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2]克華伐密
冬去春來又一年,初春的朝陽照耀著中州平原,寒冬大雪逐漸融化。平原之中,河流縱橫,河流兩岸,是一片片規(guī)整的田野,地里密集的麥苗一片青綠。
中州平原的中部,有一片臺地,臺地方圓十里范圍內(nèi),點綴著大小幾處湖泊。這片臺地雖然不高,卻是三條河的分水嶺!按理說,作為分水領,都是高達千丈,氣勢磅礴。而誰都想不到,此高不及百尺的小臺地,竟然也身處于分水領之中!
在這個處于分水嶺之中的高爽的崗地上,筑有一個不大的城邑,這就是華邑。華邑東南,有一清澈溪流繞城北流而去,其名為華水,亦為潮河之源;華邑西北十里,有十七里河之源,兩河皆往北而流。華邑西南十里又為淆水之源,卻向南流去。
華邑城垣上,鄭武公與原伯在巡視遠眺。原伯對鄭武公感嘆道:“君上!我自到此方知,正所謂山不在高,有水則靈。中土平原之上,如此一個高不足百尺的小臺地,三面皆有水出!難怪上古之人,即視為風水寶地,世居于此!”
鄭武公說道:“先考君父曾告誡于我,華邑雖小,卻是我鄭邦東遷必占的吉地!當時我想,一個小小的華邑,君父為何如此重之?今日到此,方知華邑之吉!”
原伯道:“正是!我聽聞數(shù)百萬年前,鐩人氏以其世代長年之積淀,熟知了鉆木取火之法,遂在其族長的帶領下,走出山林,出于洞穴,覓得此高臺爽地而居,故鐩人氏之族乃占得此中原之地。自古又相傳,炎帝即生于此華邑之地!”
鄭武公道:“我亦聞之,炎帝生而神明,自幼聰惠過人,習于鉆木取火,及其長又發(fā)明了鐩石生火之法。炎帝其人,又有仁德,乃以其生火妙法傳授于民,鉆木取火及鐩石生火之法,即由此傳遍神州大地,我神州之人自此乃以火別于獸矣!世人感其功德,乃擁為共主,尊為天帝,稱其族為鐩人氏。其后又稱火神,號為祝融。是以中原之地,皆為祝融之墟。”
原伯道:“是??!又數(shù)萬年后,黃赤青黑四帝爭雄之時,號赤帝者,即炎帝之后也,雄于此中原之地。及后黃帝與之盟為兄弟,遂屯兵于此邑。數(shù)由此出征,北渡黃河,歷大小數(shù)十戰(zhàn),終破蚩尤,盡驅(qū)其族。及得勝師歸,黃帝即于此邑立為天下共主,一統(tǒng)天下?!?p> 鄭武公道:“吾今方知,華之由來矣!自炎黃二帝,先后由此地立為天下共主,華邑即為我華夏族人之寶地矣!黃帝既立于此,大封天下諸侯,時受封之君,邦國皆號稱諸華;其邦國之人,亦稱華人。自是共尊炎黃二帝為人祖!”
二人正感嘆之時,有人來報:“報!君上!下軍司馬佚戎已從鄶城回來了?!编嵨涔溃骸白屗诔菑d侯著,我們這就來!”
來人答道:“諾!”
原伯說道:“君上!佚戎此去鄶都,足有半月方回??磥恚鞘占撕芏嗟那閳蟀。 ?p> 鄭武公笑道:“佚戎出手,想啥啥有!哈哈!”
華邑大殿。鄭武公居中坐北南面,其右上席位坐著原伯,佚戎坐在左下之席。
佚戎說道:“君上!我自去了鄶都,多方尋訪,又得商人之助,仔細打聽到了鄶國之良臣、豪杰、辯智、果敢之士,盡錄其姓名、職官在此?!?p> 說著,雙手呈上了一卷竹簡。一名侍衛(wèi)連忙過來,取了過去,呈給鄭武公。鄭武公看了看,又示意了下,侍人傳遞給了原伯。
佚戎待他們看完,又雙手呈上一圈竹簡,說道:“我又遵為政原伯之囑咐,又在鄶郊親自走訪數(shù)日,查明了鄶郊良田之分布、品級,及其畝數(shù),皆記錄于此冊?!?p> 侍衛(wèi)又趕緊過來,遞給鄭武公,鄭武公打開看了,很是高興,不由感嘆道:“不錯!不錯!這事你做得很好,記錄得很詳細!鄶城一下,必定有賞!”
佚戎聽了高興答道:“謝君上!”
說完鄭武公朝原伯示意了一下,原伯問道:“佚司馬,你初去時說此乃探察信息,不必用錢財,可后來為啥又幾次差人來,讓我陸續(xù)送了幾次寶玉金器過去?”
佚戎如實答道:“稟為政大人!我去了鄶都幾日后,發(fā)現(xiàn)鄶城之內(nèi)人心不定,在調(diào)查鄶大夫信息之時,結識了鄶君侍人張,發(fā)現(xiàn)此人正尋退路。于是回請了一車寶石重器,盡賂于之。后來,又通過他,把鄶仲之宮的侍人盡數(shù)買通,為我所用!”
鄭武公聽了大喜過望:“太好了!你買通了鄶君侍人?!這太好了!鄶人眾大夫,近年來在戰(zhàn)場上屢受挫于我?guī)煟c我邦有血仇之恨,自不愿受降于我。你審時度勢,把侍人買通了!這下你可把原伯的假收買做成真買通了!哈哈!”
原伯也笑道:“佚司馬!你這一出這收買鄶仲侍人之事做實了,就成了假中有真,真中有假,真真假假,這回鄶仲必是真假難辨了!哈哈!”
佚戎謙虛的說道:“小臣偶得之舉,何能比及為政大人之策?”
原伯放下手中的竹簡,對佚戎說道:“佚司馬過謙了!你這幾日必是辛苦了,請你回去稍作歇息。今天押運糧草的隊伍未時啟程,屆時你可隨他們一同前往密城,協(xié)助司馬泄叔攻城。”
佚戎拜禮道:“是!”隨后起身,輕聲后退三小步,轉身走出殿外,穿上自已的木屐,快步離去。
鄭武公放下手中竹簡,對原伯問道:“叔父!我聞密國始封于岐山之北,后因不獻三女于王而滅,有其事乎?”
原伯道:“密,封于文王北滅密須,受冊封為西伯之時,密乃我周室諸侯之中,始受封國者。因其處于先周豳地、又拱衛(wèi)岐山周原,先王由是重之,尊為王公。其地又處于要塞,北狄諸部屢屢攻之,故密之人皆習于戰(zhàn)。至共王之時,疲于應戰(zhàn)的密康公棄國不守,逃于宗周畿內(nèi),駐于涇河之畔。
天王聞之,親往慰勞。然天王親臨涇河時,正看見密康公與三位美人乘舟作樂,游于涇河。共王勃然大怒,罪其不憂國家之危亡,當即處置了密康公。而后王怒不止,遂興師北上,伐滅了密國。數(shù)輩先祖堅守于密須之地,一時不慎即遭滅國,實因下怠于軍政,淫于玩樂,上又不察,一怒興師也。后之為政者,不可不戒!”
鄭武公拜禮:“敢謝叔父之教!”然后接著問道:“密既獲罪而亡,何又得以續(xù)封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