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明天,充滿希望!
如此,過去了半個月。
這半個月以來,陳松竹與李玉晗每天早出晚歸,硬是在難行的山坡上修出了五十多米的平整道路。
這高強度的勞作,讓陳松竹閃了腰。
可即便如此,陳松竹依舊只是貼了副膏藥,繼續(xù)修路。
所以,經常能夠在村頭看到遠處山坡上有兩個身影,從早到晚的忙碌著。
一直拒絕修路的村民們看著陳松竹與李玉晗的身影,心中多少有些感觸。
大銀杏樹下,孫婆婆與一眾老頭老太太坐在一起說著話。
“小陳書記為咱們做了這么多,咱們是不是也該幫他一把?”
“你說修路的事?老嫂子,不是我們不幫,你也知道咱們也幫不了什么嘛!”一老人說道。
“小陳書記是為了咱們村脫貧致富才來,人家跟咱們無親無故的,都在給咱們拼命,咱們還不幫人家,是不是太沒良心了?”孫婆婆說道。
“話是這樣說,但修路是國家的事情,國家都不出錢,靠咱們村哪能修好路?”
“就是說撒,不是我們不愿意去幫,只是這個事情就不可能完成,你忘了陳延生書記是咋個走的了嗎?”
幾個老人說著,發(fā)出一陣嘆息。
孫婆婆卻是站了起來,說:“我們窮了一輩子,現在是我們改變命運的機會,就算不為我們,也該為娃娃們考慮。小陳書記為咱們村拼命,咱們就坐在這看熱鬧?以后咱們去了另一個世界又有啥子臉面去見陳延生書記?老婆子身體是不好,但還能幫忙撿石頭,你們不去,我去!”
說完,孫婆婆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的離開了大銀杏樹。
山坡上,陳松竹與李玉晗一個鋤一個鏟,卻聽到身后有動靜發(fā)生。
陳松竹回頭發(fā)現孫婆婆正彎著腰吃力的幫他們清理身后的碎石塊。
“婆婆,您怎么來了?”陳松竹與李玉晗忙放下手頭的活,扶孫婆婆坐下。
孫婆婆拉著陳松竹與李玉晗的手,兩人手上的水泡都已經磨破,形成了老繭。
“小陳書記,玉晗,你們……唉,老婆子替全村人謝謝你們!”孫婆婆哽咽著說。
陳松竹笑了笑,說:“婆婆,瞧你說哪里話,有什么謝不謝的,這都是我的責任,我應該做的。咱們村要想富起來,只有把路修好?!?p> “婆婆相信你!婆婆跟著你們一起修路!”孫婆婆擦著眼淚說。
“婆婆,您這么大歲數了,身體重要,修路交給我們就行了?!崩钣耜详P切的說。
“玉晗,老婆子雖然不中用了,但給你們撿石頭還是可以的?!闭f著,孫婆婆就彎腰去撿石頭。
陳松竹與李玉晗也拗不過孫婆婆,只能作罷,讓孫婆婆盡量少彎腰,多休息,他們則繼續(xù)修路。
離開羅漢村的唐斌,時隔半個月后再次回到了羅漢村。
此前唐斌一直屁顛屁顛的跟著李玉晗,半月前有事離開了一次。
這次回到羅漢村,唐斌竟然帶著五六個帥哥靚女。
當得知陳松竹與李玉晗兩人在修路的時候,唐斌立刻讓人擺起了設備。
幾個人便對著兩人拍了起來。
原來唐斌帶來的這幾人都是搞直播的。
羅漢村信號不好,他們便自帶信號增強設備來到這里直播。
“哈嘍哈嘍,大家好,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位于涼山腹地的羅漢村,這里風光宜人,還保持著古老的村落,最重要的這里是有名的長壽村。這個村子里的老人九十以上的就多大十余人,而且氣候適宜,很適合前來游玩??茨沁?,有兩個人影在修路。修路的人據說是這個村的村官,而另外一位則是這個村的醫(yī)生。為了讓羅漢村早日走上致富道路,他們不辭勞苦,已經修了半個多月……。”
“哈嘍,我是你們的好朋友鸚哥,今天我們來實地采訪一個久負盛名的古村落,沒錯,就是傳說中的羅漢村。為什么叫羅漢村呢?因為這里有一座很靈驗的羅漢廟,靈驗到什么程度呢?靈驗到你想生娃,只要去拜一拜就能如愿,想發(fā)財只要去拜一拜就能財源滾滾!走,咱們一起去看一看是否真的如此靈驗!”
……
唐斌帶著幾人從山頭開始直播,不斷用網絡介紹著羅漢村周圍一切。
這時,陳松竹與李玉晗才知道,唐斌竟然是個傳媒公司的老板。
他擁有好幾家公司,其中一家公司就是以直播為主。
唐斌喜歡李玉晗,為此唐斌特意回到上海,把自己公司最得力的幾個主播帶來,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幫李玉晗多宣傳一下羅漢村。
山坡上,陳松竹與李玉晗依舊在修路,身后孫婆婆也吃力的俯身撿石。
兩人的堅持終究是打動了村民。
到了第二天,羅漢村村民紛紛走出了家門,開始跟著陳松竹一起修路。
唐斌也讓人直播村民們修路。
一時間,羅漢村村民為致富修路的視頻火遍網絡,引來了無數人的圍觀。
而隨著直播的進行,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開始為人所關注。
羅漢村的古村落,以及周圍景色,逐漸被人知曉,開始有人慕名而來。
村民們修路的事跡成為熱門,縣里為此召開了會議,并開始給羅漢村撥款修路,架設信號塔。
接到縣里給羅漢村撥款修路的通知,陳松竹激動的一夜無眠。
當陳松竹把這個消息告訴眾人時,整個村子都沸騰了起來。
正如陳松竹所說,日子會一天天的好起來。
幾個月后,羅漢村與外界聯絡的道路終于修通。
這一天,羅漢村熱鬧非凡,道路修通,意味著羅漢村即將走上致富之路。
陳松竹也完成了父親修路的遺愿。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
眨眼睛,陳松竹已經在羅漢村度過了三年。
而今日的羅漢村早已不同往昔。
如今的羅漢村已經發(fā)展成為以旅游,休閑為一體的模范村寨。
自從道路修通之后,隨著直播的越來越多,羅漢村的游客逐漸多了起來。
陳松竹也按照此前所定下的計劃,對村子里的房舍進行了整改與修繕。
大學畢業(yè)生杜娟則是把羅漢村作為自己的畢業(yè)設計,將一些房舍改為了民宿,大大提高了羅漢村的舒適性。
至于李玉晗家的老宅,則變成了博物館,陳列著羅漢村的一些古老事物。
三年的時間,讓陳松竹從一個年輕帥氣的小伙子,成為了一個滄桑的大叔。
但羅漢村的巨大變化,讓陳松竹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如今的羅漢村,不僅有著古村落的美譽,更是擁有黃芪養(yǎng)生茶,羅漢柑這些熱銷產品。
李繼開教授這三年往返羅漢村多次,就為了教授村民們種植黃芪與羅漢柑。
而這羅漢柑則是李繼開教授培育的新品種,不僅果實飽滿,而且甜度很高,比之沙糖桔還要好吃。
所以一經推出,便遭市場瘋搶。
通過這三年的努力,羅漢村已經擁有了漫山遍野的橘子樹。
這些羅漢柑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已經很是客觀。
更何況還有黃芪,茶葉。
第一年種黃岑,收獲的時候最貧困的林朝建家就獲得了五萬元的純收入。
第二年村民種植黃岑的也越來越多。
到了第三年,村民們種植的黃岑已經達到了近百畝地。
如此大范圍的種植,給羅漢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加上陳松竹研制的黃岑養(yǎng)生茶,使得羅漢村的產業(yè)越來越多。
張六羊的女婿孟子龍,也如約把工廠建在了羅漢村,主要生產的便是這種黃芪養(yǎng)生茶。
自此,羅漢村實現了黃芪與茶葉的自產自銷。
成本控制在自己手中,獲得的利潤便更加客觀起來。
最讓陳松竹掛念的幾個貧困家庭,日子也逐漸好了起來。
孫婆婆雖然沒有勞動能力,但她的腌菜卻是大受歡迎,在陳松竹的幫助下,孫婆婆建起了腌菜作坊。
盡管孫婆婆年紀大了,但依舊能夠保持每個月都有腌菜售賣。
就連消失了兩年的兒子也回到了羅漢村。
原來孫婆婆的兒子在外打工被騙至國外,好不容易才回到國內。
自此之后,孫婆婆的兒子也不打算再出去,決定留在羅漢村。
一來能夠侍奉孫婆婆,二來也能幫孫婆婆做腌菜。
林朝建與娟子的日子也越來越好。
林朝建改掉了所有的臭毛病,現在變得異常勤勞,而且還在自家開了民宿。
脾氣最火爆的康慶國也收斂了脾氣,成為孟子龍所建的茶葉工廠的負責人,幫助生產養(yǎng)生茶。
而他的妻子李秀文也恢復了身體,并且懷上了一個寶寶,這讓康慶國樂開了花。
這一天,羅漢村在新落成的村委會大院,召開了全體村民大會。
新的村委會干凈明亮,環(huán)境優(yōu)雅。
禮堂里坐滿了村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跟陳松竹三年前來到這里時,村民們無精打采完全不同。
村主任康先文讓眾人安靜,但連續(xù)說了幾遍,村民們依舊熱情洋溢的互相打著招呼,拉著家常。
“安靜,安靜,大家安靜一下,開會了,開會了!”康慶文大聲咳嗽了幾下。
眾人這才逐漸安靜下來。
“這是我們村第十次全體村民會議,下面有請我們最最尊敬的陳松竹書記講話,大家掌聲歡迎!”
隨著康慶文的話音落下,禮堂響起熱烈的掌聲。
主席臺上,陳松竹站了起來,他依舊溫文爾雅,但頭發(fā)卻是多了幾縷白發(fā)。
陳松竹看著洋溢著幸福笑容的村民,臉上也露出了微笑。
“各位鄉(xiāng)親,今天是我來到咱們村的第三年,自從三年前來到這里,我就深深的愛上了這個地方?!?p> “三年時間匆匆而過,如今想一想真是太快了。首先,我要感謝各位鄉(xiāng)親這些年來對我的照顧,謝謝你們。”
說著,陳松竹起身對眾人鞠了一躬。
“陳書記,你這是做啥子喲,我們可承受不起,要說謝也是我們給你道謝撒!”林朝建抱著三歲的小女兒說道。
眾人紛紛點頭附和。
要不是有陳松竹這三年的努力,他們也不會有今天的好日子。
陳松竹笑了笑,接著說道:“其次,我要感謝社會各界對我的幫助,羅漢村能夠有今天的成績,不是我的功勞,而是全體村民以及熱心的企業(yè)家的功勞。孟子龍孟老板,王志清王老板,還有遠在上海的唐斌以及遠在BJ的我的老師李繼開教授。感謝你們給了羅漢村提供幫助,你們才是羅漢村的貴人?!?p> 說著,陳松竹對著下面坐著的孟子龍與王志清深深的鞠了一躬。
“陳書記客氣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更何況我們也獲得了利益,與我們而言這是雙贏?!蓖踔厩逭f道。
“是的,作為羅漢村的女婿,為羅漢村做點事是應當的。”孟子龍說道。
陳松竹感激的對兩人點了點頭,接著對眾人說道:“三年時間,羅漢村徹底擺脫了貧困,再無一人一戶屬于貧困范疇,這是咱們羅漢村齊心合力的結果!”
眾人頓時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陳松竹讓眾人安靜下來,而后把這三年來的脫貧成果,以及未來對羅漢村的規(guī)劃說了一遍。
對于陳松竹而言,羅漢村脫貧并不是最終成果,接下來就要讓羅漢村走上富裕之路。
對于羅漢村的未來該如何發(fā)展,陳松竹早已做好了相應的規(guī)劃。
通過對未來的規(guī)劃,羅漢村也越發(fā)的看到希望。
會議的最后,陳松竹笑著說:“雖然我沒有實現帶領你們實現一個億的目標,但只要努力去拼搏,去創(chuàng)造,我們的日子就會越過越好。最后,再一次感謝鄉(xiāng)親們對我的關懷與照顧。”
晚上,陳松竹走出住了三年的房屋。
如今的羅漢村已經安裝了路燈,到處張燈結彩。
大銀杏樹下,一些前來游玩的旅客正在放著煙花。
古老的村莊,再次煥發(fā)起勃勃生機。
明天,將會是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