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志愿者剛玉
疫情無情人有情,醫(yī)護(hù)人員忙的不可開交。
旅游人剛玉部署好自己公司的后續(xù)工作,只身沖向一線穿上了橙紅色的志愿者馬甲,當(dāng)起了志愿者,做某封閉小區(qū)后勤保障工作。
去年疫情初期,剛玉就非常敬佩那些疫情中逆行的志愿者們。
他們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
他們犧牲了與家人相處的寶貴時光,面對著可能被疫情傳染的風(fēng)險,他們依然選擇勇敢逆行。
為了保一方平安,為了將傳染幾率降到最低,他們在城市社區(qū)、鄉(xiāng)村路口嚴(yán)防死守,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潛在的傳染源。
他們關(guān)注每一個行人,每一雙手套,每一個口罩。
他們對往來人員一遍遍、不厭其煩地進(jìn)行排查、體溫測量。他們?yōu)樯鐓^(qū)居民配送去生活必需品。他們面對個別人的不解甚至是冷嘲熱諷,選擇微笑和耐心解釋。
他們四處奔走,倡導(dǎo)廣大人民積極參與愛心物資捐贈;他們?nèi)硗度?,登記愛心捐贈信息,統(tǒng)計愛心物資,大汗淋漓地參與到物資的搬運工作中去。他們用自己的默默付出譜寫了一曲“敢擔(dān)當(dāng),勇作為”的志愿者之歌。
在旅游人剛玉心里,他們是疫情防控一線的英雄,無私忘我,可歌可泣。
疫情初期的旅游人剛玉,遭遇旅游訂單大范圍退訂,那時的她焦頭爛額,她沒有機(jī)會成為志愿者中的一員,今年的她安頓好了一切,也投身其中。
她和另外幾名志愿者一起負(fù)責(zé)一個被封閉小區(qū)居民的日常生活起居。
他們通過小區(qū)的微信群,統(tǒng)計小區(qū)居民的生活物資需求情況。次日早上8點前,他們在封閉小區(qū)附近生鮮超市,便利店,為居民打包好一兜兜的新鮮蔬菜和生活日用品,在小區(qū)的樓與樓之間穿梭,為每一位居民配送。
每天中午12點開始,對每一個單元樓層進(jìn)行打掃衛(wèi)生,收集垃圾,消毒。
下午還要給每位居民測量體溫。
到了夜深人靜時,他們還要到自己負(fù)責(zé)的片區(qū)巡視。
剛玉從做志愿者起,就自己一個人住在她早年購買的一座小房子里。
這座小房子坐落在一個比較老舊的小區(qū),面積很小,只有40多個平米,一室一廳一衛(wèi),房子雖小但是剛玉把它裝修的非常溫馨。
這是十五年前,剛玉一個人在寶木說的小家。
那時的她,大學(xué)畢業(yè),工作一年多。自己有一點點的小積蓄,在父母的贊助下,湊夠了四萬元錢,買下了這樣一棟小房子,作為自己在寶木市的家。
小小的房子,承載著她對未來的期許。她用心裝點著房間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束花,每一塊布,每一件小家具都凝聚著她自己的心血,都凝聚著她對生活的熱愛。
后面她結(jié)婚了,又有了新家。這個小房子就變成了自己的秘密基地。
她不舍得出租,更不舍得賣掉這座小房子。抽空都會過來打掃,心情不好的時候,她喜歡自己一個人躲在小房子里慢慢消化。在這里她可以一個人靜靜地聽歌,可以放肆的大哭,可以哭了笑,笑了又哭,不需要考慮任何人的感受,不需要顧及任何人的眼光,在這里,仿佛世界中就只有她自己,輕松,自在,無拘無束。
剛玉明白,做了志愿者,就有被感染的風(fēng)險,剛玉不想把風(fēng)險帶給家人。這次,這個小房子,又毫無保留的接納了她。
雖然志愿者干的都是些跑腿,以及一些瑣碎的事情,但心中有大愛的剛玉樂此不疲。
她覺得這樣的日子,很充實。每天忙忙碌碌可以讓她暫時忘掉生活和工作中的煩惱,累并快樂著!
一個結(jié)束工作較早的晚上,剛玉在記事本上寫道:
“這幾天很累,真的很累。但是的確很開心,聽到居民們的謝謝,整個人就像被打了雞血一樣,神清氣爽。平凡的日子,快樂真的很簡單。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話語都會讓我熱淚盈眶,心潮澎湃。
每晚回到小屋里,腦海里就只有兩個字“睡覺”,根本無心再顧及其他。這幾個晚上睡得很好很香,不會輾轉(zhuǎn)反側(cè),不會胡思亂想,一覺到天亮。夜里時常夢見疫情已過,內(nèi)心歡喜雀躍。
身體的疲累比較容易恢復(fù),精神的疲累卻是一場劫難……”
從以上文字里,筆者看得出,剛玉小姐姐內(nèi)心的煎熬仍在,持續(xù)了兩年的疫情,一直反復(fù)摧殘著剛玉的心智。
這兩年的堅持,對剛玉來說實屬不易!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下所有,她努力尋找各種各樣的方式開解自己,但是內(nèi)心深處的那一絲絲忐忑和不安卻一直都在!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1-08-12/8852802a56c15bf58e92f70d6ec47e4cio392212m3yDOY4.jpg)
空心散人
自己的苦,只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