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救援小組和剿殺組成員成功會師后眾人重聚登天臺。之所以回到登天臺是因為張圓要對此次的行動做個總結(jié),如果在玉山進行當著魔頭的面兒宣讀某某人殺了多少小魔頭總是感覺哪里不妥,最起碼有一種讓魔頭情何以堪的感覺。張圓本就是法則的化身,法則面前眾生平等,自然包括不屬于人類的魔。既要照顧所有人的感受,又要對觸碰底線的人毫不手軟――這就是張圓心中法的含意。不管你有多好都可以,也不是不可以你壞,但壞要有個度,于最低處畫了一條線,最起碼不能怎樣怎樣,過了線我就用我的方法讓你付出代價就這么簡單。例如你可以去愛別人但不能違背她人意志強行做什么,你可以愛財?shù)豢梢载澞貌粚儆谀愕墓胁糠?,不可以去強搶錢莊。法則容忍任何人存在于世間好人或壞人――但請守住底線!越線即遭懲罰是放之何時何地皆準的道理。
在張圓的主持下由白采芳宣讀了每個人在此次封魔行動中所斬殺的魔頭數(shù)量,以及有突出貢獻的行為,每宣讀完一人時達到圣境以上的成員就能看見,從白采芳所持的功德書中涌現(xiàn)出閃爍金色光彩的氣機注入那人體內(nèi),整個人的氣質(zhì)也立即隨之有所變化,最顯著的就是臨近壁障的甚至直接破了境。不管你修煉的是何種功法,功德對于每個修士都是上好的滋養(yǎng)品。舉個例子說就是修道修的是心境,境界的晉級就是看你把‘道’理解到了哪一個層次,而功德就如同褒獎修士的溢美之詞,漂亮話誰都愛聽,聽之則身心愉悅,在愉悅的心態(tài)下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想不通的也能想通了,自然境界就晉級了。所謂的歌功頌德即是唱喜歌,就連普通人都愛聽夸講。不過就是舉個例子而已,真正的功德之玄妙遠不止我所解釋的這般膚淺。甚至大到創(chuàng)世或造就生靈等巨大的功德直接就可以功德成圣,比如女媧娘娘,道德天尊等皆受天地所鐘愛,有天地氣運加持等閑之輩傷不了分毫。
境界方面收獲比較大的是混元祖師和楊婉妗、靈寶天尊、原始天尊、接引道人、于芳芷、孔青華都成功破境晉級圣王境界。趙長生、玉天姬、白采芳三人皆是晉級超圣境界。救援小組六人全部晉級圣境。女媧娘娘和陸道人屬于異類修行者,她們的修為似乎與境界沒有什么關(guān)系。所以也不存在什么破境之類的事兒。就如水和船的關(guān)系,你水漲我就船高。你說牛不牛,就問你牛不牛!
還有更牛的事情發(fā)生,當白采芳宣讀完畢所有功德后其自身因執(zhí)掌功德而又晉一級直達圣王。令全場駭然,稍后就了然其中關(guān)節(jié),如孔青華、白采芳都不能以常理度之,皆因其自身功法大異于常人。就比如孔青華以年輕一代弟子滅魔之數(shù)位列第一,吞噬煉化自然會增加修為境界,殺得多功德就多連跳兩級也就在情理之中。白采芳此次殺敵亦不比老一輩少,加之主持這高級別的功德盛會,自身又是功德書的主人,功德書怎能不予以回報,所以晉升兩級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他沒有晉級的成員收獲同樣驚人,經(jīng)歷此役張圓已經(jīng)摸到了進階圣帝的壁障。道祖也已經(jīng)摸到了晉級圣皇的壁障只差一線之隔。道德天尊也是緊跟道祖的步伐,達到圣王圓滿。烏巢禪師和準提道人、東華君、紫微亦在此列。
眾人大戰(zhàn)勝利盡得功德,修為也都有進益心情自然都是不錯,東華君和楊婉妗因為有自己的兩個兒子在,并且還有一群義子義女所以不可能想要急著離去,并且也想多了解一下他們怎么就這么優(yōu)秀,還有對夫妻二人皆有救命之恩的張圓見之即有親近難舍之感。道祖也有十幾年沒有見到大天尊,還有一群未來一年后要來求學的孩子們,而且各個都資質(zhì)不凡將來皆是雄霸一方的大能,此時有大好機會能在一起,多相處一刻就多一份香火情緣。以人家目前就都是圣境的修為,甚至其中兩個小輩都與自己相差無幾,那么再過一年后呢?是不是超過自己都是很正常的事。所以說人家去書院就是鍍鍍金,走個過場而已哪里有什么可以教授的,常言道民不與官斗,富不與權(quán)斗。這幾位將來可都是標準的官場大人物。善于望氣的他怎能看不出幾人頭上那濃郁的氣運柱的雄壯景象。
混元祖師也不想馬上就返回西方,有個詞叫不歡而散,能散掉的聚會前提是不歡,也就是和不喜歡的人相處或是發(fā)生了不愉快的事兒時,聚會就讓人呆不下去了,可是目前的局面大家相處很是融洽,有烏巢這個專于外事活動的弟子為媒介調(diào)節(jié)氣氛是彼此融洽的關(guān)鍵。而進一步打開中原腹地發(fā)展并大興佛教是混元祖師畢生夙愿,而實現(xiàn)這一夙愿眼前的這些人都是繞不開的,需要經(jīng)常打交道的。高高在上的神仙中人就像美麗的女孩子,想法啥的一點也不缺。只是得把自己偽裝成矜持的淑女,平時總得端著個小架子。如此一來彼此想要交流就很難而且缺少機會,如今不僅有機會混在一起,又有很和諧的氛圍混元祖師怎么會想走呢?
女媧娘娘和陸道人也沒有急著離開,雖然平日里四方顯化東游西逛看似逍遙快樂,但是誰又能感受到那份高處不勝寒的孤獨呢。圣人圣人后面不是還有個人字嗎?是人就有人的感受,就比如現(xiàn)在看著這些故人曾經(jīng)一起戰(zhàn)斗過的老熟人,看著朝氣蓬勃的年輕后輩,看著他們的笑語喧騰遠比獨自一人臨淵看海更能填滿慰籍自己孤寂的心。人們都喜歡過年,家境不好的小孩子盼過年,是因為過年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美食。而大多數(shù)人盼過年是因為遠游的學子,外出經(jīng)營的家人,妻子的丈夫,老人們的兒女都會在這時遠道而歸能夠得以短暫的相聚。就如現(xiàn)在眼前的一幕,雖然我什么也不用說,雖然我什么也不用做,但只要我置身其中心就充實――就是暖的。
于芳芷也沒有急著離開,雖然沒有能夠和張圓單獨相處的機會,但是只要能靜靜的坐在他的身邊,心里思念空落的酸楚就能暫時得到填補。做為將來這方世界的主人,他的心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安放在她的身上,他要考慮天下蒼生的感受,要為眾生創(chuàng)建一個平等和諧的共存環(huán)境而奔忙。將頭靠在他的肩上攬著他的手臂,感受著他身上傳來的溫暖,此時她覺得周圍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有他足矣。
不知何時眾人的話題轉(zhuǎn)到了于芳芷的三生冥書之上。于是道祖就提起了另外兩本書,言說三生冥書屬于天地人三書中的人書,歸屬地府掌管。地書在地仙之祖與世同君鎮(zhèn)元大仙手中,叫做山海經(jīng)或天地寶鑒。至于天書呢就叫做真靈圣榜也叫做封神榜,現(xiàn)在就在自己手中。如今張圓欲行之大事需耗費很多人力,所以愿將此書贈予張圓使用,然后就將此書的特點及使用方法詳細講述給張圓。
原來所謂的真靈圣榜里的靈字就是指亡靈的靈。也就是說死者的靈魂,而真靈圣榜的實質(zhì)就是死者亡靈的記錄存儲安置之地。天書的主人即是這些死者亡靈的主人,可以根據(jù)主人的需要隨時提出某人魂魄敕封神職以供驅(qū)使,無有敢于不從者,這就是此書又稱封神榜的原因,為什么說無有敢于不從者?因為能封就能廢!張圓欲為天地立憲,方方面面所需維護執(zhí)行之人眾多,管理極其不易,若得此書可以說是所有問題皆迎刃而解了。而且據(jù)道祖所言,被封神之人等于重獲新生。因為原本已是亡魂,如果輪回轉(zhuǎn)世雖有自由之身但是以凡人之軀茍活于世也不見得是多大的幸事,而如果被封神雖然需要受人管束履行自己的職責,但是畢竟是神人,可免受人間諸般疾苦,如此對于亡魂而言也不是件壞事。張圓言道:“好倒是好,只是到哪里去尋如此多的亡魂呢?”道祖笑言道:“我觀我三教之人大多最近皆犯紅塵殺劫,必然要卷入一場俗世殺伐浩劫。要隕落很多三教門人,這些人若能為大天尊所用也不枉費了他們的修為,而且有修為在身定然比普通凡人好用?!睆垐A拍掌大笑道:“正是此理!今天正好諸位都在就把這件事定下來吧,我考慮如果是我選擇,寧愿選擇自由也不想被禁錮驅(qū)使,即便是神職在身也是不愿。所以我是這樣想的,原始天尊所領(lǐng)的闡教,靈寶天尊所領(lǐng)的截教還有準提道人、接引道人所領(lǐng)的西方教都曉與眾弟子此事之利害,若有人就愿意執(zhí)意如此那就是天意了,緊閉山門勸誡門下不入世俗參與殺伐。封神榜依然由道祖門下弟子執(zhí)掌,如何使用等具體細節(jié)由你等立即著情安排,在場知情的眾人若遇此事臨身皆應以天下蒼生大義為念全力維持。此事若成參與和協(xié)助者皆有大功德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