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千古忠武郭子儀

第十章 中原戰(zhàn)未休

千古忠武郭子儀 丹娃 11468 2021-05-18 21:09:29

  公元757年10月

  十月二日,唐軍奪回長安第三天。清晨,便是預定揮師東進,直取東都洛陽之時。王師中軍大帳里,兵馬大元帥李俶得兩天休整,已重拾精神,銳勇平添。當值近衛(wèi)郭曖助他披掛鎧甲,又將帥案上那把美玉嵌金的龍淵劍捧來與他。這是昨日方從鳳翔行營飛馬送來的御賜尚方寶劍,一為嘉獎光復西京,二為鞭策再取東都。

  李俶披甲佩劍方畢,就聽得帳外群馬噴鼻。走出帳來,見四周已于無聲之處列隊千軍萬馬,浩浩蕩蕩,望無邊際。他心頭大振,躍身跨上那匹經年相隨的大苑天馬,正命郭曖傳令全軍開拔,卻見副帥領著兩個身著安軍服裝的軍士匆匆走來。

  李俶吃驚,忙下馬問詢。只聽子儀急道:“前方探馬來報,前日逃亡之幾萬叛軍先是向東,在渭南駐足,突然折拐南下。如此顯見得另有所圖,不可不慮?!?p>  原來這兩名叛軍衣著之人,實乃朔方斥候軍士。三日前,郭子儀得報,長安城內幾萬叛軍已由安守忠等叛將帶領出逃,東奔洛陽方向。想到敗兵倉惶,編隊混亂,即派出十幾名機敏軍士,易裝尾隨,混入其中,以探行蹤虛實。果不其然,叛軍剛到渭南地界,好似接到指令一般,突然停住,不再向東,卻分兵南下。一路由張通儒帶領奔武關(陜西丹鳳)而去;一路是安守忠、李歸仁,更往洛陽西南之新店。朔方探馬之軍頭見狀,大惑不解。先以為只是改道逃竄,后見其行軍急促,卻方向不亂,恐大軍直撲洛陽,要遭暗算,迅即派兩人伺機馳回報信。

  李俶聞聽,茫然問道:“令公以為叛賊是何盤算?”

  子儀道:“以臣之見,安守忠極善‘分兵合圍’之戰(zhàn)法。此舉必是待王師近洛陽之時,他由南面兜轉過來,與北面叛軍形成合圍之勢,聚殲我軍?!?p>  李俶大吃一驚,急問:“果若如此,何當以對?”

  子儀道:“暫令三軍待命不發(fā),立召各路主將,來大帳共議對策?!?p>  李俶即下帥令,一時諸領軍大將及葉護太子齊聚帥帳。聽罷副帥告知軍情,眾皆言,叛軍必有陰圖。

  金吾將軍王難得面?zhèn)从?,豪氣不減,殺氣騰騰道:“獨他會分兵合圍,我便不會背后插刀!”

  關內節(jié)度使王思禮道:“兵法曰,兵運似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勝。故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因敵而變也。此時賊叛分兵,我應隨之作變。”

  仆固懷恩等也所見略同。

  子儀道:“諸君所言極是。欲取東都,必先破其合圍之勢。然時不我與,東進不可遲延,必要兩全之策。”于是展兩京地理圖于帥案之上。

  諸將聚議,子儀細聽,終對廣平王道:“臣意,今日大軍仍東進奪取潼關,令敵以為我尚不知其動向。待攻下靈寶后,王難得將軍即率一支輕騎南下,突襲張通儒于武關;臣與思禮另領兵馬及回軍一部,迂回至新店,出其不意殲擊安、李兩叛。我兩邊得手后,即刻北上返回靈寶,與大軍會合,再攻陜郡(三門峽,陜縣)。此城距洛陽不足五百里,為關隘要鎮(zhèn),必有安叛重兵防守。故我分兵之后,元帥只對其圍而不攻,靜待南面兩部賊軍被我擊潰,無后顧之憂,則陜郡不難取矣?!?p>  李俶點頭道:“郭公之言,正合我意。全軍即刻進發(fā)潼關?!?p>  于是二十萬唐軍旌旗蔽日,馬蹄震野,由長安城東直撲三百里外潼關。

  且說關上安叛守軍早已得報唐軍來攻,將城門緊閉,層層壘防,巡邏兵士,日夜走動。雖其精兵大部調去陜郡助防,所剩僅千余,然關城建于華山半腰,南倚峻嶺,北臨大河,行人通關,只有城東、西兩門,且細路險要,如杜甫詩曰:“丈人視要處,狹窄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p>  離長安之時,因仆固懷恩曾征戰(zhàn)潼關,熟知地形及關樓機要,郭子儀已與他議定,由他去賺開城門,使大軍進入。

  是夜,月黑風高,城西門下忽有一把火起。很快風助火勢,火借風威,燎燃竄起??纯床俺穷^,城上守兵一時慌亂,開門撲救。不想城門邊轉出十幾條黑影,勒住脖子就將利刃抹上去,頓時放倒那些出城賊兵。又是一聲唿哨,早伏于城墻根的朔方幾百精兵就地躍起,沖向城門,殺退增援守軍,斬落門閂鏈鎖,放王師大軍入關。城中賊將抵死頑抗,怎當龍威虎震,如潮之師。戰(zhàn)不到一個時辰,守軍死傷大半,余者或逃或降,城樓上旗幟皆換。

  子儀留下兩千精兵鎮(zhèn)守潼關。又遣一萬輕騎,全殲臨近華陰城叛軍后,東進輕舉奪下靈寶。

  時為十月十日,李俶下令全軍休整一日,宰牲犒賞三軍。

  十月十一日,子儀命王難得率一萬關東輕騎,追剿張通儒部,特囑道:“兵貴神速。此去武關三百余里,恐敗軍警覺,君領兵于途中只可暫歇,不可宿營,擊之以迅雷不及掩耳?!?p>  難得領命,率部飛奔南下,竟與叛軍人馬遭遇于武關城外之野營。原來那張通儒得報唐軍徑直東進,以為自己行蹤未被發(fā)覺,心中得意,便放緩了行進,一路縱兵打家劫舍,燒殺奸淫。到達武關時,城中百姓早已聞風盡逃,院落街衢皆潑滿糞水穢物,無處屯兵,只得在城郊野地扎營。不料才起軍灶,立寨未穩(wěn),不知從哪里奔來無數(shù)兵馬,漫山遍野,喊殺震天,雪亮銀槍閃電般揮舞,見著就刺,遇著便挑。為首一員兇猛大將,頭纏白布,手使一桿虎頭鑌鐵長槍,上下左右翻轉突刺,無人可擋,頓見血肉橫飛。

  張通儒看得膽顫心驚,勉強迎戰(zhàn)。不到一個時辰,看看兵將已是十損七、八,大勢已去,慌忙覷個空當,率殘兵殺出重圍。一路如驚弓之鳥,思想長安丟失,一敗再敗,怎回洛陽見君?無奈直奔重兵屯集之陜郡。

  王難得也不追擊,只順路滅了上洛城數(shù)千安軍守兵,返回靈寶。

  且說郭子儀與王思禮引兵兩萬,并葉護麾下大將軍土拔斐羅所領輕騎三千,直奔東南五百里外新店而來。早有混入叛軍中的朔方探馬暗中通報:安守忠、李歸仁已將幾萬兵馬駐扎城外南山之上。此山不高,但林深叢密,易守難攻。

  子儀與思禮同土拔斐羅商議,先由唐軍試攻,觀敵陣勢再作決策。于是布軍于南山坡下。那坡上叛軍居高臨下,依山而列。見唐軍旌旗招搖,鼓角喧天,在山下挑戰(zhàn),就先有百余輕騎沖下山來應戰(zhàn)。思禮領兵沖上前去,敵騎畏退。唐軍追擊過去,山林間又挺出幾百精騎,才廝殺幾個回合,便又向上退去。子儀見狀,急忙鳴金收兵。

  當夜,唐、回兩軍扎營山腳。大帳中郭子儀對兩將道:“某今日觀陣,顯見得安守忠故技重施,欲誘我軍深入,再出兵包抄,殲我于合圍之中也。”

  思禮道:“某也知其不戰(zhàn)而退,必有奸計,然何以破之?”

  子儀對土拔斐羅微笑道:“今還須將軍與某等演繹一番‘調虎離山’并‘猛虎下山’之攻戰(zhàn)計!”

  三人籌劃,直至深夜。

  次日凌晨,回軍已拔寨不見去向。山下唐軍整頓旗鼓,列陣鼓噪。山上叛軍早已排兵布陣,立馬橫槍,虎視眈眈。只聽山腳下一陣號角齊鳴,唐軍攻勢啟動。隨子儀令旗所指,兩萬人馬蜂擁而上,直沖山崗。

  賊將安守忠看得真切,見唐軍節(jié)節(jié)逼上山來,恰似群羊步入狼圈,心中實在得意,引兵相迎,手中卻將一支令旗緩緩招搖。林中兩翼伏兵隨之悄然圍攏。

  兩軍漸已逼近,忽見子儀手中令旗轉而朝下,頻頻揮動,唐軍人馬立時調頭,急撤下山。叛軍見到嘴肥羊要溜,哪里肯舍。那中軍及兩翼賊兵深恐軍功旁落,撒疆狂追。將至山下,猛聽得背后喊殺震天。驚回頭,只見山頭上成千回鶻騎兵似從天而降,呼嘯殺來。

  原來子儀昨夜與土拔斐羅議定,翌日唐軍率先于前山佯攻,誘安守忠部下山來追。此時,夜間由朔方細作引登后山之回軍,即從叛軍背后居高臨下,陡然沖出,殺他首尾難顧。

  不出預料,此時叛軍突見背后飛來刀槍劍戟,已是魂飛魄散,不想唐軍撥馬調頭,殺來回馬槍。一時腹背受擊,胡亂混戰(zhàn),自相踏踐,死傷遍野。不到兩個時辰,安守忠及李歸仁眼看本軍折損大半,心知招架不住,急率殘部殺出重圍,往東北方洛陽竄逃而去。

  子儀原只要破其陣勢,并無時間趕盡殺絕,遂命收兵,速返靈寶。

  李俶見南下兩支兵馬皆得勝而返,已去后顧之憂,心中大喜,意氣勃發(fā),即升中軍大帳,令眾將各陳戰(zhàn)績,由軍中錄事一一記下,報送朝廷。凡參戰(zhàn)軍士,皆有犒賞。又宰牲排筵,大餉三軍及回鶻鐵騎,以激人心。遂與郭子儀等將帥商議攻打陜郡之策。

  仆固懷恩道:“今得前方探馬來報,賊酋安慶緒得知長安失據(jù),已遣賊御史大夫嚴莊并愛將安太清,率十幾萬賊軍馳援陜郡,可謂傾巢而出,顯見得欲死守這東都要塞?,F(xiàn)又有賊將張通儒及數(shù)千曳落河健騎投奔于斯。強攻,必有一番血戰(zhàn)。”

  王思禮接道:“此陜郡乃吾先帥哥舒翰中計蒙難之地,城關險峻,居高臨下。且城墻堅固,壕溝密布,實為易守難攻,非用計難以取之?!?p>  郭子儀點頭道:“思禮之言甚是。安軍既是憑仗險峻,以拒王師,我何不教他無險依,趁火打劫。”

  眾將聞聽,皆問:“令公有何妙計?”

  子儀在廣平王帥案上將地理圖展開,一番圈點指劃,看得李俶連連點頭,諸將喜形于色,專聽副帥分兵埋陣。一時人馬派定,眾皆摩拳擦掌,領命各去備戰(zhàn)。

  且說此時陜郡城中叛軍云集,守城兵士日夜梭巡。十月十四日正午,城頭巡兵忽見萬馬千軍,裹著滾滾黃塵,自西鋪山遍野而來,急忙飛報主帥。

  嚴莊本是一介書生,工于紙上談兵,未經實戰(zhàn),卻自視甚高,以為文武全才。洛陽帶來皆精兵猛將,又見城池固若金湯,故聞報并不十分慌張,只與安太清及張通儒一干將領上西城樓觀望。遙遙望見唐軍萬馬奮蹄,千刃曜日,各色旌旗逶迤招展,綿延數(shù)十里。不到一炷香,行至距城約百丈之遙,大軍驟然止步。前軍依鼓角令旗,排陣城下,將西門層層圍住,后軍卻開始搭帳立柵。

  嚴莊見狀,轉頭對身旁安、張二將冷笑道:“唐軍妄想圍困于我,怎知洛陽軍供不斷。我且以逸待勞,耗他幾日,覷其疲態(tài)綻露,看我霹靂手段!”

  安太清道:“他如此大張鋪排,須防其瞞天過海。”

  嚴莊不以為然。忽見陣前涌出千余弓弩手,朝向城頭扯弓齊射,竟將一桿“嚴”字大旗射落,幾乎砸在他頭上。虧得安太清手疾眼快,伸出一只鐵臂將斷旗砰然擋開。嚴莊頓覺心虛,對守城軍士嚴令不得出城應戰(zhàn),便匆匆下了城樓。

  唐軍直在城外搖旗吶喊,戰(zhàn)鼓擂動。城內卻似充耳不聞,城門緊閉。直到斜陽西沉,唐軍方支鍋造飯,圍起營寨,似有持久之意。

  嚴莊遭遇墜旗驚嚇,得報唐軍今日并不急于攻城,想明日必有一場惡戰(zhàn),忽生“黑云壓城城欲摧”之懼,急招部將商議對策。

  眾人皆言,城防堅若磐石,城外有鐵蒺陷馬坑,城墻有防撞厚泥粗麻累答,城頭雉堞角臺布有精兵良弓,又置鐵鵠拐突槍等利器,足令唐軍登城比登天還難。彼遠道而來,力求速戰(zhàn)速決。我燕軍只須固守不出,耗其銳氣,再反守為攻,一舉可勝。那張通儒領幾千曳落河才投在嚴莊麾下,為雪前恥,搶功贖罪,更是掀拳捋袖,邀請首戰(zhàn)。只有小將安太清在眾人之后緩緩言道:“前者長安城外香積寺之戰(zhàn),已見唐軍戰(zhàn)法莫測,臨機適變。今我雖有堅城可守,斷不可有恃無恐?!北姼`笑,怪其所言,長人威風。

  嚴莊命諸將各回本營,單留下安太清。

  十月十五日凌晨,梆敲二更。東城門樓上突然有人大喊:“唐軍人馬向東去了!”

  巡兵飛快進大帳來報:唐軍趁夜色繞過城池,正朝洛陽急速而去。偽御史大夫驚醒,一時難以置信。急忙披掛上馬,與安太清馳向城東,親自上樓觀看。這一看,二人皆驚愕失色。只見黎明之前暗色中,城外坡下有無數(shù)火把匯成流光長河,逶迤向東。嚴莊急忙傳令,全城兵馬立即出城追擊。太清一把扯住他的袍袖,道:“嚴大夫當防其中有詐??辞逄搶?,再出兵不遲?!?p>  此時天光略開,朦朧里但見火河已息,代之而起無數(shù)旌旗,招搖行進,似有萬馬千軍直奔洛陽。嚴莊見狀,越發(fā)慌恐,顧不得安太清之勸,急令開城追擊。

  城東坡下行進的正是唐軍人馬。只是并非大軍,僅有三千輕騎由朔方大將仆固懷恩率領,各人手舉并腰插多面旗幟,飄飄搖搖,于薄暮中看似千軍萬馬,氣勢磅礴。

  原來這陜郡一帶西南高,東北低,繞城山徑,曲通官道,直下洛陽。子儀與眾將議定:將叛軍從山城誘下,至東面低坡處便好交戰(zhàn)。又將“餌兵”三千交給愛將懷恩,命其入夜時分繞山路過城,天未明時高舉火把,專引城頭巡兵發(fā)覺。待將曉未曉之時,便熄火換旗幟招搖,誘敵開城,下山來追。再命部將李懷光領一千人馬,并回鶻將軍土拔斐羅所率五百鐵騎,隨懷恩繞至城東,分伏于東城門兩旁,只待賊軍開城去追,便一齊殺出,乘亂使人入城,打開西門,放大軍入城,一舉殲敵。

  此時天已大亮,嚴莊率大軍出城追擊。才沖下山路,忽聽一聲鼓響,隨之號角齊鳴,殺聲四起,頓見黑壓壓兩路人馬從旁踴躍而出,也不知幾萬幾千,只管沖過來,揮刀就砍,舉槍便刺。正行進中的馬匹突受驚駭,或舉蹄凌空,或自相踩踏,落馬者無計其數(shù)。

  嚴莊于中軍大驚,急勒馬韁,竟被左右護衛(wèi)擁擠,不意撞落手中刀劍,幸得安太清拋給他一把佩劍,方不至手無寸鐵。太清雖善使一桿長馬槊,卻無奈本軍大亂,前擁后撞,他臂力再猛,也無法施展?;鞖⒍鄷r,進退不得。忽聽得背后金鼓喧天,喊聲大震。嚴莊急回頭看去,只見坡上城門里沖殺出幾路大軍,如餓虎下山一般,勢不可擋。再望城樓上,已然易幟,一面斗大“唐”字帥旗扯起,獵獵招展,心知遭了“引蛇出洞”,失卻城池,一時后悔不迭。又見那邊安太清已帶領幾十護兵殺開一條血路,向東逃竄。眼看敗局難轉,只得率親兵撿小路,也朝洛陽落荒而逃。那坡上坡下十幾萬安軍遭唐、回鐵騎沖殺踐踏,傷亡大半,見主帥已棄城而逃,誰肯戀戰(zhàn),自顧四方奔命亂跑。

  郭子儀命清點戰(zhàn)績,獲軍械堆積如丘,戰(zhàn)馬上千,敵尸成萬。有一回鶻牙將兇狠異常,竟在鞍上馬頸,并手中甩著十幾顆血淋淋人頭,前來邀功。子儀忙問其名,回道“達干”,于是命軍中錄事記下報備。

  李俶見面前戰(zhàn)果赫煌,深服子儀用兵如神。想來自清渠大敗,父皇并未降罪,仍為兵馬大元帥。但他自此戰(zhàn)戰(zhàn)兢兢,力求穩(wěn)扎穩(wěn)打,不容有失。故此番安軍兵敗潰逃,他仍以“窮寇勿迫”,不令追擊,率軍回城靜待前方懷恩消息。

  且說嚴莊自陜郡狼狽逃回洛陽,便直奔紫微城西上陽宮仙居殿。這里本是偽皇安慶緒作太子時居處。自從弒父篡位,無論這御史大夫如何勸慰,他都絕不敢住進父親喪命之處——紫微城皇宮,仍居此處。只是“上朝議事”不得已,方去皇宮乾陽殿上勉強坐一時半會,完事即回。

  嚴莊知慶緒自長安失據(jù)后,連皇宮也不再進,只在仙居殿議事。此時進來,果見高尚、安守忠、李歸仁及阿史那承慶等文武官員聚在偽皇龍椅左右,后面站著先一步逃歸的張通儒及安太清。眾人見他進來,皆怒目而視。

  他心知身為守城主將,因自己判斷失誤,丟了京城防衛(wèi)要塞,再多辯解,也難免被遷怒降罪。索性不等他人開口,先自噗通跪倒,匍匐在安慶緒腳前,高聲道:“陜郡兵敗,罪皆在臣,只為護圣上京師心切而誤判,至損兵折將。若不是安太清小將臨危相助,與臣寶劍,恐臣已身首異處。臣之所以不死戰(zhàn)場,非茍且偷生,實欲親勸圣上,立即撤離洛陽,北幸相州,再圖霸業(yè)。臣尚領有五百親兵,愿以戴罪之身,在此與唐軍決一死戰(zhàn),以表臣對大燕國及圣上一腔忠心赤膽。萬望圣上明鑒!”

  不等安慶緒開口,安太清橫眉立目斥道:“為何不移駕范陽老營,卻奔無根無底之相州?”

  嚴莊啞然失笑,道:“小將軍豈有不知,圣上屢次命范陽出兵增援,那節(jié)度使史思明總是托故按兵不動。他掌著先帝運回老營的無數(shù)金銀貴重,各方招兵買馬,足見早有二心。此時投靠于他,恐遭飛蛾撲火之難。而相州尚在我大燕治下,且離唐廷轄區(qū)甚遠,又近范陽。圣上幸相州,既可以此為據(jù),招集流散部下,又可遣人至范陽,以探史某動靜,再籌長遠?!?p>  眾人于是議論紛紛,有說可,有說不可。只聽嚴莊又道:“臣為圣上計,離京之前,必先處置大獄中所有被俘在押唐廷將領,免其日后復領軍尋大燕報仇?!?p>  安慶緒首肯,即命殿前禁衛(wèi)軍去往大牢行刑。

  偽君臣尚未議定何去何從,卻見一個宦官跌跌撞撞進殿,口中慌道:“前,前方探馬急報,唐軍已距皇城,不足兩百里!”

  安慶緒聞聽,慌得從龍椅上站起身,匆促道:“無須多言。朕與卿等復聚于相州,重振旗鼓!”

  殿上眾人得旨,立作鳥獸散。

  一個多時辰后,天色已暮,唐軍大將仆固懷恩率三千輕騎,已馳至洛陽城下。但見城門洞開,城上不見一兵一卒,且無一旗一幟,大為驚疑。見有人挑擔出城,忙命帶來詢問。那人道:“城中守兵近日銳減,適才又都隨那些衣錦貴人并甲胄將軍,攜家?guī)Ь?,騎馬駕車,驅使百十輛輜重,奔城東而去。”

  懷恩聞聽半信半疑,恐有詐伏,不敢冒然進城。急命傳報陜郡,自己與眾將士在城門外候等帥令。

  不到兩個時辰,飛馬傳回副帥口諭:立即進城,分兵把守皇宮府庫,嚴防乘亂打劫;并開啟大獄,放出被安叛所囚朝廷文武。

  懷恩于是領兵入城。見已是掌燈時分,卻滿城漆黑,家家門扉緊閉,偶聞狗吠,即被噤聲。他遣兒子仆固玚領五百兵士直奔大獄,又將其余精壯分為兩隊,各守皇宮及銀錢府庫。

  十月十八日,天剛放亮,洛陽城西遠遠傳來鼓樂之聲。城內百姓有膽大者,溜上城樓,偷往外看。只見西面旌旗蔽天,刀戟耀日,人馬綿延數(shù)十里,威武雄闊。為首是上百紅底黃龍旗,擁著一面明黃大纛,上面斗大藍色“唐”字,明明赫赫,越走越近。

  只聽觀望者中有人驚喜叫道:“王師來耶!”余者隨聲高喊,一路奔回城中,沿街敲門傳信。一時街門漸開,有男人探出頭來,延頸張望。等不多時,就見萬千雄兵健馬,昂然入城。又有軍士沿街張貼安民告示。市民驚喜涌出家門,爭相誦讀,漸次笑語喧嘩,親友奔走相告。不知何處率先燃起鞭炮,隨后舉城若狂,人聲鼎沸,羯鼓嗩吶,吹打于市。街面店鋪紛紛開張,多有給大軍送湯送餅者。有那見多識廣之人,一眼望見中軍擁簇著三匹高頭駿馬,各騎三位金甲將帥,氣宇軒昂,威儀凜然,便眉飛色舞向周圍人夸示道:“中間走的是皇長子廣平王哩!左手那位玉面美貌大將,就是威名遠揚的朔方統(tǒng)領郭子儀。右手邊么,高鼻虬髯者,卻不似我族。聽說皇上搬來回鶻鐵騎,那定是他們領軍太子!”人皆驚嘆,摩肩接踵,欲先睹為快。

  二十萬大軍入城,足有兩個時辰。街衢人馬充斥,尚能雞犬無驚。中軍將近紫微宮時,忽聽后方商鋪鬧區(qū)傳來喧囂尖叫,混著粗重打鬧之聲。即有軍士來報元帥,后軍回鶻士兵在砸搶金銀珠寶店鋪,重傷店主。更有回兵成群捉女人強行無禮,毆打家主。市民駭懼爭逃。

  李俶大驚,忙命羽林將軍王強林帶兵前去解圍,又對并轡而立的葉護道:“太子已然看到,久遭安叛蹂躪之洛陽百姓,見王師如見天日,卻不想復遭搶劫,豈不令你我無顏以對?!?p>  葉護沉著臉道:“王兄忘記長安之約耶?”

  身后回軍牙將達干也高聲道:“我回鶻兵士冒死助唐,屢建大功,復你家國,合該按約得賞。在長安時已是一無所取,到此又要橫加阻攔,莫非令我等空手而返?”

  李俶聞聽,如芒刺在背,又痛又愧,一時無言以對。卻又有軍士來報,唐軍中有兵士見回鶻搶劫肆無忌憚,無人敢管,竟也動手亂槍。連婦女發(fā)簪耳環(huán)也去撕扯,耳孔被扯豁者哭罵“前腳走了豺狼,后腳跟來惡虎”。更有被辱了妻女者痛罵“何方王師,行同禽獸,倒不如留住燕軍!”

  郭子儀聽了,神色凝重對廣平王道:“強搶平民,辱人婦女,實非王師行徑。須得妥善處治?!被厣韺λ贩綄㈩I渾釋之道,“速召城中各坊正、里正們,前來叩見大元帥!”

  渾釋之領幾名軍士去后不久,便引來十幾位坊里正和商會主事。眾人匍匐在唐、回主帥馬前,哭訴搶劫強暴之風已在城中肆虐,無人可止。這民舍及宮室遭兩年兵火洗劫,原本已是所剩無幾,百姓人身財物朝不保夕。如今望穿眼盼得王師驅走安叛,才展笑顏,又墜入地獄深淵。無奈之下,為止息更慘烈之浩劫,坊里正們及商會愿勸各家盡其所有,獻出金錢絹帛,以作勞師之用,只求元帥及太子速平騷亂。

  葉護聞聽,頗為動容。又見羽林軍王強林回來復命,道是回軍兵士拒不聽命,搶劫無法阻止。然無計可施之時,有個細眉吊眼的白面書生上前對他輕聲道,城中府庫里尚存不少金銀珠玉,且已逃竄之偽燕文武官員府邸中,也必埋有不及帶走之財物。尤其偽皇安慶緒所居陶光院,更會有大量藏匿,何不取來犒賞回軍,填其欲壑,以安百姓。

  李俶聽后,忙與葉護商議。后者沉吟片刻,即命部將土拔斐羅率百名親兵各街傳喻,凡停止搶劫者,賞絹十匹,白銀百兩。于是呼天搶地之聲銳減。

  大軍又向前行進。忽見小將仆固玚催馬過來稟報元帥,于大獄中發(fā)現(xiàn)四十余具朝廷文臣武將之尸身。內中有程千里將軍,雖死尚有余溫,定是行刑不久。又抓住一個未及逃脫的賊軍獄卒,竟指認其中一具頭面被大錘砸得血肉模糊,難以辨認的尸身竟是潼關失守被俘之唐軍主帥哥舒翰!

  李俶聞聽大驚,忙召后軍王思禮上前問話,哥帥究竟死于陜郡,還是戰(zhàn)敗被俘?思禮面紅耳赤,連說當時只顧去追逃亡兵將,并未親見先帥下落。

  仆固玚又道:“那獄卒還說,哥舒翰臨刑之時哀告乞求活命。不想那行刑賊將曾是其麾下偏將,因細過遭其重責,逃至安叛手下。此時對求命的老帥只是冷笑,說了聲‘大人對不住,今后再無聲色犬馬,酒肉美人相陪耶!’便揮重錘連擊其頭面,頓使喪命?!?p>  郭子儀聞聽,喝道:“一派胡言!哥帥忠烈無畏,天下盡知。速將那賊卒斬首,以絕訛傳,詆毀我朝忠勇!”

  李俶早知哥舒翰與安祿山兩員胡將生前不和,后來竟勢同水火,誰知皆亡于安慶緒一人之手,不覺暗嘆。即命仆固玚去城外擇良地,好生將眾亡臣安葬一處,不準立碑,無使人擾。

  玚領命自去。

  李俶又命渾釋之與坊里正們挨家籌捐,并命王強林率羽林軍逐一搜查偽燕官邸。

  子儀建言:“此番收復二京,王師連獲大捷,委實借助回鶻鐵甲雄羆。其卓著戰(zhàn)功一時不及賞賜,何不就此大宴三日,使盡興豪飲,一消勞乏。”

  李俶立準。很快洛陽城中駐軍之處酒肉飄香,西域歌舞聲起,胡角橫吹,胡鼓頻擊。市民聞之,且驚且奇,關起門戶,從窗縫偷看。

  三日后,由坊間各戶及商家集捐,并官宅查抄挖掘,加之府庫所有遺存,共得金銀近百萬兩,絹帛幾萬匹,即時分與葉護。至此,回軍惡行漸絕。那等追隨回兵打家劫舍的唐軍士兵,每人領二十鞭笞,所劫財務發(fā)還原主。未參與者各賞銀十兩。洛陽復安。

  李俶即遣信使飛報父皇,細呈東都收復,回鶻得賞,于市民無擾之情。

  李亨得報,命李輔國展讀于朝,得群臣交口贊嘆,欣然道:“朕不及廣平王。其乃社稷之大幸也?!?p>  此言很快傳至正忙于返京的張皇后耳中,又是一番嫉恨謀算。此是后話,暫且按下。

  十月二十二日,李俶在紫微城廣達樓與郭子儀等將領商議,如何看管那些趨附逆賊,卻未及隨逃之幾百朝廷舊臣。此時探馬來報,叛軍大將尹子奇于三天之前,被駐地汴州城中幾個心向朝廷的舊臣及百姓斬殺,只為給睢陽守將張巡等報仇雪恨。

  李俶聞報,默然片刻,含淚道:“十幾日前,已獲知張巡守睢陽近十個月后,終不敵叛軍久圍強攻,城破。巡被俘不屈,慨然引頸就戮。便是殺人如麻之尹子奇也感佩其忠貞堅毅,不忍殺之。然終被部下慫恿,殺巡及其三十幾位部將。本王聞報,深為痛恨。若非張巡死守睢陽,王師也難速取二京。他卻于決勝前夕赴死,怎不令人痛惜。今尹子奇被殺,實可告慰英烈矣?!?p>  子儀亦動容道:“叛軍暴虐,人神痛憤。如今其主將被殺,足見人心歸屬。以臣之見,那些被俘者,或自主棄賊歸降之唐廷舊員,審之若無大惡,甚或只為蔽護百姓者,皆可寬容處置,以安陷區(qū)人心,也可令尚在安營中左右為難者情愿歸唐,中原平定則指日可待?!?p>  仆固懷恩也道:“某在大獄清檢時,見著王維、鄭虔,還有杜子美一干文弱書生,皆對某哭訴,實因不肯受偽職而被囚禁于此,并非降賊也。”

  正議談間,忽有親兵上樓來報,宮門外有一女子自稱是已逝永王李璘之女,永仁縣主,求見堂兄廣平王。宮門禁衛(wèi)不識,只得將其領至廣達樓下,交與親兵。

  李俶聽說,頗為驚疑。十六叔李璘確有一女名永仁,但其父兄皆遭殺戮,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此女究竟何人,何故來此?想著,即對親兵道:“請上來。”

  只聽樓梯一陣輕響,一女子冉冉上得樓來,不慌不忙,不扭不捏,深深作個福拜,亭然玉立眾人面前。

  李俶定睛打量,見此女約有二十五、六歲年紀,薄施脂粉,天然容顏;發(fā)髻整潔,并無金釵玉簪相襯;衣裙可體,卻非綾羅錦繡耀目;一臉福相端莊,一雙明眸安然,非見過大世面不能有,擺明了若非貴室之女,定為達官娘子。

  李俶只在永仁堂妹幼年時見過幾面,早已記不清她模樣,正要開口盤問,卻見那女子上前半步,再拜,鎮(zhèn)定自若道:“妾身實非永仁縣主。但請廣平王先恕妾冒認之罪,方敢說出實情?!?p>  李俶眉頭緊鎖,片刻方道:“本王赦你無罪。再有半句虛言,定斬不饒!”

  那女子于是從容道:“妾身薛氏,乃燕國御史大夫嚴莊之妻。”

  在坐眾將聞之大驚,紛紛拔劍相向,早有跟隨親兵將利刃抵住其咽喉。女子依然神情泰然,顏色不改。

  原來她果真是嚴莊之妻薛氏。那日她丈夫在仙居殿說服安慶緒一干偽君臣速逃,便回到家中,徑直鉆進書房,抱頭苦思。薛氏見狀,端茶進來,急問道:“聽說各府宅皆忙著收拾細軟,出逃洛陽。你倒在此養(yǎng)神,是何盤算?”

  嚴莊接過茶碗,啜一大口,嘆道:“逃,往哪里去逃?如今燕朝大勢已去,逃離者也是茍延殘喘,多活幾日而已?!?p>  薛氏急忙又問:“怎見得再無東山復起之日?”

  嚴莊搖頭道:“安氏小朝廷已斷無勝機。且唐廷氣數(shù)未盡,我何必以卵擊石?!?p>  薛氏聞言,頹然跌坐在一旁月牙凳上,問:“此話怎講?”

  嚴莊長嘆數(shù)聲,緩緩道:“自陜郡之敗,我已看明白,唐廷李亨、李俶兩父子雖無太上皇早年之勵精圖治,開疆擴土之雄風,卻也十分聰明英毅,為再興大唐勵志竭精,氣不可奪。更有郭子儀一班久經殺場,又對朝廷忠心不渝,矢志保唐之鐵血武將,及各地忠良之官員,死無二志;節(jié)義之士人,投筆從戎,如睢陽張巡,南陽魯炅,還有為朝廷立下榷鹽法的第五琦等。更遑論那回鶻鐵騎召之即來,戰(zhàn)之無敵?!?p>  薛氏仍心有不甘,又問:“自古皆言,勝敗乃兵家常事,果真大燕一蹶不振?記得那大唐也曾在范陽鐵騎之下,兵敗如山倒哩!”

  嚴莊聞聽,嗤之以鼻,道:“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初祿山暴虐,我雖位高權重,卻是伴君如伴虎。無奈殺之,以為萬全。怎知他死后,朝綱更亂。各部將領多為慶緒父輩,不聽調遣;軍士多出自城傍,視祿山為父,猜疑新皇弒父篡位,豈肯為之賣命。慶緒本是生性怯懦,每逢要事,不能決斷,聽由臣工教唆。而我與高尚、孫孝哲等文臣武將嫌隙甚深,時時謹防彼等構陷。此番陜郡損兵折將,眾皆欲委過我,皇上寵幸再難復矣?!?p>  薛氏聞聽,鳳眼園睜,道:“如此說來,總不能在此坐以待斃,何不北歸,去投史思明?”

  嚴莊連連擺手道:“越發(fā)不妥。慢說思明心機深重,手段毒辣,早已對祿山之死耿耿于懷。我曾奉旨幾番向其求援,皆托故不出一兵。何況他眼下自身難保。聽說太原李光弼正屯兵積糧,欲趁唐軍連獲大捷之勢,攻取范陽。我此時投奔去,便是思明肯留,也無異于自投落網?!?p>  薛氏忙問:“聽夫君口氣,可是另有出路?”

  嚴莊心緒如麻,搖頭道:“某尚未想周全。但唐軍將至,乃燃眉之急。你我須速覓一藏身之所,方可從容計議?!?p>  薛氏尋思片刻,忙道:“廚下張二娘因兵亂已回夫家,就在離城三里的張莊。平素我待她不薄,可去那里暫避一時。”

  夫妻倆匆匆收拾,疾奔張莊。

  聞得唐軍已入城,嚴莊忍不住,穿戴成書生模樣,溜進城里擠在人群中觀望。直到遠遠望見唐軍大元帥廣平王之威儀,忽然想起安祿山那位侄女曾言,薛氏貌似唐廷親王李璘之女,于是計上心頭。又在城里逗留一陣,便回去與妻道:“歷來識時務者為俊杰。如今大燕已亡,下官性命全系于夫人身上?!币娖抟荒樤尞?,又朝她深鞠一躬,道,“煩勞夫人前往紫微宮面見廣平王,代下官表明,情愿歸順朝廷之意?!?p>  薛氏聽了,又驚又氣,冷笑道:“君非王司徒,妾非美貂蟬,且世人皆知你乃燕國第一謀臣,教我怎樣說動李唐家父子留你不殺?”

  嚴莊忙道:“事關為夫性命,賢妻休要說笑。但須如此這般……”

  這薛氏雖非名門出身,卻自幼讀書識字,頗有主張。嫁與嚴莊這些年,官場夫人間奉迎走動,更練得大氣沉穩(wěn)。當時聽丈夫說得詳盡,又別其它無長遠之計可保兩人余生安穩(wěn),便斗膽應了這冒名求見之舉。

  此時李俶命眾將及親兵收了刀劍,問:“既是賊酋軍師之妻,不作潛逃,來此作甚?”

  薛氏施施然斂裙跪地,沉聲靜氣道:“妾身甘冒死罪,為夫君歸降討命。”

  此言一出,在座皆怒目而視。仆固懷恩厲聲道:“你個婦人,天大膽子,敢為叛亂主謀討?zhàn)?!?p>  薛氏嫣然一笑,垂目道:“小婦人若無些許膽量,怎敢闖這皇家龍殿。再者,人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嚴莊原是遭賊裹脅,卻未曾親舉屠刀,還用計替大唐除卻了安祿山這亂臣賊子。就在王師入城之前,他聽聞偽皇下令誅殺哥舒翰等被囚唐將,趕去極力勸阻,欲保彼等性命。怎奈安慶緒聽從高尚等人之讒言,決意格殺勿論,還險些連坐與他。皆因他不忘朝廷恩義,一心歸唐也。萬望元帥體察寬恕。如若朝廷不殺重罪之臣如嚴莊,必令賊營觀望猶疑之文武心生冀望,寧可棄暗投明,歸順朝廷。如此一來,兵不血刃,社稷速安。故元帥赦免嚴莊,豈是他一人之大幸耶!”

  子儀問道:“嚴莊現(xiàn)在何處?”

  薛氏聞其聲如洪鐘,不覺抬眼觀看。見他挺然高坐,雙目炯炯生輝,貌美儒雅,不怒自威,心知必是鼎鼎大名郭子儀,忙答道:“宮門外有一穿戴青巾青衫之讀書人,便是罪婦之夫?!?p>  李俶準入。不一時,親兵果然領進一細眉吊眼,三十幾歲的斯文秀士。王強林正立于廣平王身后,一眼認出此人就是入城那日,湊上前與他私語的白面書生,不覺脫口問道:“你就是偽燕之相,嚴莊?”

  李俶訝異,問羽林將軍何出此言。王強林便將那日嚴莊混在人群中,暗里給他指點,去取偽燕各府邸不義之財,以賞回軍,止其搶劫民眾之事,一一稟上。

  李俶沉吟片刻,對跪倒在地,不敢抬頭的嚴莊道:“你且站起身來講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