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張圓的實地踏察,自年麥城出發(fā)去往書院這一路之上除了荒漠戈壁就是雪域冰川。幾乎都是人跡罕至的險山絕地,這種路況以前的途中也都經(jīng)歷過了。這段路程也不是很長,于歷練上已經(jīng)意義不大,于是與眾人商量決定就在珍重福地中修煉,待到書院開學之日直接送諸人前往報到即可。張圓的決定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贊成和擁護。除了洪家兄弟被張圓護送,允許返回瑤池秘境居家修煉以外,所有人都不許離開珍重福地返家。盡管此地距離妖族只有一林之隔,但是這個決定是出于對大家安全上的考慮。如果大家在家里出了什么事兒,做為護道人的張圓沒法對自己承接的任務負責。他的任務就是在書院開學之際,將所有的孩子安全的送到書院報到。在此之前他不能允許孩子們有一點點閃失。而洪家兄弟是由他親自護送回家的,并且瑤池秘境本身就有三大圣境強者坐鎮(zhèn),加上兄弟二人就是五大圣境齊聚一堂,相信任何勢力想要動手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張圓也對二人做出了禁足的要求,要求在書院開學和眾人集合出發(fā)之前二人不得離開瑤池秘境。東華君和楊婉妗黃裳都表示絕對支持,并且負責監(jiān)督此事,同時幫助留意書院的消息,一但這邊開學就立即傳訊通知張圓。張圓也表示如果瑤池秘境有事兒就傳訊于他,必然全力馳援!由于當日冥界之亂事發(fā)突然,大家走得匆忙未及向關(guān)尹子等人解釋告辭就突然離開了。張圓從瑤池秘境歸來途中特意去了一趟年麥城。感謝了關(guān)尹子等人的吃住關(guān)照以及解釋了突然離開的原因。
自此除了洪家兄弟之外眾人就都安心于珍重福地潛心修煉。神獸在濃郁靈氣的助益下都有了不小的進步。過年期間張圓破例給需要回家過年的孩子放了十五天的長假。期間也不忘以分身時刻留意著妖族那邊的一舉一動。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眾人就都如約而歸,直至春暖花開的某一天,張圓突然接到了楊婉妗的傳訊。邀請所有人到瑤池秘境集合待命,因為近幾天書院就要開學了。眾人聞訊都十分興奮和激動,因為為期兩年的求學之路終于結(jié)束了。大家以后就可以踏踏實實的呆在書院里安心學習二十多年,然后匯合他們的小圓哥一起治理天下。這是前段時間張圓親口告訴他們的秘密,無論怎么說,大家就是相信張圓說的話一定是事實。
到達瑤池秘境的第二天一早,張圓在東華君楊婉妗和黃裳的陪同下,攜一眾孩子一起前往書院。這三位與道祖曾經(jīng)都是多年的老相識了,不過最近雖然住的這么近,但是往來卻是不多。此次一者是陪一陪張圓,再者就是送一送孩子們。當初楊婉妗東海脫困無處安身,張圓就將瑤池福地贈送給她,言說是看哪里不錯就在哪里一拋即可安家。楊婉妗四處一番尋找,仔細再一琢磨。唉!就住道祖家旁邊吧。怎么說呢?一者書院乃是天下第一大名門正派的修道之地,有四位圣境強者坐鎮(zhèn)安全上讓人放心。二者道祖乃是自己曾經(jīng)的故友,一但有個為難招災的喊一聲,他無論如何也得給幾分面子。三者安家講究風水氣運,道祖的眼光還能差了?人家都把自家根基扎在此處了,此處風水一定不差就放他旁邊啦!于是楊婉妗就在書院大門口把瑤池福地一拋,于是就跟書院整了個門對門。只不過瑤池福地平時都是云霧繚繞封門狀態(tài)的,所以一般人是找不到瑤池秘境的,也不可能出現(xiàn)走錯門兒的事情。
書院做為天下正道最大的修仙門派一直屹立不倒,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收徒的門檻兒本來就很高。所以能接到書院邀請函的人物都是在某一方面出類拔萃的人才。也有凡人進入書院修行或者學習的,那也都是王朝重臣,皇室苗裔,得有修道有成之人舉薦護送方能來到此處。不然僅憑凡人之軀就是走到書院門口都是癡心妄想。因為根本無法抵御一路行來的缺氧,冰川雪山冰爆雪崩等一系列的惡劣氣候條件和自然災害。張圓等人出了瑤池秘境就是一塊兒十丈方圓的天然石質(zhì)平臺。這里就是書院和瑤池秘境門口的公用之地。從平臺沿石階緩步而上,云霧繚繞間只需攀登百丈左右就登上了又一個極為寬闊的平臺。此時平臺上已經(jīng)密密麻麻站了好多服飾各異的修士,平臺的對面就是書院的大門,霧靄掩映間并不顯得十分高大。匾額上書‘有一書院’四個大字,幾個老家伙并不奇怪,倒是孩子們感到好奇,感嘆它居然真的就叫有一書院!原來還以為人們說昆侖山巔有一座書院的意思呢?
見眾人都在場中靜立等待,不同的小群體彼此間也不交談,只是三四個一群七八個一伙兒的,自己人之間彼此竊竊私語暗中交流。張圓神識略掃一遍大致心中有數(shù),所穿服飾千奇百怪修為境界參差不齊。不過這一掃之下居然發(fā)現(xiàn)了遠處的一個熟人,曾經(jīng)在飲馬驛有過一面之緣,后又在老狐貍家彼此相識,最后又在陰陽山相助桃仙芝時相遇一次。東方島國凈樂國人氏武祥源居然獨自一人提前來到了廣場上。只不過距離較遠且在武祥源眼中張圓等人因為修為太高就如同一群凡人一般。就像剛剛自己一群人從階梯走上廣場時,從附近投來不少探查的視線,不過僅僅是略一掃視就收回去了,并且明顯感覺到了對方的一絲輕蔑和不屑。大門口處有書院弟子搬出桌椅,有好事者圍攏過去似是詢問什么,身著書院袍服的人皆面容和藹有問必答。沒有一絲輕視慢待和倨傲的神情和行為。看來新生入院活動快要開始了。由于還有人陸續(xù)從石階走上來,張圓等人就被迫逐漸向前移動。
當張圓等人逐漸移動到廣場中間時,廣場上的人數(shù)已經(jīng)是剛剛上來時的兩倍了。這時門內(nèi)走出三個中年人,廣場上的石質(zhì)地面變化成一黃一白一黑三個區(qū)域。三個人每人站定一個區(qū)域,有渾厚的聲音在眾人心湖想起。選修道德之人站在黃色區(qū)域,選修道法之人站在白色區(qū)域,選修道術(shù)之人站在黑色區(qū)域。場中霎時間一陣混亂,一身布衣的孩子們擠在人群當中被流動的人群推來搡去。彼此面面相覷有些好笑,真的不知道這搞的是哪一處。也不知道自己一行人是要選修三者之中的哪一項。最終被眾人推搡至最后面的位置,也就是剛剛從石階上來之處。書院的效率倒是挺快,三個區(qū)域分好后前面已經(jīng)開始查驗入院邀請函,發(fā)放書院身份、學習、購物、住宿集各項功能于一體的玉符。
正在張圓感覺有些惱火和氣憤時,第一個檢驗完畢往大門口走去的新生,在門口處和一個風風火火跑出來的禿頂小老頭撞了個滿懷。新生被撞了個倒仰,那老者提了提草鞋也未減前沖之勢,繼續(xù)一瘸一拐向后飛奔。待那前方三個中年人看清了那個禿頂小老頭后趕緊齊齊躬身施禮。隨著老頭一溜煙的滑稽奔跑也把眾人的視線帶到了后方。就見那里站著十五個穿著樸素的人,其中有六個漂亮到不講道理的女子,還有八個相貌堂堂的少年和一個中年男子。讓人費解的是老頭沒有和年紀看起來較大的男人打招呼,而是向其中一個個子最矮的少年深深一禮,不停的寒暄并且躬身把眾人往書院里請。這讓曾經(jīng)向張圓等人投來鄙夷目光的人脊背生寒。因為他們分明看見前方三個中年人在老頭面前就沒敢直起過腰。不僅如此,還像向日葵一樣老頭走到哪里他們就轉(zhuǎn)向哪個方向鞠躬。直至目送一行人進入書院大門,才敢起身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開始繼續(xù)查驗新生的邀請函。心道不知是何方神圣能讓道祖如此謙卑飛奔出迎。
這常人都是越老越喜清靜,道祖也未能免俗。當初用計趕走了一眾溜須拍馬主動獻殷勤的徒子徒孫。每日吃住睡覺都獨自一人呆在菜園之中閉門悟道。平時也是沒有人敢于打擾,適才突然感覺心緒不寧掐指一算,結(jié)合廣場處感受到的氣機心道不好,趕緊閃身來到大門口作勢往外飛奔,假作不巧撞倒了新生,又作勢提鞋繼續(xù)狂奔。來到眾人面前鎖定心懷怒意的張圓躬身就拜口中不停的叨叨著:“罪過!罪過!大天尊贖罪。歲數(shù)大了愛忘事兒,這覺也特別的多,睡得還特別的死。慢待諸位了,慢待諸位了,快些里邊請,快些里邊請……”進得書院大門道德天尊、原始天尊和靈寶天尊侍立門內(nèi)迎候。紛紛躬身施禮口稱見過大天尊。然后眾人就感覺周身有如水波流轉(zhuǎn)瞬間出現(xiàn)在了八景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