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過年
“大慶,你不會怪岳母自作主張吧!”
宋氏雖然出了口惡氣,可畢竟自己好像逾越了,回頭小心的問余大慶。
“怎么會,要不是岳母在,我這個做晚輩的,還真不知道該怎么打發(fā)余叔,到時候,說不準又跟余叔一家牽扯上了,到時候,吃苦受累的是會是雨兒和米兒了?!?p> 宋氏說的那些話,都是余大慶想說了的,可他身為晚輩,怎么可能想宋氏那樣痛痛快快的說出來不是。
“你知道這些,岳母也就放心了?!?p> 宋氏偷偷的松了口氣,“那行,我們廚房還沒忙完,你們也繼續(xù)。”
說著,拉上閨女往廚房走去。
宋氏和喬氏離開后,屋里又恢復了安靜,喬錦程和余大慶又開始對弈,好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發(fā)生過一樣。
不僅沒有被影響了心情,反而興致更高了。
“余老頭一家,總歸是個麻煩,就怕他們耐住不動,既然,動了,你也得有個心里準備?!?p> 喬錦程邊下棋,邊跟余大慶說道。
“知道了,岳父?!?p> 其實,這么久以來,余老頭一家一直沒有動靜,余大慶心里也提著呢!
一盤棋下完,看看時辰差不多了,兩人起身,喬錦程拿出紅紙開始寫春聯(lián),余大慶負責帶著幾個小子貼春聯(lián),掛燈籠。
很快到了晌午,除夕的晌午被沁娘帶著,做得非常之豐盛,雞鴨魚肉是樣樣不少,再加上各種山珍野味,做了滿滿一大桌子。
唯一不足的就是酒水太普通,不過,余大慶還沒好全,也不能喝太過。
不過,還是讓余米兒決定,來年一定找機會,釀點酒存著,想喝的時候,就不用再喝這種難喝死了的酒了。
晌飯后,喬錦程要回喬家祭祖,還不好路程不算太遠,只是,回來的時候,可能要要摸黑了。
余米兒之前不僅讓福伯買了牛車,還買了一輛不錯的小馬車,牛車拉貨用,馬車坐人用。
這樣一來,家里做什么就方便多了,也不用整天的跟別人家借牛車了。
再說了,你們家那么好的大宅都住上了,要是再不買牛車,還見天的跟人家借,村里人也會說閑話不是。
反正要用,又不卻那幾個銀子,干脆就都買了。
牛車晃晃蕩蕩的拉貨還行,趕路就遠遠比不上馬車了不是。
喬錦程回喬家時,沒帶上宋氏,古代祭祖都只有那里的男子出席,媳婦、閨女從來都是沾不上邊的,這樣也省得宋氏來回顛簸了不是。
因為趕路,這一路上,不少會快馬加鞭的趕路,顛簸是免不了的。
送喬錦程回喬家的是喬三和喬四兩人,一個坐著,一個趕車,晌午飯過了沒一會,帶上宋氏給準備的祭品,喬錦程去喬家了。
喬錦程回去,不僅要參加祭祖,還要順便將家里貼上春聯(lián),掛上,緊趕慢趕的,回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飯菜已經做好,就等著喬錦程回來洗后,放完鞭炮吃飯了。
青山村的鞭炮聲,早已斷斷續(xù)續(xù)的響起了,喬錦程和余大慶點起的鞭炮還不算是最后一個。
年夜飯,宋氏和喬氏準備了三桌,住人一桌,下人兩桌。
主人一桌是在正福樓廳堂的圓桌上吃的,廚房留給了所以的下人。
晚飯后,一家人來到已經準備的雙層八角亭里,各種準備了娛樂節(jié)目,準備打發(fā)過年守夜的時間。
雙層八角亭很大,怎么說也不少有百平的樣子,冬天的時候會裝上門窗,夏天的時候會將門窗歇下?lián)Q上簾幕。
這會兒,八角亭內已經燒暖了壁爐地暖,中間也放上了一個大大的軟墊和圓形矮幾、一床圓形薄被,矮幾上放了桌面,桌面上放了好些點心和茶水。
一家人進了八角亭后,各種脫下披風,隨身的丫頭個個手里都拿了東西。
真讓人想不到的是,不僅喬錦程會樂器,宋氏和喬氏也會樂器,余大慶一個打獵的粗漢,不會什么樂器,但卻會吹口哨,而且,發(fā)音非常清脆動聽。
“外公和外婆先來段琴簫合奏如何?”
聽喬氏說,她小時候經常聽到喬錦程和宋氏兩人一個彈古箏一個吹簫,而且,宋氏也將她的琴藝教給了喬氏,所以,母女倆個都會琴藝。
原主會的古箏,也是喬氏教的,只是,余老婆子沒有音樂天賦,而且怕吵,很少讓余米兒有學習的機會。
“呵呵,好久都沒動手了,手指都有點兒僵硬了?!?p> 喬錦程從小子手里拿過多年未碰的玉簫,感慨道。
“是??!還以為往后里都不碰它們了?!?p> 春芽已經幫宋氏將古箏放好,宋氏坐下后,撫摸著古箏也跟著感慨道。
一曲余米兒不知名的曲子,在宋氏和喬錦程兩人的樂器中傳出,琴簫合奏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絕配,即琴聲與簫聲共同響起,配合得很完美,令人陶醉其中。
一曲完畢,眾人還沉浸在琴聲中,不得不說這夫婦二人合作得真是非常之完美,從那渾然天成的樂聲中,不難看出,這是一曲他們經常合奏的曲子。
“外公、外婆你們好棒!”余米兒第一個帶頭鼓掌歡呼。
“你這丫頭,大呼小叫的!”宋氏有些不好意思的低頭,低聲輕恕余米兒。
“真的很好聽嘛!”余米兒反駁道,“娘,輪到你了哦!”
“好,只是,我沒有你外婆彈得好!”
宋氏已經起身,來到矮幾的軟塌里,喬氏沒有拿自己的琴,而是用了母親的琴,也彈奏了一曲。
琴聲猶如深谷幽蘭般撩人,又如行云流水般悠揚自由……,優(yōu)柔飄渺浸入人心靈深處。
……
后來,沁娘也演奏了一曲琵琶曲,沁娘的琴藝當然沒話說。
余米兒的琴技當然也沒得說,只是,原主本身的琴技一般,自己又怎么能太過張揚不是,也只能稍稍藏拙了。
再后來,又有人偶爾來那么一曲,或是幾人合奏一曲。
期中,沁娘給彈奏的最多,大家大多數(shù)都是一邊喝茶聊天吃點心,一邊欣賞沁娘的琴藝,一個年夜,很快就也過去大半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