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經明商

第三十四章:初到吏部

正經明商 瑤光滿山州 2063 2021-05-20 00:38:52

  今天是前往吏部報道的日子,天蒙蒙亮的時候,徐陟就讓人叫門。

  吵得徐梟也只能起床。

  這沒辦法,大明官員上班的時間很早。

  約莫七點左右,各級官員就需要到衙門坐堂了。

  大明交通工具不發(fā)達,基本靠腿。

  算上洗漱、吃早飯、趕路的時間,官員們基本在五點就得起床。

  唯一慶幸的是,南京六部官員,不需要上朝。

  如果徐梟是被選拔去北京吏部,那會更加痛苦。

  按大明規(guī)制,凡是所有在京官員,不管級別大小,都得上朝。

  南京六部就不用了,皇帝都不在這,上朝給誰看吶。

  但是,如今的北京六部官員們,也不需要上朝了。

  天生嘉靖帝,自壬寅宮變后,徹底放飛自我,幾乎就不舉行早朝了。

  也算給官員發(fā)了福利。

  徐梟很不適應,他以前都是睡到日上三桿的。

  迷迷糊糊的起床,迷迷糊糊的洗漱,再迷迷糊糊的吃過早飯。

  徐梟和徐陟一起,乘坐府里的馬車前去點卯。

  望著街上稀疏的行人,徐梟明白。

  從這一刻起,他成了大明社會人,再也不是學生了。

  一起離開的,還有他短暫的青春。

  可憐,他還未滿十六,就得掙錢養(yǎng)家了。

  一念至此,徐梟幽怨的看著父親。

  從太平門到朝陽門,再到正陽門,這中間一大片地方。

  就是南京紫禁城。

  明初,洪武大帝定都南京,在元皇宮的基礎上,修建了這座南京紫禁城。

  整個南京紫禁城分內宮城與外皇城兩部分。

  其中,內宮城是皇帝生活和辦公的地方。

  外皇城,就是六部九司各級官員辦公的地方。

  后來,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仿照南京紫禁城建了北京紫禁城。

  這處南京紫禁城逐漸棄用了。

  只有南京六部,依舊在外皇城辦公。

  從承天門進去,過了午門,在皇城西南角,有一片連綿不絕的閣樓。

  南京六部所有官員就集中在此處辦公。

  過了午門,徐梟便和父親分開了。

  他去吏部,父親去刑部,不是一路人。

  原本,徐梟是想讓徐陟帶著他去報道。

  這樣,就等于告訴未來同事們,他是有背景的人,對他放尊重點。

  可惜,徐陟斜了他一眼,果斷拒絕。

  沒辦法,徐梟只能自己去闖蕩。

  徐梟來的比較早,吏部閣樓里,空蕩蕩的。

  官場規(guī)矩多,他也不敢瞎晃蕩,在閣樓后面的花園內,尋了個涼亭坐下。

  這一座,就到了吃中午飯的時間。

  而直到此時,幾處閣樓里,仍舊門庭緊閉。

  “見鬼了這是,吏部關門歇業(yè)了嗎?”

  徐梟揉著肚子,看著空蕩蕩的吏部,有點懵逼。

  正在這時,一只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

  徐梟整個人一哆嗦,轉身發(fā)現(xiàn)是林正文。

  連忙拱手見禮:“林大人。”

  林正文笑了笑,說道:“北修,你在這晃悠啥呢?”

  “不是說好了今日來報道嗎?”徐梟問道。

  林正文一拍腦袋,歉疚的說:“是的是的,我差點忘了這事?!?p>  徐梟無語的看著他,這都能忘。

  “林大人,這閣樓怎么一個人都沒有,是我找錯位置了嗎?”

  徐梟指著空蕩蕩的閣樓,疑惑的問道。

  林正文說道:“非也,此處就是吏部衙門,你沒找錯?!?p>  “那怎么會是這個樣子?!毙鞐n繼續(xù)問道。

  望著空蕩蕩的閣樓,林正文有些尷尬,將個中原由一一對徐梟講來。

  其實,原因很簡單。

  自成祖遷都之后,南京被稱為留都,六部已經沒有多少實權了,更沒什么事情。

  比如徐梟所在的吏部,一年到頭只有選官和考核這兩件事情。

  管轄范圍也局限在南直隸一省十四府。

  就這么大地方,能有多少官員需要吏部管理呢。

  再者,來到南京各部任職的官員。

  要么是年紀大了,來南京各部等待退休。

  要么是朝堂斗爭失敗,被貶官至這里。

  就這么個人員構成,工作積極性可以想象。

  此處遠離京城,南京城內又沒有誰可以管的到六部衙門。

  久而久之,六部官員徹底放飛自我,如今更是連早上的點卯都不來了。

  聽了這么個解釋,徐梟愈發(fā)無語了。

  旋即,他又想起,父親好像每天都堅持點卯,從未遲到早退,這又是為何呢?

  徐梟決定回去問問父親。

  “北修,既然你人也到了,那就帶你見個人?!绷终男χf道。

  “見誰啊?!毙鞐n問道。

  “左侍郎,鄭曉大人?!?p>  吏部左侍郎鄭曉,因備倭有功,進吏部左侍郎之職,時年五十七歲。

  徐梟雖自后世而來,但對鄭曉此人知道的不多。

  只知此人一生不得志,最后官至刑部尚書。

  在任期間,因為上疏反對各衙門私自受理詞松,要求將訴訟事權收歸刑部,遭嚴嵩構陷。

  最終被罷黜,數(shù)年后郁郁而終。

  徐階曾評價他,正而不迂,嚴而不刻,剛而不激,高而不亢。

  很高的評價了。

  史書也記載,這位鄭侍郎是個有想法有能力的忠臣。

  行不過數(shù)十步,二人來到鄭曉所在閣樓外。

  林正文讓徐梟稍后,自己先行進去通報。

  不過片刻,林正文招呼徐梟進來。

  徐梟整理了下衣冠,確認沒什么不妥后,邁步進了閣樓。

  “后進徐北修,見過鄭侍郎?!毙鞐n是晚輩,進門就行禮。

  許是多年仕途不順,鄭曉頭發(fā)白的差不多了。

  抬頭看著面前不過十五六的少年,鄭曉微微頷首。

  適才,徐梟在花園內靜靜等待了一上午,鄭曉在閣樓內看的一清二楚。

  但并未出言打擾。

  “無需多禮,坐吧?!编崟云届o的說道,聲音中帶著上位者特有的威嚴。

  徐梟乖乖起身,但并未坐下。

  下級官員第一次面見頂頭上司,上司肯定得問話。

  大明等級深嚴,哪有坐著回話的下屬。

  沒看一旁的林正文站的筆直嗎。

  鄭曉掃了徐梟一眼,心下評價:倒是有些機靈勁。

  如果說,徐梟在花園等候了一上午,讓鄭曉看到了他身上的韌勁。

  那此刻面見上官,所表現(xiàn)出的得體與知禮。

  則體現(xiàn)出徐梟的聰慧。

  畢竟是十五六的少年,已經很不錯了。

  以小見大,以點見面,徐梟表現(xiàn)出的第一印象,鄭曉很滿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