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啟程
貞觀二年,三月初一,馮智彧帶著馮盎這兩年從交趾那邊收集來的四十余萬石的糧食準備出發(fā)了。
從武德九年九月提出從交趾運糧的想法之后,這還是馮智彧第一次讓馮盎動用這些糧食,而且一動用就是全部。
不知道馮智彧想法的馮盎很是奇怪,他不知道馮智彧為什么要選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動用這批糧食,要知道去年河北和山東諸州在春夏兩個季節(jié)遭遇了兩次大旱,那時候馮智彧都沒有動用這批糧食。
不過馮盎沒有問為什么,這些糧食本就是他自自己這個三兒子的建議之下囤積的,再加上他對自己這個三兒的改觀可以說是巨大的,所以就沒有多問,只是任其將這批糧食裝車運走。
“父親,小媽,大哥,我走了?!笨粗驹谧约好媲暗募胰?,馮智彧的心情很復雜。
他不知道自己的心情應該用什么詞來形容。
“三哥,你要出去玩兒嗎?什么時候回來?不能帶上代玉嗎?”
八歲的馮代玉已經(jīng)懂了不少的東西,她雖然不知道馮智彧要去做什么,但從那運送糧食士兵的不凡氣勢也多少知道了些什么,而且這種場面她也經(jīng)歷過一起。
去年,送馮智戴這個二哥入京的時候她也在場,但從那天之后她就再也沒見過馮智戴了。
“代玉乖,三哥出去給你找好吃的和好玩兒的,很快就會回來的?!?p> 鼻頭多少有些泛酸,馮代玉可以說是他一手帶大的,要說此次出發(fā)他最掛念的人就是馮代玉了。
“三哥,不去了好不好?代玉不要好吃的和好玩兒的了,三哥留下來陪代玉好不好?”
馮代玉多少感覺到了什么,死死地抱著馮智彧的大腿不松手,兩個大眼睛淚汪汪的,大顆大顆的淚珠從眼眶中滴落。
“代玉乖,你三哥就是出去一趟,很快就會回來的,他以前不是也經(jīng)常出去嗎?還帶你去過保安呢?!?p> 陳麗煙抹了把淚水,把馮代玉抱了過來。
對于陳麗煙,馮代玉一直是敬畏更多一些,因為在耿國公府中她一直都是最小的,也最受寵,只有陳麗煙這個生母才能鎮(zhèn)得住她。
“那里不比高州,天高路遠,為父雖然在嶺南還有些威懾力,但在那里卻鞭長莫及,孤身一人的要多加小心,萬不可再像之前那般人性了?!?p> 馮盎看著自己這個初著戎裝的三兒子,心中多少有些不舍,但也有些贊嘆。
“爹,兒子省得了?!瘪T智彧點了點頭,半低著的頭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若是受了委屈要多忍耐些,不行就找找機會跑回來,有事情為父兜著。”
拍了拍馮智彧的肩膀,馮盎僅僅是多說了一句話后就停住了。
父親的愛一直都是深沉且內(nèi)斂的,在這么多人面前馮盎說不出來多煽情的話,或許即便是沒有人他也說不出來,因為他本就不是那樣的人。
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已經(jīng)道盡了馮盎的意思,能在這個時代這個背景這個情況下說出這樣的話,這句話的份量無疑是很重的,若是讓長安的人聽了去怕是又要恐慌了。
甚至是用戰(zhàn)事將起來形容也不為過。
“小媽,代玉這兩年被我慣壞了,您多擔待一些,別老是沖她發(fā)脾氣,女孩子沒必要管束地那么嚴。我們馮家有錢有勢,不愁她以后的生活。”
“代玉,在家要聽小媽的話知道嗎?三哥把小貝留下來陪你玩兒,以后不許熱小媽生氣了。”
“大哥,該說的那天在后山我都已經(jīng)說過了,這里就不嘮叨了?!?p> 馮盎背過了身子,陳麗煙淚眼朦朧,而馮智戣則是和馮智彧抱了一下,用力地拍了拍他的后背。
“好了,天氣不太好,大家早些回去吧,別染了風寒什么的,我會盡量找機會回來看看的?!?p> 努力地將語氣放輕松,馮智彧笑著對眾人說了一句想要活躍一下氣氛,但效果卻并不怎么好。
場面一時之間沉寂了下來,所有人都沒有再說話。
良久,馮智彧長嘆一聲,轉(zhuǎn)過身快走兩步,翻身上了馬。
輕輕地拉動了韁繩,胯下的白馬很是聽話的轉(zhuǎn)了一個方向,兩萬余人加上四十余萬石糧食的大部隊緩緩地動了起來。
一面頭也不回,一面靜靜佇立,這一動一靜的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大寶跟在馮智彧的馬旁邊,它似乎也感覺到了什么,一步三回頭地看著那些正在靜靜佇立的人們。
“汪汪!”
“汪汪!”
似乎是也知道了即將分別,大寶大聲的叫了兩聲,而小貝也是遠遠地回應著。
因為心態(tài)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所以在離開這里的時候馮智彧也是很舍不得的。
畢竟是人,不是什么冷血的動物,是人就會有情感,就會因為周遭的環(huán)境、事物和人而發(fā)生性感的波動。
一直以來馮智彧就打算用貞觀元年的這場蝗災作為切入點,之前從交趾屯糧的舉動也是為了今年才準備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在李世民的滿心歡喜中進入長安這個政治和權(quán)利的中心。
據(jù)史書記載,貞觀二年三月,京師旱,蝗蟲大起。
三月爆發(fā)蝗災,三月初一這個出發(fā)的時間有些早了一點兒,這難免會讓人有一種提前預知的嫌疑,但這也是馮智彧早就準備好了的。
馮盎知道的太多了,消息從長安傳回嶺南最少要近一個月的時間,所以他選擇了提前出發(fā),準備在余杭的茶園停留一陣子,也正好能在那邊看一看今年新茶的采摘。
運糧的士兵就讓他們在余干那里暫且先駐扎下來,這個時代江南的開發(fā)程度本就很低,余干毗鄰彭蠡湖,又有的是深山老林,藏下兩萬余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問題。
只需要提前留下話,等待時間差不多能迷惑住長安那邊就讓他們出發(fā),出了余干就直入彭蠡湖,順流而下到余杭也不過是一天左右的時間罷了。
至于船,馮智彧壓根兒就沒考慮過。
這么多的人這么多的糧食,瞞是瞞不住的,況且他本就沒打算瞞著,只要長安那邊一得知糧食準備進京的消息,李世民怕是會馬不停蹄的派人到洪州和余干這邊。
這個時候世家可以說把持了天下最少半數(shù)的糧食,而發(fā)生蝗災后李世民最渴求的就是糧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