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有點突然,作為主辦官的寧蘭君很是意外的看著前來報告消息的人。
陳裕周死了,不用說,此人就是那個內(nèi)應(yīng)。
昨天試探性的調(diào)查,讓背后真正兇手開始警覺,先下手為強,斬斷了這條線。
留風堂里,在場的所有人,全都是一副極度可惜無奈的表情。
李長庚很是氣惱:“昨天應(yīng)該想到的,兇手會殺人滅口?!?p> 寧蘭君在反思,他不是沒想過這種可能。
可那是龍武衛(wèi),在沒有任何證據(jù),又無法確定準確嫌疑人的情況下,能做的很有限。
事已至此,嘆多少氣都沒用。
寧蘭君立即帶人去了案發(fā)現(xiàn)場。
陳裕周平日里住在外城,每天按時去龍武衛(wèi)報道。
他的社會關(guān)系,家庭狀況一點都不復(fù)雜。
陳裕周孤身一人,無父母,無妻兒,平時交好的朋友,也僅有龍武衛(wèi)少數(shù)幾個人。
根據(jù)同僚證詞,陳裕周性格孤僻,很少與人來往。
鄰居說陳裕周搬來這里好多年,幾乎沒什么說話的機會,他們也只是僅僅知道他在龍武衛(wèi)當差。
平日里很少出門,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屋子里,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死亡現(xiàn)場,是陳裕周的臥室。
仵作驗尸,加上寧蘭君現(xiàn)場勘查,沒疑問,陳裕周死于自殺。
這倒是大大出乎很多人意料。
其他人繼續(xù)在房間里翻找一切有用的東西,寧蘭君去了院子里。
李長庚跟出去,表情低落:“這條線斷了,這下完了?!?p> 奉旨辦案的壓力,李長庚第一次感受到了。
寧蘭君沒那么悲觀,他在院子里看了看,輕聲道:“自殺的原因無非兩個,走途無路,或者和背后那些人達成了某種協(xié)議,陳裕周這條線還不會輕易斷?!?p> 李長庚認真的盯著寧蘭君:“有什么想法?”
寧蘭君正要說話,門口有人進來報告。
那是聽雨樓青衣使:“寧大人,昨天晚上,陳裕周去過教坊司,回來之后沒出過門?!?p> “那就是說,他最后見的人在教坊司?!睂幪m君默默點頭,陳裕周這條線斷不了。
寧蘭君走進臥室,已經(jīng)檢查完了現(xiàn)場所有物品的青衣使馬上道:“屋里所有地方已經(jīng)搜過了,沒什么發(fā)現(xiàn)?!?p> 寧蘭君走過去,在桌子上琳瑯滿目的物品中,一件件翻找著。
終于,讓寧蘭君發(fā)現(xiàn)了一件值得注意的東西。
那是一張當票,時間是一個月前,上邊清楚的寫著當了一件翡翠手鐲,價值二百兩。
寧蘭君當即道:“把當鋪掌柜的請過來?!?p> 青衣使領(lǐng)命而去。
“讓和陳裕周相識的那幾個龍武衛(wèi)過來一趟。”
又有青衣使帶著命令離開了。
半個時辰之后,當鋪掌柜到了。
寧蘭君將當票遞給掌柜的:“這是你們當鋪出具的當票?”
那掌柜的看了一眼:“大人,是的。”
“是屋里的死者親自上門當東西嗎?”寧蘭君讓人將掌柜的帶進屋里看了一眼那尸體。
嚇的臉色煞白的掌柜的走出來道:“確實是此人?!?p> “確定嗎?”寧蘭君又問了一次。
“確定,有當票不會錯的,時間一個月左右,我還有印象;他當?shù)挠耔C,質(zhì)量上乘,當時還請其他人一起掌掌眼,錯不了?!?p> 寧蘭君示意讓掌柜的下去了。
不一會兒,龍武衛(wèi)中平日里和陳裕周走的最近的三人到了。
一個校尉,兩名普通軍士。
寧蘭君給他們看了當票:“陳裕周很缺錢嗎?”
那校尉看了當票,答道:“龍武衛(wèi)校尉的收入還可以,平日里倒是不缺錢,不過,那段時間,有特殊情況?!?p> “特殊情況?”
“老陳看上了教坊司兩個姑娘,想為他們贖身,需要一千兩銀子。我們勸過老陳,他沒聽,那時候開始節(jié)衣縮食,還當了家里的祖?zhèn)魇罪??!?p> 寧蘭君又問另外兩人:“確實如此嗎?”
“是的,確實如此,聽他說過不止一次?!眱扇她R聲答道。
“那兩個姑娘叫什么名字你們知道嗎?”
回答的是那個校尉:“好像一個叫羅素清,另一個叫……對,我想起來了,楊思柳,對,是這么個名?!?p> 楊思柳,教坊司。
不出意外,和楊世奇的侄女楊思柳是一個人。
謹慎起見,寧蘭君又問另外兩人:“沒錯嗎?”
“大人,沒錯,確實是這兩人?!眱扇丝隙ǖ馈?p> 寧蘭君揮了揮手,三人離開了。
寧蘭君雙手抱于胸前,半晌沒說話。
楊思柳是因為楊家被抄家進入教坊司的,楊世奇也因自己哥哥被抄家行刺府尹大人。
這么看來,這黃府尹也牽扯進來了。
“怎么了?”李長庚問寧蘭君。
寧蘭君從愣神中反應(yīng)過來:“沒事,去教坊司?!?p> 李長庚轉(zhuǎn)身離開準備去了,教坊司是禮部的地盤,事情可沒那么簡單。
……
教坊司,今日照常營業(yè)。
教坊司門前,停了很多豪華的馬車,進進出出的客人絡(luò)繹不絕。
聽雨樓一大隊人馬,二三十人,浩浩蕩蕩到了教坊司門前。
守門的看到如此陣勢,嚇了一跳,不過并不慌張。
一人進去報信,一人陪著笑臉,躬身行禮;“不知這位大人今日有什么差事?”
“聽雨樓奉旨辦差,閑雜人等讓開?!崩铋L庚厲聲喝到。
教坊司可不是一般的地方,來往之人非富即貴。
就算是守門的,也能知道一般人不知道的消息。
比如陛下給聽雨樓下了圣旨,提拔了一位青衣使主辦此案。
眼前的那位年輕的青衣使,怕是沒錯了。
守門之人,趕緊讓開,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可不觸這個霉頭。
寧蘭君帶著李長庚和另外幾位青衣使進了教坊司,剩下的人原地待命。
收到消息的教坊司奉鑾,匆匆趕來。
“大人,今日正在營業(yè),大人若有事,請到偏廳就座,切勿叨擾了其他客人。”說話的教坊司奉鑾,四十歲出頭,早就是交際場老手,應(yīng)對的很從容。
寧蘭君什么都沒說,徑直往前走,在禮部的地盤,也不好太過張揚。
到了偏廳,寧蘭君坐在椅子上,盯著眼前的教坊司奉鑾:“今日此來,只為調(diào)查點事,你不用緊張?!?p> 那位奉鑾笑呵呵的道:“這位應(yīng)該是那位奉旨辦差的寧大人了,大人有問題盡管開口,我們自當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