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寒來,圣池水熱,熱氣騰騰,化霧成煙,看似仙云撩繞。
圣女把童子一拋。
“撲通”一聲。
赤童落水。
落水童子,并不忙亂,立即蛙泳。
圣女格格大笑......
圣女怎么也想不到童子意會游泳,像青蛙一樣的游泳。
童子一游到圣女的身上就......
圣女更加格格的笑得更歡,再次將童子拋開。
“撲通”一聲。
赤童又落水。
童子再次奮力蛙泳。
童子一游到圣女的身上又就......
圣女又更加格格的笑得更歡,直到笑得直不起腰,然后再次將童子拋出。
一次,
二次,
三次,
……
直到童子筋疲力弊,圣女這才讓童子吃個夠。
童子固然可惡,但是圣女用心更加良苦。
三十小侍道外加三百小道友,短短幾天全軍盡沒,并非隊友不給力,而是圣女有意為之。
那晚童子突然落水,圣女當(dāng)時救童子心切,當(dāng)時并沒有覺得什么,但是,當(dāng)她抱著童子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時,卻有一種做賊心虛的感覺,總是生怕別人知道她這個黃花大圣女......
特別是別人問她是怎樣找到童子的時,她一急竟編了一個彌天大謊,當(dāng)時她也確實不知道童子是如何就到了她沐浴的池中......
加上圣地又是不能說的秘密,圣女一急就扯了一個謊言。
當(dāng)天夜里童子能讓她乖乖的洗澡,安然入睡,確有破綻,但是童子一離開,觀里的道眾對童子的習(xí)性并不十分了解,事情也就過去了。
但是她偏偏讓童子留在了觀中……
童子一旦留在觀中,惡行必立現(xiàn),圣女妮妮童子的秘密恐怕就要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
圣女急中生智,想出了這個一石二鳥之計:
讓所有人給童子妮妮一遍。
這樣焦點就散光了,誰也不好拿童子妮妮之事取笑誰,把少女的羞澀變成了行善積德;
參與醫(yī)治童子的人多了,師傅回來若要懲處自己,眾人就不會落井下石,甚至還會幫著說好話。
像收留童子治病這事,如果是師傅做的,自然是對的,但是自己做的,必然是錯的,這就是師傅與自己的差別,其實無關(guān)對錯。
玉不啄,不成器,弟子不多多懲處,就不放心讓她當(dāng)接班人,這個道理圣女自然很是明白的。
只是圣女如此一番騷操作,卻是苦了癡兒,妮妮之事,像是宿命,清醒時欲拒,糊涂時還迎,無時流口水,有時心作祟……
五十歲的老匹夫,三歲的童子,二魂合一之際,癔癥發(fā)作之時,一時是無依孤兒需要母愛來慰籍幼小的心靈,一時又是前世老匹夫......
癡兒之所以癔癥頻發(fā),一是因為小兒過度驚嚇,本來就是易犯癔癥,二是宿主的靈魂回來了,二魂合一,加深了病情。
經(jīng)過圣女的一番騷操作,經(jīng)過千百次的糾纏,癡兒已經(jīng)知道戒是不可能的事了,至少現(xiàn)在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既來之則安之。
在小師叔莫愁愁同意接手童子的事務(wù)后,師叔木木真人便回來了。
師叔木木真人帶回了兩人個方法,一個是姜汁抹上,讓童子辣得不得不放棄,三番四次,就戒了。
二是師叔木木真人用檀木做了兩個妮妮嘴,浸在羊奶之中,待童子被辣得受不了時,適時地?fù)Q上木制妮妮嘴。
童子哭過,鬧過,發(fā)過癔癥,但是最終還是把妮妮戒了。
在父母身邊可能根本無法戒掉,因為父母受不了童子哭鬧,害怕童子發(fā)癔癥……
但是這是道觀,這里的人對你再好,但是她們都不是爸爸媽媽,耍賴根本不管用,明知道耍賴無用,也就老實了。
誰家孩子想戒,如果兩家互換孩子,相信很快就戒掉了。
癡兒就這樣戒掉了。
原來千辛萬苦戒不掉,圣女一出手,就搞掂了。
既然癡兒戒掉了,道觀就恢復(fù)了正常的生活,圣女就開始帶著童子吃藥練功了。
練功第一步便是洗去心中塵囂,也叫凈心,其實就是洗澡。
誰知童子才剛剛戒掉,心癮還未盡除,一見出水芙蓉,忍不住的……才出現(xiàn)開頭的那幅圣女童子戲水圖。
童子一咬,圣女便想到了與童子第一次相見時的情境,當(dāng)時圣女也是把童子一拋,童子在水中拼命掙扎……
圣女開心一笑,便想捉弄一下這又愛又恨的童子,誰知道這童子竟會游泳,把圣女開心得不得了,格格直大笑。
癡兒前世是會游泳的,只是第一次跌池中之時,身穿厚衣笨鞋,又正在癔癥之中,無法游動,今日卻是身無一物,自然是得心應(yīng)手。
圣女也知道童子是在菜地上玩耍,跌落圣地的,但是偷偷的尋找了好幾遍都沒有找到那個小洞,到最后甚至開始懷疑了,懷疑童子與自己相遇是神仙的安排。
見童子游得賣力,心中一軟,便又任由童子了。
圣女心中已經(jīng)打算不嫁,但是仍然母愛如尋常之人。
可憐癡兒才成功戒掉,又一朝功敗垂成。
這妮妮可真是宿命哈。
“無情未必真豪杰,
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fēng)狂嘯者,
回眸時看小於菟?”
癡兒在圣池之中,在圣女懷抱里,身泡著溫泉浴,口說丫丫語,安然入睡。
醒來之時,丹田之氣漸涌,心中無限舒暢,腦袋異常清醒。
睜開眼睛,朦朧中看見了無限的大千世界,山川河流,隱隱約約之中似乎還可見人間煙火……
再而發(fā)現(xiàn),自己正在盤腿打坐,雙手自然的成拈花手勢放在腿上……
然后氣息翻涌,身體發(fā)熱,小宇宙充滿了力量。
癡兒感覺到了后面有人……
巨石之上,自己在前,圣女在后。
同樣的動作,同樣的手勢。
這石叫念石,是歷代掌門與圣女打最是練功打坐的好地方。
癡兒回頭,先是臉一紅,繼而嬌羞的叫了一聲:“媽咪?!币活^扎進圣女的懷里。
圣女吃驚不小,想不到才一用丹藥,才一練功,童子竟能開口說話。
一時竟是忘記了童子......
聽見童子說話,就像母親聽見兒子老中狀元一樣高興。
圣女有一種莫名的滿足。
直到童子再次入睡,圣女還在她自己的憧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