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燕復沖上臺與李寒開比武,因一念之差,大意輕敵,卻被李寒開一招擊敗。
臺下的眾人雖然也看出這燕復沖存了顯擺家傳武學的心思,可是都沒想到李寒開能夠一擊將其打敗,要知道這燕復沖畢竟不同于“血刀門”的吳胖子,人家可是僅存的正兒八經(jīng)的古道正宗之一,門派底蘊悠久,江湖名聲又顯,這樣一個宗門的首領再怎么樣輕敵,被人一招擊敗,還是一件讓人難以置信的事。
燕復沖臉上的肌肉顫了顫,眼睛一動都不敢動,生怕稍稍一動,就觸碰到了那近在咫尺的槍尖。
好在,那股壓迫感并未持續(xù)太久,只見李寒開收了槍,將其遞還給燕復沖,口中還不忘一句:“世伯!承讓!”
這一聲“世伯”卻使得燕復沖的臉燒得滾燙,只尷尬地笑了笑,一拱手,灰溜溜地下臺去了。
如今,這諸多門派之人,雖只敗了兩場,但是由于第二場出戰(zhàn)的人名頭響,地位高,敗得又慘,所以此時大家都沒了出戰(zhàn)的心思,反倒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向了“大羅真宗”的慧衍和尚,這個現(xiàn)今武林僅存門派中,地位最高的掌門人。
而這慧衍禪師也并沒有讓眾人失望,手中捏著的念珠停了停,直接走到祭壇中央,向著李寒開道了聲佛號:“阿彌陀佛,小友,請!”
李寒開也學著他的樣子,雙手合十道:“大師,請!”
然而,等待著對方先出招的李寒開卻頓住了,前兩場都是對方搶攻,自己則隨機應變,見招拆招,而這回的慧衍禪師竟然定力十足,就那么站在原地,氣息平穩(wěn),似乎并不像和別人比武,反倒是似入定般,無聲無息。
可兩相比試,總有一個人得先動手,李寒開見了便索性舉掌向前,先作試探。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p> 李寒開拳掌疊變,出招全無跡象,一時之間,只見重重掌影如落花浮動,悄然間便封鎖了慧衍和尚的所有退路。
那慧衍和尚這時才緩緩睜開雙眼,手成拈花狀,朝著四周一指,只見那指尖迸出道道金光,瞬間遍布四周,與那四周充滿暗勁的拳掌之印相碰,卻在兩人四周的極小空間內(nèi)引發(fā)了重重的爆炸之聲。
李寒開一擊不成,手掌卻被那慧衍和尚的指尖金光灼燒得生疼,心中卻是更加警覺。
“竟然是凈業(yè)指!這天下三大至陽之功之一的凈業(yè)指,多少年沒在江湖上展露過了,還得是‘大羅真宗’的慧衍禪師,這一出手就讓這小子吃了虧!”
“哼!可不是,這‘凈業(yè)指’號稱能凈滅世間一切罪業(yè),能比那業(yè)火還烈的功夫,豈是這小子所能抗衡的?”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p> 李寒開吃了一癟,卻并不沮喪,反而上來了那骨子里的倔強勁,打定主意,要以陰克陽,那“冷弦凝絕掌”一出,天地間的寒氣仿佛都通過“乾坤造化訣”擁入到李寒開經(jīng)脈中,故而一瞬間,李寒開的掌力陰寒到了極點,即使慧衍和尚再次以“凈業(yè)指”與其相抗,然而這至陽之功也終究難敵天地之寒,只見那耀眼的光芒一點點被李寒開的凄寒掌力吞噬,最后李寒開索性也化掌為指,與那和尚的手指針鋒相對,只一刻,陰屬性的內(nèi)力便完全凍結了慧衍和尚的內(nèi)力,而經(jīng)脈不通的慧衍,此刻也是口吐鮮血,臉上瞬間附著了一層寒霜,很明顯,已經(jīng)喪失了再戰(zhàn)之力。
那慧衍禪師右手已經(jīng)凍結難動,只得用左手行了一禮,輕聲嘆息道:“阿彌陀佛,小友今日武功,已經(jīng)不輸令尊,是老衲輸了...”
“大師不必過謙!”李寒開說著,又用手一吸,“乾坤造化訣”倒轉,涌入到慧衍禪師經(jīng)脈中的寒氣,卻又全數(shù)被李寒開吸回,并返還到天地之間。
慧衍禪師從來沒見過這門能將內(nèi)力修煉到如此收放自如之境的功夫,即使是在當初的李潭空身上。此番見識到不禁暗自驚奇,心中更是打消了從李寒開的身上套取新派武功的想法。
眾人卻并沒有看透這層玄機,只是單純看到了慧衍和尚原本凍結的右手手臂又迅速恢復正常,然后慧衍便若有所思地返回到眾人面前,不禁都暗自好奇李寒開剛剛所用是一門什么功夫,可如今畢竟連江湖名望最盛的“大羅真宗”的慧衍都敗了,他們即使還有心思惦記著這門武功,也知道單憑自己的能力已經(jīng)完全不可能再打李寒開的主意了,因此,細思之下,也都訕訕地收回了貪婪的目光。
李寒開見此,向著原本前來相逼的江湖諸派一抱拳,問道:“不知還有哪位江湖前輩想要前來賜教!”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他,卻都默不作聲。
這時慧衍禪師站了出來:“如今小友武功大進,已與令尊無二,世間更不做第二人想,這臺上諸位只怕已無人是你對手,小友想說什么,但請直言無妨?!?p> 李寒開聽了朝慧衍禪師鞠了一躬,便朗聲向著江湖諸派說道:“各位前輩此前已然言明,這江湖上如今有三大災禍:‘荒殞洲’、‘冷月教’以及被朝廷用作***湖門派的劊子手‘鎮(zhèn)獄司’,而江湖局勢在這三者的合力侵襲下,已是危如累卵,因此小子有一言,希望各位前輩認真考慮,那就是,摒除門戶之間,拋卻正邪之分,將江湖諸力合為一處,共渡難關!”
這臺上的江湖門派聽了,無不駭然!
這江湖的紛爭由來已久,哪個門派手中沒有其他勢力的血債?哪怕是之前隱居避世的古道正宗,寒山派,雖然少有和正派的沖突,那也或多或少和邪派起過幾次較大的摩擦,而如今李寒開所提議的摒棄門戶之間已是極難,更勿論要摒棄正邪之分了!
而緩過神來的江湖諸派,無不是發(fā)出一片笑聲,好似在嘲笑李寒開的年幼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