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和一個朋友突然談起了價值。
他告訴我,“價值是人賦予的,如果沒有人任何東西都沒有任何價值?!?p> 他對價值的理解對我深有打動。我仿佛打開了一個新的大門,大門里面裝著我的價值更深層次的思考。
我又想到了供需關(guān)系。窮人需要錢,失敗者需要成功。人賦予東西價值還有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那就是需求。
由此引發(fā)了我更深層次思考。
價值不是貼在東西上面的價格。
價值是我對東西的需求。
我控制不了東西的價格,但是我能控制我對東西的需求。我減少需求,就降低了的東西的價值。
所以控制需求就能控制價值。(雖然感覺這樣邏輯上可能會有地方不對,但大體上我感覺邏輯還是正確的)
我個人喜歡降低的需求,但這并不是消極。而是過度充實的物質(zhì)生活會導(dǎo)致精神空虛。
過度追求物質(zhì),所以本來不值錢的東西價值也被抬高到一個無法想象的地步。(比如說什么鉆石,什么奢侈品了。這些東西耐用啊,不耐用。保值嗎?不保值。買它干嘛呀?就是為了向別人炫耀這些不耐用的東西,我有,你沒有,而且我用完繼續(xù)買)
所以降低需求是好的,是積極的。降低需求有兩個好處:①更容易獲得幸福感(更堅韌)。②少了對物質(zhì)的追求,更有時間去看書,提升精神追求。
物的價值是由人賦予的,大部分虛擬的境界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