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我喜歡這樣的網(wǎng)名。兒時的我生活在農(nóng)村,物質(zhì)條件跟現(xiàn)在相比匱乏太多。我喜歡花仙子-小培穿的漂亮衣服、喜歡漂亮的蝴蝶結(jié)、喜歡唱歌、跳舞,更喜歡樂在自己營造的感覺中。
我那時上幼兒園不出村兒,大家都是自己去、自己回,根本不需要家長接送。上小學(xué)時記憶猶新的是衣服上的4塊大補丁,胳膊肘和膝蓋各2塊很大,足以承擔下一次的摩擦讓這衣服再穿上一、兩季。媽媽偶爾會騎著二八自行車——車大梁上坐著弟弟、后座上馱著我去買東西。一次買了一身繡有小培頭像粉色的衣服,我天天穿著一直到了冬天才發(fā)現(xiàn)這衣服顏色太淺了,尤其是不能完全覆蓋里邊棉襖袖的腕部,堅持穿一個星期到了周四、周五簡直沒法看了,可從來沒想過再買一身替換著穿。
我喜歡唱歌、跳舞,小學(xué)成績中等偏上,學(xué)校組織個活動基本都有我參加,也只是默默的參加著,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留給了年級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同學(xué)。三年級時教音樂的王老師承接著以往的活動,這次組織的是以年級為單位的小合唱,一個班中選走了一半同學(xué)這其中自然也有我。在合唱的過程中,老師一直在調(diào)整人員位置及分唱的層次?!坝谌A,你的聲音太粗了,你跟著男生部唱吧!開始,唱”;“三月,你也跟著男生一起唱吧!”我一聽頭里翁的一聲,頓時感覺很是羞愧,心里一直在想“我的聲音有那么粗嗎?我盡量唱得細一些”就這樣我被淘汰下來,老師又覺得不好意思,安排我站在她邊上敲鈴鐺。實際上那鈴鐺我一直認為沒有存在的必要,到現(xiàn)在我也不想知道那是什么樂器。剛開始我心里不服,一個人在上學(xué)、放學(xué)的路上經(jīng)常唱歌,而且還特意用很細的聲兒唱。慢慢的,我心中惡魔的種子開始萌芽,讓我時常想起王老師的話,越來越少的歌唱了,自然而然跳舞也就淡出了我的視線。那會兒,家長根本沒有給孩子報課外班的想法。
我兒時經(jīng)常跟著奶奶,我爸、媽都很忙,爺爺白天也出去賺錢。奶奶白天要哄著她三個兒子的七個孩子,也包括我。爺爺出去做個小買賣很辛苦,奶奶從來都是等他回來一起吃午飯。七個孩子中午都各自回自己家吃飯,唯獨奶奶等著,差不多要等到下午3點多爺爺才能回來。他知道奶奶等他回來才吃午飯,在外他也不敢耽擱。爺爺和奶奶在我眼中一直是對模范夫妻,奶奶身體不太好,爺爺很少氣她,平時的衣服也不讓奶奶洗,都是他賣東西回來再洗。爺爺在外賣東西可是辛苦呢,他騎著加強版二八自行車,后坐馱著兩個裝滿東西的大筐,趕早去取他認為能賺錢的東西然后騎到很遠的地方去沿街叫賣。就這樣的一個家記憶在我的腦海中,這樣的場景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