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韋夏薇,蘇以晴孤身一人來到鄉(xiāng)下。
開民宿的阿姨很熱情。
蘇以晴站在房間的陽臺上,一眼就可以看到群山。
阿姨正好來敲門。
“我說什么來著?我這兒不錯吧?”
蘇以晴笑了笑,沒有回答。
阿姨笑嘻嘻地說:“你還別說,這個小地方還真的蠻多人來的?!?p> 蘇以晴轉(zhuǎn)過身去,問正在收拾衛(wèi)生的阿姨:“阿姨,您是這兒的人嗎?”
阿姨答道:“是啊,在這兒生活幾十年了?!?p> “你怎么會想到在這里開個民宿呢?這里很多人來嗎?生意很好?”
阿姨站在蘇以晴身邊,她指著遠處的山峰,說道:“就那座山,咱們在這兒是能看見,村子里其他地方不一定看得見的。其實我不靠這個生活,我開這個民宿只是我想有個民宿而已。曾經(jīng)有些年輕人年紀輕輕就外出打工了,一年不回來一趟,好容易回來一趟吧,睡覺的地方也沒有,經(jīng)常都是左鄰右舍的湊合著睡一晚上,有時候帶個朋友來,多寒磣?!?p> 蘇以晴佩服阿姨的先見,但也是后來才知道,是阿姨的兒子帶女朋友回來,但是因為睡覺都沒地方睡,女孩子后來委婉拒絕了小伙子。阿姨知道以后很難受,就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和老伴建了個民宿,沒想到來的人漸漸多起來,村子里也開了兩個農(nóng)家樂。
到鄉(xiāng)下的第二天,蘇以晴把手機的飛行模式打開,然后一個人到山上去散步。路上還遇見幾個去上學的小學生。
回想起小時候,蘇以晴也是這樣早早起來,背著書包就去學校了。前幾年還算順利,后面幾年,同學都漸漸長大了,開始有人嘲笑蘇以晴是個山里的孩子,一年三雙鞋,夏季的涼鞋,冬季的兩雙帆布鞋。班里的同學都背著比較不出高低的書包,蘇以晴一開始也很想問父母要個新的書包,沒其他事情,只是想炫耀,但是想到家境貧困,她最終也沒開口,只是用一個蛇皮袋自己改造了一下,然后當作挎包背去學校,一開始有些女生還是會嘲笑她,她也懶得去管,誰知道一場大雨把晚歸的同學都淋透了,書包也都積水了,同學們無比惋惜,第二天只能抱著書本去學校,那時候開始,她們羨慕蘇以晴的書包隨便換,畢竟蛇皮袋多的是,隨便改造幾個就背不完了。
蘇以晴看著學生遠去的背影,忍不住感慨自己曾經(jīng)也是這個年紀,如今已然是要面對社會,思考人生的年紀。原來大人們常說,孩子都是花一樣的年紀。是啊,真好。
蘇以晴坐在山頂?shù)囊粔K大石頭上,望著山下的房子,一片一片,還能聽見馬路上行駛的車的鳴笛聲。如果坐在老家也能看得見山下的房子,聽得見馬路上的鳴笛聲,如果也有人來散心養(yǎng)病,她也想在老家建造一個民宿,讓來往的客人居住。也想再開個農(nóng)家樂,養(yǎng)一群雞鴨鵝,養(yǎng)一些牲畜??墒抢霞覜]有這樣的地方,崎嶇的山路人行走都困難,更不會有車可以開上去。
當然,她曾經(jīng)夢到無數(shù)次,老家通了馬路,爸爸買了一輛車,載著一家人去趕集。她小時候就這樣夢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