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低武世界,我?guī)砩裨拸吞K

第四十九章 浩然之道,百家源流

    天光大亮,太學院所在的山門周圍,已經(jīng)密密麻麻的被烏央央的人群給堵塞。

  因為周始傳道的消息傳開來,可以說這太學院周邊,這兩三天都沒有少見過人,更有甚者是直接就裹了草席在這里等到了今日。

  要不是專門已經(jīng)安排了城衛(wèi)營的人維持秩序,又有醫(yī)藥署和專人發(fā)放干糧,開水等物。

  怕是還沒等到真正開始的時候,這里已經(jīng)開始集聚起一堆的病人了。

  周始既然要將超凡之道傳播出去,自然也要預防在這時代會產(chǎn)生的種種可能,不但杜絕了權貴們靠著自己勢力搶占位置的特權,更是要小心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事件。

  提前一步的各種安排,與暗中派人在人群里引導群眾的行動,這不過是些早就已經(jīng)被用盡了的辦法,周始自然也不會忘記防備。

  可即便如此,周始還是在接到消息后有些吃驚,又或者是低估了如今的這個年代,知識對普通百姓的吸引力。

  不止是城南的百姓,還有許多達官貴族們被吸引到了這附近。

  就連神都其他各坊市的百姓,也是傾巢出動。

  甚至于將太學院門口到城南這一段路都堵得嚴嚴實實,有太多的人只是稍微晚出來幾步就被堵在了一邊,根本無法靠近太學院所在。

  “這人潮洶涌的架勢...”

  “還真是萬人空巷了?”

  城樓之上,有人在竊竊私語。

  說是杜絕了特權手段,可那也僅僅是盡力而為,對于這等人物,除非是完全消滅了這些人物,不然怎么可能完全杜絕。

  總歸還是有一批人在金錢和權勢的開道下,享受著便利。

  城門口的位置極佳,又可以開闊的看到太學院那邊的情況。

  至于聲音的問題,只要見識過那位儒門文首的能力,就不會有懷疑這一點,反而是要考慮自己到底能學到多少的東西才是最大的問題。

  聽到身邊人的低語,大乾理國公的小公爺卻是神色平靜。

  “立道統(tǒng),傳百家,還有超凡之路的開辟。”

  “別說是萬人空巷了,如果不是那位文首選擇在太學講道,而是換一個地方,怕是那些所在都已經(jīng)被擠爆了?!?p>  自從知曉了江湖武道之上還有更加強大的力量存在,妖魔詭物的出現(xiàn)又給他們這些勛貴們帶去了急迫的性命威脅。

  這些各方的權貴人物早已經(jīng)按捺不住了。

  要不是察覺到了那位文首隱隱間對于各方權貴人物的冷漠之意,又在神都隱藏己身的所在,早已經(jīng)有人求上門去了,臉面有些時候他們這些勛貴家族還真不在乎。

  “那超凡之道...真就如此玄妙?”

  有人不禁低聲詢問。

  這位小公爺對此倒是篤信十足,畢竟他可是親眼見到了自家老父是如何年輕了整整三五歲,就連身體里的毛病都已經(jīng)全部好了的情況。

  這還僅僅是人家隨手的一道造化,如果可以親身踏上超凡之路。

  心中一陣火熱之意開始燃燒,誰人沒有過那神仙話本里,縱橫四海,來往青冥的想法?誰又沒有對長生不老的渴求?

  就在眾人喧鬧,每個人等待的目標都不同的時候。

  一陣清脆的響鈴聲忽然回蕩四周,將所有的雜音都壓了下去。

  ‘鈴鈴,鈴鈴’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在場的眾人便升起了一個一樣的念頭。

  ‘來了’!

  ...

  簡單裝飾的牛車,就在人群當中緩緩行過,明明已經(jīng)擁擠得無法下腳一根針的地方,卻就這么自然流暢的分隔開來,好像溪流遇到了大石一般,自然轉彎。

  一個個人被一股柔和的力量,送去了更加安全的所在。

  就在那牛車掛著鈴鐺緩緩行走過后,反而讓后面的秩序更加井然,甚至是把堵塞的道路也完全的疏通。

  在那牛車上,一個看著年紀不大,可是身上氣質卻深邃無比,仿佛叫人難以記住他實際的面容,只能知道他是什么人的存在簡單的跨坐,灑脫中又有一絲常人不急的淡淡氣魄。

  一首長詩隨著他的到來,開始回蕩于天際之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薄跋聞t為河岳,上則為日星?!?p>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p>  ......

  溫和平靜的聲音在每個人的耳畔響起,也將他們急躁的心情全然一掃而空。

  只剩下那豁達充滿了堅定之意的詩篇在他們的耳邊回蕩。

  更加玄奇的是,哪怕是絲毫不認字的普通百姓,也能聽懂詩篇里蘊藏的涵義,甚至可以在眼前看到一幕幕動人的畫卷。

  而那一個個字符也仿佛刻在了他們的腦海當中。

  就算是他們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也可以模仿著從自己的腦海里,將這一首‘正氣歌’完整的謄寫下來。

  伴隨著牛車的劃過身邊,所有人都只能感覺到自己的身心都被一股浩大陽剛的力量掃過,那些等待產(chǎn)生的焦急,倦怠,疲憊都一掃而空。

  甚至就連他們的精神都更輕靈了幾分。

  這也叫在場的那些百姓,諸多的權貴們更加震驚,乃至于頂禮膜拜。

  當牛車來到太學院山門之下,那一首‘正氣歌’也走向終末。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薄帮L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當所有的詩篇收歸于結尾,那位儒門文首也徹底的站立在了太學院前,只見他走下牛車,對著四周所有人,無論男女老幼,不管身份來歷皆是拱手一拜。

  “儒門周始,見過諸位同道!”

  簡單的幾個字,卻仿佛有一股迫人心神的力量,將世間的一切都靜止。

  對此周始卻并不意外,拱手之后便落落大方的站在了那太學山門前,也沒有進去的意思,就站在那山道前開始講解起了眾人最為關心的。

  儒門浩然的文武超凡之道!

  “所謂浩然,無外乎人之一念而已?!?p>  “念正則外邪不侵,內魔不生,養(yǎng)浩然之氣,護佑萬民,雷霆以妖魔邪祟!”

  “然人有百念,念起萬千,道亦不同,是以浩然之氣也就生出了百家之理。”

  “浩然文武,以自我之念起,以百家之道為養(yǎng),以護庇人族為終,此亦是圣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p>  沒有什么微言大義,簡單評述的語言,開篇就將儒門的超凡之路的理論完全展現(xiàn)了出來。

  不止是叫在場的許多讀書明理之輩震驚,就連那些沒有讀過多少書的人,聽來也是清楚明白。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那太學院當中供奉的諸多人族先賢文廟當中,一股浩瀚白光也沖天而起直入天際,引動那文曲星光落下,仿佛在應和著周始的言語。

  更是讓在場的眾人,心中無比震撼...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