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夢,李也睡得香甜。
早晨的陽光透過細軟的窗簾照了進來,溫柔又有些寒意的風(fēng)透過窗子吹了進來,李也在被子里裹了裹身,并不想這么早起來。正在李也醞釀睡意的時候,房門被悄悄的打開了,一個小腦袋探頭探腦的在往里瞧著,李也睜開眼睛,正好和這雙好奇的眼睛碰上,原來是小桐桐偷偷跑了進來。
桐桐故作驚訝的喊著“呀!小姑!你醒啦!我還說來看看你起來了沒有!”
李也把胳膊從暖和和的被子里伸了出來,一把將小桐桐薅到了床上,小桐桐在李也的懷里咯咯咯的笑著,明亮的笑聲打消了李也的困意,桐桐從李也的被子里掙脫了出來,喊叫著跑了出去。
李也伸了個懶腰,從被子里鉆了出來,走到床邊將窗簾拉開,明媚的陽光沒有了窗簾的遮擋,徑直灑落在李也的身上,北方秋日的陽光褪去了夏日的高溫炙烤,像位意興闌珊的舞者,淡淡的擁抱著北方的大地。李也朝著窗外清新的空氣深深的吸了一口,絲絲的涼意從領(lǐng)口處鉆了進來,李也下意識地拽了拽領(lǐng)口。李也媽媽做好了早飯,看到李也穿著睡衣站在窗子前,一邊說著讓她離窗子遠點,小心著風(fēng),一邊不停閑的給李也整理床鋪。
李也的媽媽每次從李也哥哥家“放假”回小城,都是她最開心的時候,而且這一次自己的小女兒也從深圳回來,更是要比以往還要開心了。所以李也媽媽一早上都是哼著小曲做家務(wù)、煮早餐,還專門起了個大早跑到小區(qū)對面的老社區(qū)里買了李也最愛吃的豆腐腦和餡兒餅。
李也最喜歡吃北方的豆腐腦,咸咸的鹵汁拌著黃花菜與香菜,入口香咸細膩,再泡上熱騰騰的油條,本來炸的脆脆的的油條因著鹵汁更添了獨特的風(fēng)味。李也剛到深圳的時候,坐地鐵的時候路過小吃攤,點了一份咸豆花打包,結(jié)果到了學(xué)校準備吃的時候,發(fā)現(xiàn)老板只是在白花花的豆花上加了一股醬油,李也無語極了,深深地感受了一把南北的差異性。
吃完早餐,李也將自己的行李收拾了起來,李也媽媽在客廳里踱著步子,一邊盤點著帶回家的東西,一邊拿著手機和李也爸爸打起了電話,催促著他盡快出發(fā)。李也和媽媽都在準備著奔赴他們真正的故鄉(xiāng)。
其實,自從李也上了大學(xué),她就有些糊涂,糊涂到很多時候分不清到底哪個才是自己的家。每次放假回來,她都是在哥哥家待兩天,再到姐姐家待兩天,等到嫂子下班回來了,她再和媽媽回到自己家待兩天,等到嫂子臨上班的前一天,再和媽媽趕到哥哥家。李也經(jīng)常一個假期就跟著媽媽這樣跑來跑去的,李也媽媽曾和李也說過,她在那里,哪里就是李也的家,可李也對這句話并不認同,因為她感受的到媽媽在哥哥家的拘束與不自在,一個人在自己家里是不會拘束不自在的。
所以后來她干脆就住在姐姐家,姐姐婚后住的房子是娘家的,李也自覺的把那個房子當(dāng)做自己假期的臨時落腳點,可是在她的心里,并沒有一個固定的屬于自己家的住所。不過,寒假的時候爺爺奶奶會從鄉(xiāng)下搬到小城的家里長住,小城里的家也只有在寒假的時候才有了溫暖的家的感覺。
李也爸爸在九點多左右接到了李也母女倆,一路上車子穿過隧道,穿梭在盤山的快速路上,李也坐在車里,望著窗外陌生而又熟悉的風(fēng)景,內(nèi)心異常平靜,她又回來了,這個真正生養(yǎng)她的地方。
李也家住的房子是爸爸單位分下來的,老式的沒有電梯的七層小樓,李也記得媽媽當(dāng)初很自豪的說,她們家的這一棟是當(dāng)年整座小城里唯一一棟鋼筋混弄土灌注的樓房,其實小李也并不覺得這一棟和其他棟有什么不同,也就是初中那年臨省地震,李也第二天早上去學(xué)校,聽著大家在討論家里的桌子、吊燈、床和柜子在拼命的晃動,而李也昨晚上卻什么也感受不到。她后來想了想,她好像也不是什么也沒感覺到,她依稀記得當(dāng)時躺在彈簧床墊上準備睡覺,身下忽然有一小股波浪鉆過,她本以為是錯覺,沒想到那就是她有生以來第一次對地震的切身感知,直到那時她才覺得,好像自己的家還挺結(jié)實的。
爸爸停好了車子,笑呵呵的拎著行李箱上了樓。李也的家是爸爸單位分的宿舍,一進小區(qū),就有熟人同爸爸媽媽打招呼,整個院子里的人他們彼此都認識,三三兩兩的寒暄著上了樓。
李也跟在媽媽的身后,一前一后的進了家門,李也從爸爸手中接過行李箱,推著進了自己的房間。李也望著自己的小房間,淡粉色的墻壁因為時間久遠的關(guān)系徒添了一絲灰蒙,李也最喜歡自己房間的吊燈,不規(guī)則的金屬網(wǎng)盤里放著幾顆淡紫色的金屬球狀的燈,每次開燈,就像千絲萬縷的光線分散在整個淡粉色的空間,粉色與紫色相互纏綿,滿足了少女時期李也對夢幻的向往。只是,后來金屬球里的小射燈一個個的熬盡了壽命,李也的媽媽嫌一個個換燈太麻煩,索性在紫色的網(wǎng)里丟了個節(jié)能燈,李也看來,沒有了星星點點的光束,屋子里的燈也只能是個燈了,那些夢幻里的浪漫也被現(xiàn)實沖打的所剩無幾,只剩了個缺了靈魂的殼子在運作。
李也換了睡衣,她將帶給爸爸的禮物拿了出來,是一件藏青色的風(fēng)衣,爸爸一邊說著這么大老遠的還買什么禮物,一邊開心的笑瞇了眼。李也爸爸由于常年做體力活,早已年過六十的身體還像個小伙子一樣結(jié)實而有力,寬厚的腰膀,粗壯的手臂,一米八三的大個子,無一不給人一種北方男人獨有的安全感。
李也的爸爸是遠近聞名的好男人,他不抽煙不喝酒,沒有低俗愛好,當(dāng)然也沒有什么高雅的愛好,如果非要說愛好,那喜歡收聽各種歌曲打擂的節(jié)目可以算是了;熱愛工作,每天早上早早的起床,晚上經(jīng)常加班到深夜,每天就像個擰了發(fā)條的工作機器,好像賺足夠的錢養(yǎng)家糊口才是他的唯一信條;“嫁給你爸幾十年了,他從來沒有和我紅過一次眼”媽媽每次說起這個,她眼神里流露出來的難以自抑的幸福感,像是把她拉回了他們剛剛熱戀的時候。
李也抱著媽媽洗好的葡萄倚在沙發(fā)上,一邊吃一邊看著媽媽給爸爸整理衣角,李也問爸爸喜歡嗎,爸爸一挺腰桿說道,“閨女買的,當(dāng)然喜歡!”媽媽卻在一旁半抱怨著,爸爸每次穿著新衣服干活,搞得到處都是油墨,怎么也洗不掉,而爸爸卻在一旁打著哈哈。
李也不知道別人家父母的相處模式是怎樣的,她的父母經(jīng)常會寵溺的相互拌拌嘴,偶爾媽媽抱怨幾句,爸爸也笑著回應(yīng)。李也家的氛圍很輕松,她經(jīng)常沒大沒小的和爸媽說話,如果碰到爸爸不按時吃飯或者是近期天天加班休息不好,李也會像教訓(xùn)小朋友那樣教育自己的爸爸,爸爸也都是樂呵呵的聽著,一邊笑一邊還說著“閨女長大了,知道訓(xùn)爸爸了”,這種輕松自由的家庭氛圍,塑造了李也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以及對自由的向往。
李也很感激自己的父母,給了自己自由抉擇的權(quán)利,她選擇高中,報考大學(xué),參加工作,以至于談戀愛,爸媽都是尊重她的選擇,與其說是尊重,不如說拗不過她,也便隨她去了。
以前的李也不知道這份自由有多難得,直到高中畢業(yè)前夕,宿舍里幾個女孩子都在計劃著自己的未來,李也說自己想去離家遠的地方看看,她想看看這個世界,而宿舍里其他的女孩子卻說自己可能沒有辦法按自己的想法填報志愿。李也不解,還在一旁鼓動著大家要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夢想。可是高考落幕,錄取通知書接續(xù)傳來,當(dāng)初圍坐在一起的四個女孩子里,只有李也走出了省,去到了冰天雪地的哈爾濱,而其他的三個女孩子,都選擇在家門口的大學(xué)就讀。這個時候,李也才知道,自由,有時是決定未來的。
可李也對自己的爸爸除了感激,還有責(zé)備。
因為爸爸的早出晚歸,導(dǎo)致了李也就算初三沒有讀寄宿學(xué)校,她仍然見不到自己的爸爸。每次李也醒來的時候,爸爸已經(jīng)工作了,每次李也準備休息的時候,經(jīng)常會聽到爸爸開門回來的聲音,李也只有在半夢半醒的早上,會感受到爸爸進了門,給自己蓋好被子。李也爸媽覺得他們的分工明確,媽媽主內(nèi),管好孩子的學(xué)習(xí)生活,爸爸主外,負責(zé)賺錢養(yǎng)家,這樣的搭配使得家庭運作簡單高效,然而,他們忽略了父女關(guān)系里,父親的長期缺位對女兒的影響。李也爸爸自認為沒有錯過孩子們的成長,其實,他錯過的是李也整個童年與少年。
有人說,女孩子的擇偶標準,都是照著爸爸來的。這句話李也深表認同,少女懷春時,她就幻想著自己未來的意中人,一定要像爸爸那樣高大、偉岸,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能給她足夠的安全感,但她要的還多的多,她想要爸爸沒有給到的很多很多很多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