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群雄爭霸:兩晉十六國

前秦紀·苻堅(中)

群雄爭霸:兩晉十六國 Novan 6353 2022-08-08 16:03:02

  七(371)年春正月,晉將袁瑾、朱輔據▲壽春叛,為大司馬桓溫所圍,遣使請救。以瑾為揚州刺史,輔為交州刺史,遣武衛(wèi)王鑒、前將軍張蠔率步騎二萬救之,鑒據洛澗,蠔屯八公山。晉大司馬桓溫遣其將桓伊、桓石虔等夜襲鑒、蠔,敗之,鑒、蠔還屯慎城。丁亥,溫拔壽春,鑒等遂退。

  徙關東豪杰及諸雜夷十萬戶于關中,處烏丸雜類于馮翊、北地,丁零翟斌于新安,徙陳留、東阿萬戶以實青州。諸因亂流移,避仇遠徙,欲還舊業(yè)者,悉聽之。

  二月,以魏郡太守韋鐘為青州刺史,中壘梁成為兗州刺史,射聲校尉徐成為并州刺史,武衛(wèi)王鑒為豫州刺史,左將軍彭越為徐州刺史,太尉司馬皇甫覆為荊州刺史,屯騎校尉姜宇為涼州刺史,扶風內史王統(tǒng)為益州刺史,秦州刺史西縣侯雅為使持節(jié)、都督秦、晉、涼、雍四州諸軍事、秦州牧,吏部尚書楊安為使持節(jié)、都督益、梁二州諸軍事、梁州刺史。復置雍州,治蒲阪,以長樂公丕為使持節(jié)、征東大將軍、雍州刺史。

  王以關東初平,守令宜得人,令王猛以便宜簡召英俊,補六州守令,授訖,言臺除正。

  三月,遣后將軍俱難攻晉蘭陵太守張閔子于桃山(又稱華采山,在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南),晉大司馬桓溫遣兵擊卻之。

  遣西縣侯雅帥楊安、五統(tǒng)、徐成及羽林左監(jiān)朱肜、揚武姚萇等步騎七萬伐▲仇池公楊纂。夏四月,克之,以纂叔父統(tǒng)為南秦州刺史;加楊安都督南秦州諸軍事,▲鎮(zhèn)仇池。

  王既東平六州,西擒楊纂,欲以德懷遠,且跨威河右,至是悉送所獲將領陰據等還涼州。天錫懼而遣使謝罪稱藩,王悅,即署天錫為使持節(jié)、散騎常侍、都督河右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涼州刺史、西域都護、西平公。

  五月,吐谷渾王辟奚遣使送馬五千匹、金銀五百斤。拜奚安遠將軍、漒川侯。

  秋七月,王如洛陽。八月,以光祿勛李儼為河州刺史,鎮(zhèn)武始。進安定太守鄧羌為鎮(zhèn)軍將軍。

  九月,王還長安。李儼卒于上邽,復以儼子辯為河州刺史。

  冬十月,王如▲鄴,狩于西山,旬余,樂而忘返。伶人王洛叩馬諫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萬乘之主行不履危。故文帝馳車,袁公止轡;孝武好田,相如獻規(guī)。陛下為百姓父母,蒼生所系,何可盤于游田,以玷圣德。若禍起須臾,變在不測者,其如宗廟何!其如太后何!“王曰:“善。昔文公悟愆于虞人,朕聞罪于王洛,吾過也?!盀橹T獵還宮。王猛因進言曰:“畋獵誠非急務,王洛之言,不可忘也?!巴踬n洛帛百匹,拜官箴左右,自是遂不復獵。

  十一月,王聞桓溫行廢帝事,謂群臣曰:“溫前敗灞上,后敗枋頭,十五年間,再傾國師。六十歲公舉動如此,不能思愆免退,以謝百姓,方廢君以自悅,將如四海何!諺云'怒其室而作色于父'者,其桓溫之謂乎!“

  以河州刺史李辯領興晉太守,還▲鎮(zhèn)枹罕。徙涼州治金城。張?zhí)戾a聞之甚懼,遙與晉三公同盟。

  是歲,益州刺史王統(tǒng)攻隴西鮮卑乞伏司繁于▲度堅山,司繁帥騎三萬拒統(tǒng)于苑川。統(tǒng)潛襲度堅山,司繁部落五萬馀皆降于統(tǒng)。其眾聞妻子已降,不戰(zhàn)而潰。司繁無所歸,亦詣統(tǒng)降。王以司繁為南單于,留之長安,以司繁從叔吐雷為勇士護軍,撫其部眾。

  八(372)年春二月,以清河房曠為尚書左丞,征曠兄默及清河崔逞、燕國韓胤為尚書郎,北平陽陟、田勰(xie二聲)、陽瑤為著作佐郎,郝略為清河相,皆關東士望,王猛所薦也。郭慶斬慕容桓于襄平,遼東平。

  三月,王以境內旱,課百姓區(qū)種。懼歲不登,省節(jié)谷帛之費,太官、后官減常度二等,百僚之秩以次降之。復魏、晉士籍,使役有常,聞諸非正道,典學一皆禁之。王臨太學,考學生經義,上第擢敘者八十三人。自永嘉之亂,庠序無聞,及此,頗留心儒學,王猛整齊風俗,政理稱舉,學校漸興。關、隴清晏,百姓豐樂,自長安至于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行者取給于途,工商貿販于道。百姓歌之曰:“長安大街,夾樹楊槐。下走朱輪,上有鸞棲。英彥云集,誨我萌黎?!?p>  夏六月癸酉,以王猛為丞相、中書監(jiān)、尚書令、太子太傅、司隸校尉,特進、常侍、持節(jié)、將軍、侯如故;陽平公融為使持節(jié)、都督六州諸軍事、鎮(zhèn)東大將軍、冀州牧。

  秋八月,丞相王猛至長安,復加都督中外諸軍事。

  冬十一月,都督北蕃諸軍事、鎮(zhèn)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朔方侯梁平老卒,謚曰桓侯。

  是歲,有大風從西南來,俄而晦冥,恒星皆見,又有赤星見于西南。太史令魏延言曰:“于占西南國亡,明年必當平蜀漢?!巴醮髳?,命秦梁密嚴戎備。

  九(373)年夏,代遣使入貢。秋八月,晉梁州刺史楊亮遣其子廣襲▲仇池,都督楊安與戰(zhàn),敗之,沮水諸戌皆委城而走。亮懼,退守磬險(在今陜西洋縣西)。秋九月,安進次▲漢川。

  冬,安遣王統(tǒng)、朱彤率卒二萬為前鋒入▲漢中,前禁毛當、鷹揚徐成率步騎三萬入自▲劍閣關。楊亮率巴獠萬余拒統(tǒng)等,敗于青谷,亮退據西城,統(tǒng)等遂據漢中。當、成攻二劍,克之,安進據梓潼,晉西蠻校尉周虓以涪城降于安。

  十一月,晉益州刺史周仲孫勒兵拒安于▲綿竹,安遣毛當入廣漢,晉廣漢太守趙長拒戰(zhàn),(當)斬之,晉荊州刺史桓豁遣其江夏相竺瑤救梁、益,瑤聞長死,引兵退。仲孫聞毛當將至成都,率騎五千南奔寧州。安遂進兵,攻陷成都,于是西南夷邛、莋(zuo二聲)、夜郎等皆歸于安。以安為右大將軍、益州牧,▲鎮(zhèn)成都;毛當為鎮(zhèn)西將軍、梁州刺史,▲鎮(zhèn)漢中;姚萇為寧州刺史、領西蠻校尉,▲(權)鎮(zhèn)墊江;王統(tǒng)為南秦州刺史,▲鎮(zhèn)仇池。

  是歲,鮮卑勃寒寇掠隴右,王使乞伏司繁討之。勃寒請降,遂使司繁▲鎮(zhèn)勇士川。

  有彗星出于尾箕,長十余丈,名蚩尤旗,經太微,掃東井,自夏及秋冬不滅。太史令張孟言于王曰:“彗起尾箕,而掃東井,此燕滅秦之象?!耙騽裢跽D慕容暐及其子弟。王不納,更以暐為尚書,暐叔父垂為京兆尹,弟沖為平陽太守。

  十(374)年春三月,太尉、建寧公李威卒,謚曰列公。

  夏五月,蜀人張育、楊光等起兵,有眾二萬,與巴獠相應,遣使向晉請兵。王遣鎮(zhèn)軍鄧羌帥甲士五萬討之?;富砬惨嬷荽淌敷矛?、威遠桓石虔率眾三萬援之。育自號蜀王,與巴獠酋帥張重、尹萬等五萬馀人進圍成都,六月,育改元黑龍。

  秋七月,育、萬爭權,舉兵相持,楊安、鄧羌襲育等,敗之,育、光退屯▲綿竹,九月,楊安敗重、萬于成都南,斬重等二萬三千級。鄧羌擊育、光于綿竹,皆斬之。

  冬十一月癸酉,竺瑤破姚萇于▲墊江,萇退據五城,瑤等還屯巴東。

  是歲,有人于明光殿大呼曰:“甲申乙酉,魚羊食人,悲哉無復遺。“王命執(zhí)之,俄而不見。秘書監(jiān)朱彤等因請誅鮮卑,王不從。遣使巡行四方,觀風俗,問政道,明黜陟,恤孤獨不能自存者。以安車蒲輪征隱士樂陵王歡為國子祭酒。

  十一(375)年夏六月,丞相王猛卒,謚曰武侯。

  冬十月,王置聽訟觀于未央之南。禁《老》、《莊》、圖讖之學。中外四禁、二衛(wèi)、四軍長上將士,皆令修學。課后宮,置典學,立內司,以授于掖庭,選閹人及女隸有聰識者署博士以授經。尚書郎王佩讀讖,王誅之,學讖者遂絕。

  十二(376)年春二月辛卯,王下詔曰:“朕聞王者勞于求賢,逸于得士,斯言何其驗也!往得丞相,常謂帝王易為。自丞相違世,須發(fā)中白,每一念之,不覺酸慟。今天下既無丞相,或政教淪替,可分遣侍臣周巡郡縣,問民疾苦。“

  三月,遣兵攻晉順陽,拔之,降山蠻三萬余戶。

  夏五月,遣武衛(wèi)茍萇率左將軍毛盛、中書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萇等步騎十三萬伐▲張?zhí)熨n,先遣尚書郎閻負、梁殊銜命軍前,下書征天錫入朝。又命秦州刺史茍池、河州刺史李辯、涼州刺史王統(tǒng)帥三州之眾為萇等后繼。

  秋七月,閻負、梁殊使至▲姑臧(即前涼國都),天錫悉斬之,保境自守,八月,茍萇攻陷姑臧,天錫降,送之于長安,諸郡縣悉降。以梁熙為持節(jié)、西中郎將、涼州刺史,領護西羌校尉,▲鎮(zhèn)姑臧。徙豪右七千余戶于關中,五品稅百姓金銀一萬三千斤以賞軍士,余皆安堵如故。封天錫為歸義侯。

  以天錫晉興太守隴西彭和正為黃門侍郎,治中從事武興蘇膺、敦煌太守張烈為尚書郎,西平太守金城趙凝為金城太守,高昌楊干為高昌太守;馀皆隨才擢敘。

  冬十月,劉衛(wèi)辰為代所逼,求救,王以幽州刺史、行唐公洛為北討大都督,帥幽、冀兵十萬擊之。使并州刺史俱難、鎮(zhèn)軍鄧羌、尚書趙遷、李柔、前將軍朱肜、前禁張蠔、右禁郭慶帥步騎二十萬,東出和龍,西出上郡,與洛會于涉翼犍庭,以衛(wèi)辰為鄉(xiāng)導。

  十一月,翼犍戰(zhàn)敗,遁于▲弱水。洛逐之,勢窘迫,退還陰山,復遠遁漠南。洛將引還,十二月,翼犍子翼圭縛父請降,洛等振旅而還,封賞有差。

  下詔曰:“張?zhí)戾a承祖父之資,藉百年之業(yè),擅命河右,叛換偏隅。索頭世跨朔北,中分區(qū)域,東賓穢貊,西引烏孫,控弦百萬,虎視云中。爰命兩師,分討黠虜,役不淹歲,窮殄二兇,俘降百萬,辟土九千(里),五帝之所未賓,周、漢之所未至,莫不重譯來王,懷風率職。有司可速班功受爵,戎士悉復之五歲,賜爵三級?!坝谑羌有刑乒逭魑鲗④?,以鄧羌為并州刺史。

  是歲,乞伏司繁卒,子國仁立。

  王以關中水旱不時,議依鄭白故事,發(fā)王侯已下及豪望富室僮隸三萬人,開涇水上源,鑿山起堤,通渠引瀆,以溉岡鹵之田。及(明年)春而成,百姓賴其利。以涼州新附,復租賦一年。為父后者賜爵一級,孝悌力田爵二級,孤寡高年谷帛有差,女子百戶牛酒,大酺(pu二聲)三日(酺,即聚飲,特指命令所許可的大聚飲)。

  十三(377)年春,高句麗、新羅、西南夷皆遣使入貢。

  十四(378)年春二月,遣征南大將軍、都督征討諸軍事、守尚書令、長樂公丕帥武衛(wèi)茍萇、尚書慕容暐等步騎七萬攻晉▲襄陽,以荊州刺史楊安帥樊、鄧之眾為前鋒,征虜石越帥精騎一萬出▲魯陽關,京兆尹慕容垂、揚武姚萇帥眾五萬出▲南鄉(xiāng),領軍茍池、右將軍毛當、強弩王顯帥眾四萬出▲武當,會攻襄陽。

  夏四月,眾軍至沔(水)北,晉梁州刺史朱序以丕軍無舟楫,不以為虞,石越遂游馬以渡。序大懼,固守中城。越攻陷外郛(fu二聲),獲船百余艘以濟余軍。丕率諸將進攻▲中城,遣茍池、石越、毛當以眾五萬屯于江陵。晉車騎大將軍桓沖擁眾七萬為序聲援,憚池等不進,保據▲上明。

  慕容垂(及石越)拔▲南陽,執(zhí)晉太守鄭裔,與丕會襄陽。

  秋七月,遣兗州刺史、揚武將軍彭超率眾五萬攻晉▲彭城,又遣后將軍俱難率右將軍毛當、后禁毛盛、陵江邵保等步騎七萬攻▲淮陰、盱眙。梁州刺史韋鐘攻晉魏興太守吉挹(yi四聲)于▲西城。晉沛郡太守戴逯以卒數千保彭城,晉將毛武生率眾五萬,與難等相持于淮南。

  涼州刺史梁熙遣使入西域,稱揚本國威德,并以繒彩賜諸國王,于是朝獻者十有余國。冬十月,大宛獻天馬千里駒,皆汗血、朱鬛(lie四聲)、五色、鳳膺、麟身,及諸珍異五百余種。王曰:“吾思漢文之返千里馬,咨嗟美詠。今所獻馬,其悉反之,庶克念前王,仿佛古人矣?!澳嗣撼甲鳌吨柜R詩》而遣之,示無欲也。其下以為盛德之事,遠同漢文,于是獻詩者四百余人。

  巴西人趙寶起兵梁州,自稱晉西蠻校尉、巴郡太守。豫州刺史、北海公重以洛陽反,重長史呂光收重,檻車送長安,王赦之,以公就第。

  十二月,御史中丞李柔劾奏:“長樂公丕等擁眾十萬,攻圍小城,日費萬金,久而無效,請徵下廷尉?!巴踉唬骸柏У葟V費無成,實宜貶戮;但師已淹時,不可虛返,其特原之,令以成功贖罪?!笆裹S門侍郎韋華持節(jié)切讓丕等,賜丕劍曰:“來春不捷,汝可自裁,勿復持面見吾也!“

  十五(379)年春正月,長樂公丕等得詔書,眾咸疑懼,莫知所為。征南主簿河東王施進曰:“以大將軍英秀,諸將勇銳,以攻小城,何異洪爐燎羽毛。所以緩攻,欲以計制之。若決一旦之機,可指日而定。今破襄陽,上明自遁,復何所疑!愿請一旬之期,以展三軍之勢。如其不捷,施請為戮首。“丕于是促圍攻之。晉兗州刺史謝玄率眾數萬次于泗汭,將救▲彭城。

  二月,襄陽督護李伯護密遣其子于丕,請為內應。戊午,丕攻陷▲襄陽,執(zhí)朱序,送于長安。王以序能守節(jié),拜度支尚書,以李伯護為不忠,斬之。將軍慕容越拔▲順陽,執(zhí)晉太守譙國丁穆。王欲官之,穆固辭不受。以中壘梁成為荊州刺史,配兵一萬,▲鎮(zhèn)襄陽;以前將軍張蠔為并州刺史,▲鎮(zhèn)晉陽。彭超置輜重于留城,謝玄遣其將何謙之、高衡率眾萬余,聲趣留城,超引軍赴之。戴逯率彭城之眾奔于玄,超留治中徐褒守彭城,因攻▲盱眙。俱難攻陷▲淮陰,留邵保戍之,會超攻盱眙。

  三月癸未,桓沖使其右將軍毛武生帥眾三萬伐蜀,以救▲魏興,南巴校尉姜宇擊敗之,斬獲七千馀人。武生退屯巴東。蜀人李焉聚眾二萬,以逼▲成都,以呂光為破虜將軍,率兵討滅之。

  夏四月戊申,韋鐘攻陷▲魏興,獲晉太守吉挹。毛當、王顯帥眾二萬,自襄陽而東,會俱難等攻淮南。

  五月乙丑,俱難、彭超攻陷▲盱眙,執(zhí)晉高密內史毛璪之。遂攻晉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在今江蘇金湖縣東南平阿西村,東晉時嘗僑置幽州),去廣陵百里,建康大震,臨江列戍。晉遣征虜謝石率水軍次于涂中,右衛(wèi)毛安之、游擊司馬曇之次于堂邑,謝玄自廣陵救三阿。毛當、毛盛帥騎二萬馳襲堂邑,大敗安之等。謝玄率眾三萬次于▲白馬塘,丙子,俱難遣將都顏率騎逆玄,戰(zhàn)于塘西,為玄所敗,顏死之。

  六月戊子,謝玄、田洛率眾五萬進攻▲盱眙,難、超又敗,退屯淮陰。玄遣其將何謙之、諸葛侃率舟師乘潮而上,焚淮橋,又與難等合戰(zhàn),邵保死之,難、超退師淮北。難歸罪超,斬其司馬柳渾。王聞之,大怒,秋七月,檻車征超下廷尉,超自殺,難免為庶人。

  賞堂邑之功,以毛當為平南將軍、徐州刺史,▲鎮(zhèn)彭城;毛盛為平東將軍、兗州刺史,▲鎮(zhèn)湖陸;王顯為平吳校尉、揚州刺史,戍(鎮(zhèn))下邳。

  是歲,大饑。

  十六(380)年春正月,復以北海公重為鎮(zhèn)北大將軍,▲鎮(zhèn)薊。

  二月,作教武堂于渭城,命太學生明陰陽兵法者教授諸將。秘書監(jiān)朱肜諫曰:“陛下東征西伐,所向無敵,四海之地,什得其八,雖江南未服,蓋不足言,是宜稍偃武事,增修文德。乃更始立學舍,教人戰(zhàn)斗之術,殆非所以馴致升平也。且諸將皆百戰(zhàn)之馀,何患不習于兵,而更使受教于書生,非所以強其志氣也。此無益于實而有損于名,惟陛下圖之!“乃止。

  三月,遷征北將軍、幽州刺史、行唐公洛為使持節(jié)、都督益、寧、西南夷諸軍事、征南大將軍、益州牧,洛遂反,夏四月,帥眾七萬發(fā)▲和龍。王怒,遣左將軍竇沖率步騎四萬討之,右將軍都貴馳傳詣鄴,率冀州兵三萬為前鋒。使石越率騎一萬,自▲東萊向和龍。以陽平公融為大都督,授之節(jié)度。

  北海公重亦盡薊城之眾會洛,次于▲中山,有眾十萬,五月,沖等與洛戰(zhàn)于中山,大敗之,執(zhí)洛及其將蘭殊,送于長安。北海公重走還薊,呂光追斬之。石越克▲和龍,斬洛黨與平顏等百余人,幽州悉平。王赦蘭殊,署為將軍,徙洛于涼州之西海。

  夏六月,征陽平公融為侍中、中書監(jiān)、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大將軍、司隸校尉、錄尚書事;以征南大將軍、守尚書令、長樂公丕為都督關東諸軍事、征東大將軍、冀州牧,▲鎮(zhèn)鄴。

  王以諸氐種類繁滋,秋七月,分三原、九嵕(zong一聲)、武都、汧、雍氐十五萬戶,使諸宗親各領之,散居方鎮(zhèn),如古諸侯。長樂公丕領氐三千戶,以仇池氐酋射聲校尉楊膺為征東左司馬,九嵕氐酋長水校尉齊午為右司馬,各領一千五百戶,為長樂世卿。長樂國郎中令略陽垣敞為錄事參軍,侍講扶風韋干為參軍事,申紹為別駕。

  八月,▲分幽州置平州,以石越為平州刺史,領護鮮卑中郎將,▲鎮(zhèn)龍城;大鴻臚韓胤領護赤沙中郎將,移烏丸府于代郡之▲平城;中書令梁讜為安遠將軍、幽州刺史,▲鎮(zhèn)薊城;撫軍毛興為都督河、秦二州諸軍事、鎮(zhèn)西將軍、河州刺史,▲鎮(zhèn)枹罕;長水校尉王騰為鷹揚將軍、并州刺史,▲鎮(zhèn)晉陽。河、并二州各配氐戶三千;平原公暉為都督豫、洛、荊、南兗、東豫、揚六州諸軍事、鎮(zhèn)東大將軍、豫州牧,▲鎮(zhèn)洛陽。移洛州刺史治豐陽。以巨鹿公睿為雍州刺史,▲鎮(zhèn)蒲阪。各配氐戶三千二百。

  冬十月,以左禁楊壁為秦州刺史,▲鎮(zhèn)上邽;尚書趙遷為洛州刺史,▲鎮(zhèn)豐陽;南巴校尉姜宇為寧州刺史,權▲鎮(zhèn)墊江。十二月,以左將軍都貴為荊州刺史,▲鎮(zhèn)襄陽。置東豫州,以毛當為刺史,▲鎮(zhèn)許昌。

  先是,高陸人穿井得龜,大三尺,背有八卦文,王命太卜池養(yǎng)之,食以粟,及此而死,藏其骨于太廟。其夜廟丞高虜夢龜謂之曰:“我本出將歸江南,遭時不遇,隕命秦庭?!坝钟腥藟糁兄^虜曰:“龜三千六百歲而終,終必妖興,亡國之征也。“

  是歲,遣高密太守毛璪之等二百馀人歸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