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生活偶記

找自己

生活偶記 毓虹 1624 2021-08-20 20:44:49

  “我只希望能夠再能夠,再一次回到那個美麗時光里,找自己。”

  ——題記

  喜歡了很多年的歌手出了一部音樂紀錄片,我拖著愛人和孩子一起去影院捧場。

  記得多年前,上大學的時候,最奢侈的事除了心無旁騖地讀書,就是省下差不多一個星期的伙食費,轉(zhuǎn)兩輛公交車去陌生的市中心,尋正規(guī)的音像店買9塊8毛錢的正版磁帶。其實我明明知道,我那臺“吱吱”響的單放機是再好的磁帶都放不出效果的,但我還是很固執(zhí)去地買。

  大學畢業(yè)時,因離家太遠,很多東西都被宿舍樓前的垃圾桶回收了;但喜歡的書和三十多盒磁帶卻被裝進紙箱跟著我一路顛簸回鄉(xiāng),后來還成了嫁妝的一部分,一直陪在我身邊。

  出了校門的我,忙著工作、忙著結婚生子,書和音樂都漸漸離我遠去。在很長的一段日子里,那是好幾年的時光,我?guī)缀鹾茈y靜下心來好好讀一本書,好好聽一首歌。曾經(jīng)的自己似乎不見了,我就像丟了魂的旋轉(zhuǎn)木馬,整日圍著家庭和工作打轉(zhuǎn),所有的空閑都被孩子占據(jù)。

  那些曾經(jīng)陪伴我度過很多孤獨無助之日的愛書被束之高閣,落滿塵埃;曾經(jīng)喜歡在路邊書攤久久停留的我,習慣了匆匆而過;即使偶遇心愛之書也總是拿起又放下,覺著網(wǎng)絡盛行的年代不必如此破費,可終究還是忘了去看。

  至于喜歡的音樂,似乎離得更遠了。單放機退出了歷史舞臺,MP3也愈加罕見,而我曾經(jīng)喜歡的那些歌手和曲子,也早已漸漸淡出了愈加紛繁的時代。

  記得六七年前的初春,喜歡多年的歌手要到鄰近城市開演唱會,這是我多么夢寐以求的一件事,曾經(jīng)不知多少次許下誓愿一定要親眼見見、親耳聽聽??墒且粡堥T票差不多是我一個月的工資,我躊躇了;再想想四五歲的小家伙,難得有假期的愛人,更躊躇了……眼看著演唱會的日子一天天迫近,我卻主意未定,最后愛人決定把孩子先托給父母,他陪我去,在場外等我,結束后我們再連夜趕回來去接孩子……思量再三,我最終還是打定主意不去了,因為我悲哀地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那個寧愿水泡飯吃咸菜,在陌生的市中心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也要達成所愿的自己真的不見了!

  是的,我真的不再是個“自由人”了!我考慮的不再僅僅是喜歡,還考慮是不是值得,會不會增加家人的負擔……我變得如此“聰明”,如此善解人意究竟是應該高興還是應該難過?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想:這或許也是一種“成長”吧,只是比較苦澀!我失落難過,覺得這也許是每個女人都必經(jīng)的路,可又隱隱覺得不應如此。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又遇見了《傷逝》,一篇曾經(jīng)留給我很多思考的小說。在那個年代,女性的所有不屈似乎都是一場悲劇,因而魯迅筆下的女性總透著一股悲涼??墒菚r代變了,不管是子君還是祥林嫂,她們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生活,不是嗎?

  我又開始逛書店、讀散文,摘抄佳句、寫寫心得,遇見喜歡的書便買來放在床頭,哪怕只是偶爾翻翻,卻甘之如飴;為了趕赴一場心之所向的文學盛會,我甘愿孤身一人奔往久違的大城市,在陌生的街頭隨人流而動,內(nèi)心忐忑,卻佯裝鎮(zhèn)定;喜歡多年的歌手出了一部音樂電影,我會義無反顧地貢獻票房,甚至拖家?guī)Э?;為了圓一圓自己的田園夢,我會任性地傾其所有“豪賭”一場……

  是的,我在努力找回自己:疑慮困惑時,我又能毅然決定坦誠交流;傷心難過時,我又能放任自己流淚哭泣……不再總是察言觀色,渴盼理解與肯定;不再總是自慚形穢,對照他人與自己;也不再總是心存疑慮,低估善良與勇氣……雖然生活因此變得更加忙碌紛擾,但內(nèi)心卻感到前所未有的豐盈與淡定!

  其實生在凡世俗塵的我們,并不一定都要像《復活》中的主人公那樣為曾經(jīng)犯下的罪過進行那么痛苦而徹底的自我救贖,但“復活”精神總歸是要有一點的;而我們或許也無法再回到“那個美麗時光里”,但時常找找自己確是很有必要的。

  多多追問自己,找尋自己,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成長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