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這些香料價值連城
延英殿門口左右,各有一個八角大銅爐,每天都要上香。
魏公公帶著張濤,來到御書臺,臺上還有一些大臣們的奏折。
這里是女帝接見近臣,以及處理國家大事的地方。
在御書臺兩旁,各有一個低矮的檀木柜,上面擺放一只五足鏤空銀熏香爐。
“天后喜歡聞香,特別在批閱奏折的時候,一定要香氣繚繞。”
“她入殿時,可點甘松香,悠然怡人。她倦困時,可點烏沉香或茴香,提神醒腦。她心情好時,可點迦南香。她心緒紊亂時,可點安息香或藿香……”魏公公一一介紹道。
香的種類繁多,張濤只能默默記在心里。
魏公公打開一個小香爐,里面還有半塊香餅。
“先要把這些精碳捏碎,放上云母或砂片,然后在上面放上香丸或是香餅……”
“千萬要注意木炭的火候,火候適宜,才能烤出怡人香氣?!?p> “炭火隨時會熄滅,你要學(xué)會觀察,還要往里面加炭或是加香……有時看不到里面的情況,就要用手放到香爐上,憑手感來判斷香火……”
好家伙!
女帝真是講究,燒個香還這么復(fù)雜!
一個小小的上香太監(jiān),不僅要根據(jù)女帝的情緒,來點不同的香,還要學(xué)會觀察火候,燒出怡人香味。
“在下明白,這些我都記下來了!”張濤應(yīng)道。
魏公公微微一笑很詭異。
“上香也需要悟性。服侍好了天后,這輩子不愁榮華富貴,要是惹惱了天后,你這輩子都不可能翻身了!”
張濤聽得誠惶誠恐。
他知道女帝的情緒,反復(fù)無常,有仇必報。
多少能臣諫士,或殺頭,或流放,或過上了鐵窗生涯。
逢迎女帝不難,難的是次次逢迎,都能博得女帝歡心,這無疑是在刀口舔血。
“你隨我到后廂房來……”魏公公招手道。
兩人穿過延英殿側(cè)門,來到后廂房。
這里有一排排列整體的柜子,香氣撲鼻。
魏公公打開一個柜門,張濤定睛一看,里面全是各種香料。
有線香、盤香、香丸、香粉、香膏、香囊等,應(yīng)有盡有。
香的種類更是千奇百怪,有月甘松、蘇合、丁香、沉香、檀香、麝香、白芷、木香、細(xì)辛、大黃、伽南香、玫瑰瓣、龍涎等香料。
“這些香,現(xiàn)在也歸你管。如果用完了,可到庫房去申領(lǐng)?!蔽汗?。
“不要小看這些小小的香,它們大多系出名門,不少來自于波斯、天竺、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貢品。每一個香,都是無價之寶,你要當(dāng)寶貝來對待!”
魏公公一邊介紹,一邊流露出得意之色。
張濤知道,進貢給女帝的香,必然是精中臻品!
唯有好的香料,才能烤出好香火。
張濤想要徹底弄清楚這些香料,恐怕還需一些時日。
“往后啊,你就在這延英殿,服侍天后。看見天后進殿,切不可抬頭,更不可目光直視。若非天后叫喚,你不可主動開口。如果有近臣議事,你必須退避角落,不得附耳聆聽……”魏公公再一次重申道。
張濤點點頭,表示這些都記下了。
魏公公又從懷中,掏出一本藍(lán)色封面的本子,交給張濤。
張濤一看,原來是一本《大明宮太監(jiān)自我修養(yǎng)手冊》。
“這本書上,詳細(xì)記載了宮內(nèi)太監(jiān)的規(guī)律,以及如何服侍好天后。特別是一些禁忌之處,你一定要背到滾瓜爛熟,牢記于心!”魏公公告誡道。
張濤雙手接過《大明宮太監(jiān)自我修養(yǎng)手冊》,匆匆翻閱了幾頁,然后放入懷中。
“天后駕到!”
門外響起聲音,魏公公與張濤聞言大驚。
想不到女帝,這么快就來了。
魏公公拿出一束線香,交給張濤,說道:“你去殿中,先把門口兩個大香爐點上!”
張濤接過線香,穿過側(cè)門,來到香爐旁,引火上香。
很快,女帝在兩位宮女?dāng)v扶下,緩緩走入延英殿。
【女帝牛啊,我在門口燒香,竟然都不看我一眼】
【我算是看出來了,這是世上,最無聊的工作】
【完了,這下被女帝看得死死的……】
嚯!
又聽到小太監(jiān)的心聲!
女帝猝然停下腳步,往香爐方向看了看。
張濤嚇了一跳,沒想到在女帝關(guān)注下,一陣手忙腳亂,幾次點香,手抖的不行。
還差點打翻了爐蓋……
【你這樣看著人家,人家還怎么做事?】
【點香沒這么簡單,何況我是一個新手?!?p> 【勞煩女帝該干嘛干嘛去,別來看我!】
女帝一下子懵了。
你這小太監(jiān),我進殿沒看你,你要說我。
我來看你了,你又嫌我給你壓力。
一會兒又女帝長,女帝短,將我數(shù)落一頓。
算了,我也不來管你,你自個點香吧!
女帝移開目光,走到御書臺,然后端坐到鳳椅上,開始翻閱奏章。
不一會兒,一股濃烈的焦味撲鼻而來……
壞事,壞事了!
張濤第一次點香,炭火燒的太旺,把上好的香料,都給燒焦了。
【女帝千萬別怪我,我以前沒干過這事,是你讓我上香的?!?p> 【一回生,二回熟,下次肯定比這次好!】
【這活壓力太大了,能不能安排一個輕松點的工作?】
女帝捂住鼻子,遠(yuǎn)遠(yuǎn)望著張濤,手忙腳亂的樣子,似乎有幾分矯揉造作。
叫你這個小太監(jiān)再說女帝!
你連香都燒不好,還來腹誹我?
就是一張嘴巴硬,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報,中書令裴炎,殿外求見!”高公公在延英殿外喊道。
左相裴炎,是先帝唐高宗臨終的顧命大臣,因廢唐中宗有功,而獲得女帝信任。
他實則是一個守舊派,李唐思想根深蒂固。
“宣!”女帝應(yīng)道。
不一會兒,左相、中書令裴炎覲見女帝。
“微臣有急事啟奏。揚州長史陳敬之來報,江都發(fā)生百年一遇洪澇,大河沖垮堤岸,十多萬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懇請?zhí)旌?,發(fā)神都洛陽含嘉倉之糧,賑濟災(zāi)民,以告天下!”
什么?
揚州發(fā)生水災(zāi)?
張濤聽后,覺得難以置信。
從時間上來算,徐敬業(yè)和駱賓王就是在女帝臨朝改制后,發(fā)動叛亂。
【女帝千萬別上當(dāng),揚州長史已經(jīng)被殺了,徐敬業(yè)在騙取糧食!】
【哪有災(zāi)民,你如果發(fā)糧救濟,就成了叛軍的軍糧了!】
【裴炎的話,不可信!】
女帝內(nèi)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