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如注,天色晦暗。時任懷寧縣管河主簿的盧謙益不顧這天上降下的滂沱雨露,打起那把稍顯破爛的雨傘,披著蓑衣獨步前行,去往安慶府衙門。
這位九品小吏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這一輩子能創(chuàng)下什么基業(yè),碌碌無為用在他身上實在是太恰當了。但是一場大雨的到來,讓久久沉淪的內心又再次點燃篝火,至少為了沿江的百姓村舍,管河主薄也應該做些什么才對。
踩踏在濕滑的青石官道上,盧謙益差點滑倒在旁邊的水洼之中。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來縣衙之前,他就去江邊巡視過。那里的情況愈加惡劣,漫出的江水已經淹沒了鄰近的幾個村子。而他這次來縣衙,只為說動縣里邊的人,劃給他幾百精壯去挖開河道,分流江水。
“哦?真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御史大人你看看?!弊诒狈刻梦輦茸系目h丞陳瑛,用食指指著剛進大門,亦有些狼狽的管河主薄。
而他旁邊的巡江監(jiān)察御史陳世寶同樣也露出深切笑意,似乎對這個小吏的不請自來心中早已猜到。
此刻天空驚雷炸響,閃電游走于暗灰色的天際。雨勢變得更大了,拖下衣帽的盧謙益徑自走往堂中,又婉言拒絕衙役奉上的驅寒姜茶。
“下官盧謙益,見過御史大人和陳縣丞。”深深的鞠躬一次,俯首的時候還是有些感到意外。就連堂堂的御史都在這個時候趕到長江邊上,可見此次水災的嚴重性。
陳瑛上前幾步拉住盧謙益的手腕,招呼他坐下才問道:“江邊上的那幾戶人家現(xiàn)在安頓的怎么樣了?”
盧謙益見此立刻激動的回答道:“已經安排進城里住下,下官還需縣丞幫一把手。調給我五百壯丁,好去挖開河道,把淹進村子的水引回長江!”
“怎么?竟有如此嚴重!”陳瑛背起一只手,緊繃著臉詢問。
“上游地界,那幾處前年修好的滾水壩在三天前全部被沖垮了。再這樣下去,沿江四村,三百戶人家的性命財產也將不保!”到了這個時候,盧謙益再無他法,只能全盤托出實情。
按照水利衙門的規(guī)定,每個地段的壩子,水庫,湖泊河澤都由該地段的署官負責。一旦出現(xiàn)壩子損毀的情況,從堤夫到水利僉事均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而自從內閣頒布新法以后,這個責任明顯更加沉重了。從以往的任期責任制直接上升為終身責任制,至于像安慶滾水壩被沖垮的事故,負責一線的管河主簿是要負主要責任。
但是盧謙益現(xiàn)在已經沒有選擇了,繼續(xù)隱瞞災情無疑會讓更多的人流離失所。而作為一個人的良心,也不允許他對上司們撒謊。
“這……唉!”陳瑛嚴重嘆氣一聲,用力甩了下袖袍便又坐回側坐上。如今用來分洪的滾水壩都被沖開了,自己這個斗升小吏,在這場大雨面前又能做些什么呢?
看到縣丞沮喪的模樣,盧謙益著急說:“還請衙門里快些加派人手給我,晚了就真的來不及了!”
“你莫要催他……”剛剛還在沉默的陳世寶終于開口了,“這不是一個安慶能決定的事情,整個江淮,甚至南直隸都深陷其中。你要好生斟酌!”
“這是為何!”盧謙益隱隱約約嗅到了一絲不安,皺眉說道。
面對來自下屬的質問,陳世寶是如鯁在喉,到了嘴邊的話竟突然說不出來了。
在來的時候,陳世寶就接到了很多不好的消息。其中以鄰近省份湖廣最多,先是大水沖垮了皇堤,間接導致整個江北地區(qū)洪澇泛濫。而以往上游蓄洪的主力——鄱陽湖,洞庭湖兩大水系經過連續(xù)數(shù)日的降雨,早已是不堪重負。
九曲十八彎的山地都不能阻止來勢洶洶的長江大水,一旦這股洪流沿著河道居高臨下的往平原上那么一沖,將會給江南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巡江御史根本不敢設想。
“巢湖,南京西面的巢湖怎么樣?”在南京六部召開的會議上,陳世寶依舊不死心的,把從上游沖下來的水寄希望于巢湖來泄洪。
對于這樣一個近似天真的想法,已經有幾十年治理江南水患經驗的南京刑部尚書潘季馴,同樣苦笑的搖搖頭說道:“巢湖經過多日的蓄洪,和上游的湖泊比起來好不到哪去。”
潘季馴深知在百年未遇的暴雨面前,任何疏通引流都是杯水車薪。況且巢湖距離南京近在咫尺,他不敢斷然冒這個險。若是雨不停,直接導致蓄洪失敗,那么滾滾而來的江水將會淹沒整個南京城!
而所有南京的官員們都知道,地處低洼地段的南京皇宮。里面還保存著洪武,建文,永樂三朝的文獻史書和典章律制,要是被洪水沖走,那自己不就成了大明朝的罪人。
“還有洪澤湖!姑且可以一試!”陳世寶最后提議到。
“洪澤湖分攤了運河在江南的絕大多數(shù)洪水,況且距離長江較遠,現(xiàn)在開挖引流河道已經來不及了!”潘季馴再一次否定了他。
那么剩下來的選擇也就只有一個……想到這里,陳世寶后背不禁陣陣發(fā)涼。
“御史大人!難道真的沒有別的辦法?非要鑿開大堤,引水進入安慶,池州兩府不成?”盧謙益脹紅著眼睛,以沙啞的聲線嘶吼到。這個決議實在有些無情,也正應了陳世寶出發(fā)前,刑部尚書對他的告誡:“大患無情,君當勉之?!?p> 縣丞陳瑛難能容他如此叫囂,當即拍著桌子呵斥,“這是南京的決定!為了保糧倉,我們只能這么做。如果有罪,那就等洪災過去,讓我一個人去京城述職!”
這句話大概是叫醒了還在意氣用事的盧謙益:御史不是來這里和自己商談救災事宜的,他是來監(jiān)督執(zhí)行南京六部的各項措施。
如此,這個小小的河道主薄現(xiàn)在才感覺到自己力量的渺小,一想到兩個州府的百姓因洪水無家可歸,心里就是一陣絞痛。
“你大可不必如此傷心!”陳世寶反到安慰起主薄,“這件事事關重大,就是南京也不能獨斷專行。我們只是做好最壞的打算,提前讓百姓撤離泄洪區(qū),最終是否要實施這個決議,還是要看北京的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