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秦王子嬰登場
就在趙高認(rèn)為,皇帝寶座即將成為他掌中物。只要他走到帝位,屁股坐在上面,他就是大秦皇帝。
反對他的大臣,都被他處理掉。這些大臣,大多都是他的心腹,對他畢恭畢敬,不敢出聲反抗。
這個皇帝,他當(dāng)定了。
大臣雖不敢反對,但,一件怪事發(fā)生,上天反對。突然間,地動山搖,大殿晃動。
趙高作惡多端,害怕鬼神,他認(rèn)為這是上天示警,這個位置,他沒有資格坐。
趙高很狼狽,看著朝臣,竊竊私語,神色有異。趙高明白一個道理,沒有秦二世,這些大臣完全不把他當(dāng)回事。
這些大臣不是怕他,而是覬覦秦二世淫威,暫時臣服與他。秦二世死了,這些大臣不會放過他。為了避免被殺,趙高靈機一動,想了一個辦法:扶持傀儡!
可,扶持誰呢?
扶持誰,是一門學(xué)問。做這種事,要對自己有利。選誰,雖然是他說了算,但,這也是很頭疼的事情。扶持誰為新君,也不能大意。
秦始皇子孫被誅殺殆盡,王室成員又不多。只能,在宗室人員之中選擇。選一個聽話,又沒有太大能力,還沒有主見,年級大點,有身份、有地位。在宗室有影響力就更加完美。經(jīng)過甄別和篩選,趙高選出一個人。他就是被史學(xué)家稱為秦王子嬰。
子嬰是什么身份,史料沒有明確記載。但,有一點能夠確認(rèn):他是宗室成員。
對子嬰身份,有以下幾種說法:
1、秦始皇的兒子,且最小的兒子。
2、公子扶蘇的兒子。
3、秦始皇弟弟公子成嬌的兒子。
太史公曾留下這樣一段記載:子嬰誅殺趙高,曾和兩個兒子商議。所以,子嬰年紀(jì)不小,至少是壯年。
秦始皇死的時候,四十九歲。扶蘇是長子,秦始皇親政之前,才生下他,據(jù)估計,最多三十歲。其他兒子,年齡更小。所以,是秦始皇子孫商議誅殺趙高,這說不通。
如果說是胡亥兄弟,也不合理。胡亥二十四歲,其弟也比他小。兒子也應(yīng)該是小朋友。再說,胡亥誅殺那么多兄弟姐妹,連沒有罪過的將閭都被殺,公子高被逼殉葬。他會放過弟弟?
如果說是秦始皇弟弟的兒子,按照年齡推算,也不合適。秦始皇弟弟公子成嬌,比秦始皇小三歲。畢竟,扶蘇才三十歲,他兒子會更小。再說,秦始皇是以叛逆罪,逼殺公子成嬌,會讓其兒子留在身邊。
那么,子嬰會不會是安國君的兒子。也就說是秦始皇的叔叔,或許,這個叔叔年紀(jì)與秦始皇相差不多。畢竟,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叫子什么的,也不少。
秦莊襄王叫子楚,死的時候,三十五歲,也沒記載他有誅殺兄弟的案例。
如果真的是秦始皇小叔叔,就能說的通。
這也是為什么秦二世誅殺蒙恬、蒙毅之時,他能給秦二世說那些話,還說了很多亡國之君。
或者,說是安國君孫子,秦始皇堂弟。畢竟,秦始皇這一脈是秦莊襄王。安國君二十多個兒子,也會有子孫。
子嬰是宗室成員,有很強影響力,但,威脅不到秦二世皇位。這也是胡亥誅殺王室,誅殺功臣,卻沒殺子嬰。
當(dāng)然,對于子嬰生世是誰,也沒有記載。但,子嬰絕對不是個小孩子,年齡比胡亥大很多。
秦二世被誅,趙高不能當(dāng)皇帝,需要傀儡,子嬰成為幸運的人,就這樣被選中。
史料對于子嬰第一次出現(xiàn)在歷史中,就是秦二世誅殺蒙恬、蒙毅。
子嬰說了很多話,還列舉六國諸侯亡國之君的下場,以及告訴他殺功臣帶來的后果。
秦二世,不聽,殺。
功臣被殺,王室成員被屠戮,子嬰沉默了。
誰也沒想到,子嬰能夠再次登上歷史舞臺。
這一次,子嬰是閃亮登場。
他登場后,除掉第一個對手:趙高。
接下來,看一下子嬰是如何扮豬吃老虎,解決掉聰明人趙高。
趙高當(dāng)皇帝,天不允許,朝臣、將軍也不支持。趙高退而求其次,想了一個辦法:扶持傀儡。
子嬰就在這種情況下,隆重登場。
趙高為了日后稱帝打下基礎(chǔ),他雖迎立子嬰,卻又做了一件事:不稱帝,只能稱王。
趙高為了更具有說服力,講述了一個理由:六國諸侯皆復(fù),秦疆已失,秦,不能稱帝,只能稱秦王。(秦故王國,始皇君天下,故稱帝。今六國復(fù)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為帝,不可。宜為王如故,便。)
趙高手握重兵,他說什么,朝臣、將軍心里面反對,明面上臣服。
子嬰,也不敢反對。
趙高見這些人都聽他號令,又提出一個條件:令子嬰齋,當(dāng)廟見,受王璽。
子嬰、大臣都沒反對。
就在大臣可憐子嬰是個傀儡,早晚會被誅殺。趙高也沒把子嬰當(dāng)回事。
子嬰露出老虎微笑,他要讓人知道,你們小看了我。
趙高自認(rèn)為勝券在握,放松警惕。子嬰利用這五天,暗中密謀。這場密謀,就是誅殺趙高。
據(jù)太史公《秦皇本紀(jì)》記載,參加密謀者,名單如下:子嬰、其兩個兒子、宦官韓談。
子嬰看問題十分清晰,先發(fā)表一個觀點:他和趙高勢不兩立,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然后,子嬰說了這樣一段話:趙高殺二世皇帝于望夷宮,恐群臣誅之,乃詳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王關(guān)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
這段話的意思,有兩個:
1.趙高立他的原因:趙高誅殺秦二世,害怕被群臣反殺,被迫立他。
2.趙高為何要他齋見廟:是為了殺他。
隨后,子嬰說了一個秘密情報:趙高和叛逆共謀,誅滅秦宗室,想要當(dāng)關(guān)中王。
子嬰堅定的表明態(tài)度:我不能坐等被殺,反殺趙高。干!還是不干。
其子、宦官韓談舉手支持。
由于史料模糊,韓談記載幾乎沒有。他之所以能夠留下名字,是因為參加誅殺趙高行動。
密謀誅殺趙高,全部都投了贊成票。接下來,他們要做一件事:在哪里誅殺趙高。
此時,趙高權(quán)傾朝野,前呼后擁。就憑他們的力量,想要完成這個任務(wù)很難。當(dāng)務(wù)之急,是要找一個誅殺地點。
子嬰是愛動腦的人,他很快找到了一個地點:他的宮殿。
他也想到了如何把趙高引到這里來。子嬰用的辦法很簡單:權(quán)力交接的時候,不出現(xiàn)。(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
按照趙高的性格,遇到這種事,就會急。畢竟,人是他選,還和朝臣定了日期。交接時候不出現(xiàn),趙高就會出現(xiàn)兩種反應(yīng):急、怒。
這就會讓趙高出錯,來不及細(xì)想。按照流程,趙高會親自來請,也會放松戒備。
于是,一場密謀誅殺趙高的計劃出爐了。
人員:子嬰、其兩子、韓談。
手段:武力誅殺。
地點:子嬰的寢宮。
口號:亂政。
五日已過,趙高在太廟等。按照劇情設(shè)定,趙高沒能如期見到子嬰出場,他精心寫好的劇本被人更改。
子嬰認(rèn)為這個劇本不對,重新寫了個新劇本,按照劇本設(shè)定那樣,等待趙高來請。
劇本被人修改,沒人通知趙高。趙高很生氣,多次派人去請,子嬰還是不出。
趙高心想:架子還真大,想要我來請。
為了表現(xiàn)出謙恭的姿態(tài),趙高去了。
趙高來到子嬰寢宮,問:宗廟重事,王柰何不行?(大家都在宗廟等你,你怎么不去)
子嬰說了三個字:要你命。
趙高尚未反應(yīng)過來,就被韓談砍了一刀。
子嬰不甘落后,上前,刺了一劍。
趙高還沒明白過來,就稀里糊涂,死去。他到死都沒想明白,他為什么會被子嬰殺死。
善于玩弄權(quán)術(shù)的趙高,順風(fēng)順?biāo)?,斗過了諸多聰明人。卻怎么也沒想到,他輸給了子嬰。一個不起眼的人。
趙高為什么會輸?
因為大意!
此時,趙高弒殺秦二世,掌管軍政大權(quán),他認(rèn)為大秦天下,掌控在他的手中。趙高到死都不明白,子嬰是他扶立,會敢殺他。
子嬰為人低調(diào),是秦國宗室成員,沒有突出的能力,也沒有政治野心,更沒有政治資源。也看不出有什么絕世才華。所以,秦二世不把他放在心中。
誅殺功臣,誅殺王室,秦二世放過了他。
趙高也沒有將子嬰視為對手,所以沒有為難他。
怎知,子嬰就是一只沉睡地老虎,醒來震驚天下,殺了趙高。
從殺趙高,這件事看來。
子嬰為人低調(diào),懂得隱忍。不出手即可,一出手,石破天驚。子嬰是一個有魄力,有智謀,殺伐果斷,是一個不簡單的人。
趙高被誅殺,事情還沒有結(jié)束。畢竟,趙高心腹很多,很多關(guān)鍵崗位都是他安排的人。處理不好,就會引發(fā)動亂,殃及自身。
這就像東漢末年,諸侯伐董。很多人認(rèn)為董卓死,天下就太平。董卓雖死,但,新的一場動亂又開始。
誅殺一個趙高,還不能解決問題。
史料沒有記載,子嬰是用什么手段,除掉趙高黨羽。尤其是郎中令、咸陽令閻樂、中車府令趙成等。這幾人手中掌握兵權(quán),有能力掀起更大的動亂。
史料記載,子嬰除掉趙高,誅其三族,權(quán)力順利交接。但,可以想象一下,處理黨羽之事,十分棘手。同時說明了子嬰手段,想當(dāng)高明。
或者說,密謀誅殺趙高等人的行動,有很多人參加。至少有一個掌握軍權(quán)的人。
也許是痛恨趙高的人很多,子嬰當(dāng)秦王,一聲令下,這些人發(fā)泄對趙高等人仇恨。
總之,子嬰繼位,趙高被誅殺。隨后下達(dá)了一個命令:滅其三族。
子嬰閃亮登場,誅殺趙高,結(jié)束秦二世三年動亂,穩(wěn)定朝局。
他,又會如何拯救大秦王朝。
大秦的天下,我,子嬰又該如何做,才能匡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