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軒忙著賺錢籌糧,稍有著落的時候。下人來報,諸葛亮終于到了。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秋天,塞外的冬天來的早,在一望無垠的草原上,沒有擋風(fēng)的地方,單靠帳篷,只怕這個冬天不好過。
諸葛亮來了,現(xiàn)在就差喬玄了。劉軒決定,喬玄一來馬上開拔。趁著冬天還沒到,先去草原把基地做好。
“諸葛先生一路辛苦了。本來應(yīng)該讓先生多休息幾天,只是我打算提前開拔,有些事情只能麻煩先生了?!?p> 諸葛亮的到來,讓劉軒松了口氣。這么多事都是自己一個人操心,有諸葛亮在,他的行兵布陣能力比自己強,自己可以專心做其他的事情。
“主公,帶五百人去草原是不是太少了?”
諸葛亮是做大事的人,這五百人確實太少了。
“先生莫急,早在一年前,我已經(jīng)在草原上布下了一萬多人。經(jīng)過幾場鏖戰(zhàn),現(xiàn)在還有九千多人。人數(shù)雖少,但是都是見過血殺過人的。他們還是十六七歲的少年,擁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諸葛亮聽了一驚,問道:“難道早在一年前,你就在謀劃匈奴中郎將的位置了?”
一年前劉軒二十出頭,他如果那時候就開始謀劃匈奴中郎將的職位,那就太可怕了。這樣深謀遠(yuǎn)慮的人,會壓制自己的才華,不是自己追求的明主,在這種人身邊,體現(xiàn)不出自己的價值。
“先生說笑了。到塞外,是我在破張純后,才萌生的想法。我原本的想法是去西域都護(hù)府謀個職位。是有人指點,我才討了匈奴中郎將的職位。
至于塞外的人馬,是因為羨慕烏恒鐵騎,再加上收編的黃巾賊人無處安排,這才讓人帶他們到草原上。讓他們鬧鬧外族的后花園,減輕邊關(guān)的壓力,順便把他們消耗在草原上。
一萬人的護(hù)國軍才是我們的家底。我把他們交給你了,好好的用他們?!?p> “不,主公戰(zhàn)功赫赫,指揮作戰(zhàn),以你為主,我為輔?!?p> 劉軒想了想這樣也好,諸葛亮剛來還沒有威望,自己手下的人未必能聽他的,由他出主意,自己實施,過一段時間再讓他獨自掌兵也好。
諸葛亮從歷史上看,這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把兵權(quán)交給他沒什么不放心的,什么事都自己操心,未必能做的好,分權(quán)是必須的。
只是自己在士卒心中的位置不能讓,要時刻提醒他們,自己才是他們效忠的對象。至于具體怎么做,劉軒還沒想好。
“我們和外族人比,騎射是弱項。先生有什么解決辦法?”
劉軒不知道現(xiàn)在諸葛亮,把諸葛連弩發(fā)明出來沒有。這東西自己在前世也沒關(guān)注過,具體怎么弄自己也沒頭緒。
“我發(fā)明了一種連弩,你看看行的通嗎?”
諸葛亮從懷里,掏出來一張圖紙遞給了劉軒。
劉軒接過來看了看,這原理到是不復(fù)雜,指點諸葛亮加上兩個滑輪,變成了復(fù)合弓的模樣,這樣手弩的射程能提高不少。到底能射多遠(yuǎn),還得做出來試試看才行。
“主公是墨家傳人?”
諸葛亮本來以為自己發(fā)明的連弩已經(jīng)夠巧奪天工的了,沒想到劉軒只是加上了兩個滑輪,就把手弩的射程提高不少。
雖然不知道具體能提高多少,但是再加上連射,這絕對是大殺器。
對于是不是墨家傳人,劉軒支吾兩句,也沒給諸葛亮具體的答復(fù)。
諸葛亮只是順嘴問一句,是不是的和自己沒什么關(guān)系。劉軒不正面回答,諸葛亮也不再追問。誰還沒個秘密不是。
這時代的鐵刀,比劉軒前世的菜刀都不如,很容易倦忍。箭頭也是一樣,遇到少硬點的東西,頭就彎了。
這是因為鐵里的雜質(zhì)太多,碳、鱗、硫等物質(zhì)超標(biāo)造成的。原理劉軒知道,只是單一個吹氧劉軒就解決不了。在這時代到哪里找氧氣?
不過成不成的,劉軒都準(zhǔn)備試試,哪怕能提高一點剛性,對士卒也是好的。
不過現(xiàn)在不急,劉軒記得遼東地區(qū),有很大的煤炭和礦石儲量,等在塞外站穩(wěn)腳跟,再想辦法解決不遲。
匈奴、鮮卑、羌人等外族,他們的鐵器更少,箭頭還是以狼牙為主,彎刀比漢朝軍隊的制式刀短一截。這也是外族人不愿意和漢朝軍隊肉搏的原因之一。
劉軒和諸葛亮商量了一下后續(xù)的計劃,劉軒忙著繼續(xù)籌備糧草,諸葛亮忙著打造連弩,時間急迫沒多說什么,兩人分開各忙各的。連給諸葛亮的接風(fēng)宴,都沒時間擺。
又忙了十來天,喬玄終于來了?,F(xiàn)在人到齊了,是考慮出發(fā)的時候了。
這天劉軒把關(guān)、張等人集合,介紹了諸葛亮和喬玄給眾人認(rèn)識。
喬玄還好,做過將軍,又是劉軒的老岳父,眾人很快接受。
諸葛亮有點麻煩,他是智慧型人才,自然不能沖鋒陷陣,何況諸葛亮還沒打開名氣。關(guān)、張等人對諸葛亮做軍師,顯得不是多信服。
“有老三指揮就行了,再另設(shè)軍師,我看沒必要吧!萬一軍令有沖突,我們聽誰的?”
張飛的脾氣暴躁,首先反對諸葛亮做軍師。關(guān)羽和趙云也附和。只有李典做在一旁不說話。
“不知道你們聽沒聽過這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其中的臥龍就是眼前的諸葛亮,諸葛孔明先生?,F(xiàn)在不是爭執(zhí)的時候,等諸葛先生證明自己后,你們就知道諸葛先生是不是名副其實了?!?p> 這話也不知道是誰傳出來的,劉備得到了臥龍鳳雛兩人,也沒有得整個天下,顯然是夸大其詞了。不過在劉備手里不能實現(xiàn)這句話,劉軒相信在自己手里是可能實現(xiàn)的。
只是諸葛亮選人的眼光一般,這一點歷史已經(jīng)驗證過了,選人拉人的事還是自己來吧!
只要自己聽著耳熟的,管他有用沒用的,先拉過來再說。能用就用,不能用推了就是。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張飛等人看劉軒堅持,不再反對,怏怏不樂的出了大帳。
“先生,我這些兄弟都是直腸子,別和他們一般見識。以后熟悉了就好了?!?p> 諸葛亮顯然對這種情況有過預(yù)料,笑了笑道:“只要主公信我,那孔明會證明自己的?!?p> 劉軒看諸葛亮信心滿滿,沒有絲毫受打擊的模樣,這才放下心來。
“賢婿,有時間嗎?我們單獨談?wù)劇!?p> 喬玄看諸葛亮走遠(yuǎn),對著劉軒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