒有私下聊聊了,不定蒯生今日帶來什么奇聞異事呢。
誰知道蒯徹來卻不談天論地,竟吹噓自己善相人相面,“仆嘗受相人之術?!?p> 這蒯生想講笑話也就罷了,何必非得說自己會相人?韓信心里覺得好笑。但表面不想蒯徹駁面子,“先生相人何如?”
蒯徹一本正經(jīng)地說起來:“貴賤在于骨法,憂喜在于容色,成敗在于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p> 韓信看破而不說破,故做認真說:“善。先生相寡人何如?”
蒯徹左右瞅瞅,神秘地小聲對韓信說:“只可與大王單獨言?!比诵母舳瞧?,旁邊的郎中,御史誰心里怎么想,誰知道???沒有外人才趕掏心掏肺地勸說韓信。否則不小心泄露出去,不要說蒯徹人頭落地,就是齊王韓信也難保全自己。
韓信本來也沒把蒯徹當外人,就爽快答應:“左右去矣?!迸赃叺氖虖牡昧疃纪顺鋈?,留下兩人獨處。
蒯徹這才神經(jīng)兮兮地講話:“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貴乃不可言?!?p> 韓信看蒯徹這樣,也認真起來,皺著眉頭問:“何謂也?”
蒯徹這才轉(zhuǎn)入正題:“今楚漢分爭,使天下無罪之人肝膽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勝數(shù)?!?p> 蒯生想說就說吧,我聽就是了,韓信心想??错n信用心聽,蒯徹接著說:
”當今楚漢之命縣于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居。蓋聞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孰慮之?!?p> 怎么你也重復武涉的話,繞了這么個大彎,還是想勸我背棄漢王,這怎么可能?韓信想都不想就回答:“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xiāng)利倍義乎!”顯而易見,韓信的回答與對武涉的回答如出一轍,這也確是他此時內(nèi)心的想法。
蒯生一驚,想不到聰明如韓信竟是如此愚頑,大禍不遠卻不自知。只好耐心解釋:“足下以為漢王不會虧待自己,大錯特錯!大夫種、范蠡存亡越,霸句踐,立功成名而身死亡。且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p> 怎么和武涉一個套路,韓信有點不耐煩??紤]到他長期跟隨自己,又是出于好意,才沒有拂袖而去,客氣地致謝:“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
蒯徹想不到用兵如神的大將軍竟固執(zhí)于人情,不識人性。呆呆地看著漫不經(jīng)心的韓信,心里滿是惆悵。良久,才起身木然告辭。轉(zhuǎn)身后,不斷地搖著頭,失望地離開了齊王宮殿。
你們這些游士,一個個說得聳人聽聞,就是想謀取高官厚祿,唯恐天下不亂,韓信嘆了一口氣??墒莿偛咆釓啬撬廊税愕哪樕€是深深烙在韓信心里,韓信以前從來不曾見過。那份絕望,韓信是讀出來了,我有那么不堪嗎?真的不可救藥嗎?韓信第一次有點不自信,開始懷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