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樹木更加高壯,草木也更為茂盛,雖有蟲叫蛙鳴,可在夜色籠罩下,卻顯得更為陰森。
此時,她往日聽來的各種鬼怪傳說紛紛涌上心頭,在夜色承托下,變得更加清晰起來。
她壓制著不想,可忍不住不想。
她不想邁步,就怕前面冒出來個孤魂野鬼。
想到鬼,她忽然記起老人說的,鬼怕紅,越紅越好,紅能辟邪,想到此她立馬翻找起來。
不小的包裹里,就有門房婆子給她做的新薄襖,顏色正是大紅色的,于是她趕緊找出來給套上。
可衣服還沒扣好呢,身后卻傳來了易響。
她嚇得毛骨悚然,聽這聲音,似乎是腳步聲。
此刻她腦袋一團亂,早就分不清這鬼走路為什么與傳聞不一樣,會發(fā)出聲響了。
她想躲起來,卻邁不動腳步。
“娘,鬼!有鬼!”
葉紅本來害怕得都哆嗦起來了,可忽然聽到這聲音,她居然奇跡的安了心,緊跟著又驚喜起來,因為那出聲之人,赫然是她的小姑姑!
原來,這伏家人雖比葉紅早出鎮(zhèn)子,卻繞路了,不像葉紅,她走的是直線。
……
老葉家眾人聽他們講述后,默了,轉(zhuǎn)而慌了,更是怕了。
這是要亂起來的節(jié)奏?他們能有安生日子嗎?
眾人中,還是老吳氏反應快,她當機立斷吩咐葉老大與葉老三,“你們兩個趕緊把糧食分開藏起來,趁著現(xiàn)在沒人注意,多藏點到咱家地頭那個洞里。
二牛,你跑得快,快去把村長爺爺給請來,就說出大事了,是要人命的大事!”
接下來都不用老吳氏盯著了,葉家眾人連大帶小的都忙合起來。
破家值萬慣,家里常用的雖如破爛一樣不值錢,可居家生活缺哪個都不行,這個舍不得丟那個也舍不得拋,這個奔過來那個又奔過去,忙得那叫一個亂。
……
京城里,榮王造反雖才過去三月,卻仿佛早過了百年,了無痕跡。
方文博這日給自己放了假,這會正攜葉娟穿街走巷。
京里的繁華是海安縣不能比的,街道寬敞,商鋪林立,行人如織。
就是條幽深小巷子,隨著時光流逝,也透著股墨香兒。
此時已進入盛夏,雖是清晨,可這暑氣也已逼人,好在目的地梨花巷馬上就到了。
那里,有一個小院子正待出售。
葉娟比較期待,她希望能順利買下來,因為這宅院位置實在太難得了。
京城不易居,它的繁華,得靠錢財去支撐,為了這繁華的不易居,他們已折騰三月有余。
她想把手里的閑錢周轉(zhuǎn)起來,讓錢生錢,讓家人都有底氣過上富足生活。
海安縣的宅子、鋪子、莊子都賣了,他們手里存著不少銀子,再加上皇帝御賜的千兩黃金,足夠買幾個好鋪子了,可惜旺鋪難求,誰會傻乎乎的把自家的聚寶盆給賣了?
沿街開鋪,日進斗金,她也想啊,可如果沒點能耐,主街旺鋪還真買不到,都被有權(quán)有勢的人把持了。
就是偏離主街稍微好點的街巷鋪子,也是錯綜復雜,沒有人脈,一般人也買不下來。
她沒毛家、甑家銀錢多人脈廣,所以她暫時不考慮開鋪子。
開鋪雖然能賺錢,可只要經(jīng)營得好,是非也跟著來了,就怕有些得紅眼病的,一個個蹦出來想摘桃子。
他們沒有根基,能倚仗的只有甑家,可甑家在京城也沒多少根基,只有初入官場才一年有余的甑從書。
至于甑元柳,不說也罷。
她想等甑從書官職高點再說。
目前為止,她只想做個包租婆,收點租金,求個穩(wěn)妥。
甑從書能護好甑、毛兩家就不錯了,他們就不要往里面參合了。
而且,她也不愿意太倚仗甑家,依賴他人,她心里始終沒底兒。
所以開店她得等,而且還得有耐性的等,等方文博參加科考出成果,等甑從書多升兩級官再說。
雖然要等,不過她也沒閑著。
她可以先把擅長的發(fā)揮出來,比如說繼續(xù)開客棧。
不過這客棧只能在小范圍內(nèi)經(jīng)營起來,而這經(jīng)營方式,就是買小院子對外出租,涵蓋一進院、二進院,甚至是三進院,只要位置合適,價錢也能接受,她就下手。
這京里的房子可不愁租。
一到科舉年,京城客棧那真是一房難求,貢院附近的院子更是一院難覓。
著手三月以來,她已經(jīng)購了五個小院了。
可貢院附近卻沒遇到一個待售的,今天這房源還是邱大強無意中打聽得來的。
房主是一對王姓老夫妻,他們背著兒子想把貢院附近一直閑置的小院子給賣了,所得銀子想給自己留個養(yǎng)老本兒。
這老夫妻有四個子女,不過只有一個兒子。
可這兒子懼內(nèi)不說,兒媳還一直貼補著娘家。
這不,她娘家出事了,過幾天全家老少都要投奔過來了,她想把這空院子騰出來挪給娘家人住。
老夫妻倆一聽這還了得,平時小補小貼看在孩子份上他們睜只眼閉只眼也就算了,就算不滿也在容忍范圍內(nèi),但這宅院可不是幾兩銀錢的事。
真給她娘家人住了,以后這房子還能收回來嗎?還能算王家的產(chǎn)業(yè)嗎?
想來想去,他們決定賣房子,雖然舍不得,可是沒辦法。
賣了房,這銀錢還能掌握在他們手里。
如果不賣,這房子雖是王家的,但他們也只能在外面打量幾眼,說不上哪天就改姓梁了。
而且他們手上有銀子了也能活洛點,省得用點錢還得向兒子討要。兒子不說,兒媳有意見??!
湊巧兒,他們正好遇到打聽房源的邱大強,于是雙方一拍即合,約定了今天過來看房子。
方文博領著葉娟前后看了看,“娟兒,這房子不錯,小歸小卻靠近貢院,勝在清靜?!?p> 葉娟點點頭。
這小宅院不大,三間正屋,左右各有兩間偏房。
院墻邊種了不少花草,較為明顯的是那兩顆梨樹,樹枝都比她手腕粗了,估計有些年頭,此時已掛滿了果。
離梨樹不遠,也就是院角那里還有一口水井,這口井就很難得了。
像這種院子,多是尋常百姓居住。
為了省錢,也為了安全,尋常人家并不會花冤枉錢去挖口井,因為他們平常取水很方便,出了院門,附近的街頭巷尾都有衙門派人挖的深水井。
多口井,也多了一筆銀子。
葉娟不想耽擱,她想今天就過戶,生怕這事有了意外,尤其是這老夫妻倆還是背著兒子兒媳偷偷賣房的情況下。
只要價錢不太離譜她就買,她沒想著砍價,畢竟這機會實在難得,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好在一方急買另一方又急售,目的都很明確,于是很快談好了交易,直接干脆利落的去了衙房過了戶。
葉娟感嘆,很貴?。?p> 就這么點大院子,居然花了他們六百兩銀。
當初在海安縣買的那個食鋪,五間門面另加三間倉房,也不過才四百多兩,更別說他們賣出去的那二進院子,總共才八百余兩,這貴的真不是一點兒了。
過了戶,葉娟心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