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厚顏求詩
劉庇到底是沒有在大殿之上沒有給老太傅與曹正臣寫詩。
陸如海與潘如江閃閃發(fā)亮的眼睛也黯淡了下來。
過時的梅雪文會結(jié)束后,這場所謂的慶功宴也就結(jié)束了,劉庇期待的歌舞也沒有再次登場。
太監(jiān)高聲宣布結(jié)束,眾臣施禮起身離開。
忽然,靖北王拱手道:“陛下,臣有一事啟奏?!?p> 已起身往后殿走去的皇上,轉(zhuǎn)身看向靖北王,眼神瞇了瞇,然后開口道:“靖北王,欲稟何事?”
有事為何之前不提,非要在結(jié)束時稟奏?
靖北王無視皇上的微冷的眼神道:“景王曾書信朔風關(guān),言說當戰(zhàn)事危機時,可從其他郡國強行借兵,并說此乃陛下之意?!?p> 還未離席的大將軍王公略,聞言就知靖北王要找劉庇麻煩了。
劉庇作為景王,豈可調(diào)動梁州之兵。
在大漢調(diào)兵當憑虎符,虎符一分為二,一半在皇上,一半在太尉。
之后,皇上集權(quán),太尉成為虛銜,皇上可直接調(diào)兵,而太尉所掌虎符便交到了大將軍手中。
所以,如今的大漢,想調(diào)撥兵馬,除了虎符就必須有皇上的旨意。
藩王可在其藩地招兵,但兵馬的調(diào)度名義上還是在皇上手中,只是現(xiàn)在的藩王已經(jīng)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
不過,你再有想法也只能指揮自己領地的兵馬,豈能調(diào)動其他地方之兵馬。
王公略明白靖北王之意,靖北王是懷疑景王假借皇上旨意,調(diào)動朔風關(guān)兵馬,以解景東關(guān)之危。
他也知,若按以前靖北王之秉性,別說景王有皇上旨意,就是皇上親旨,他也不一定奉行,而是會說上一句將在外之類的話。
那為何靖北王依然增援了景東關(guān)呢?
這次景東關(guān)戰(zhàn)事所有的過程朝廷均已知曉,因此王公略知道,景王的書信是直接越過靖北王發(fā)給孫廟籌的。
以孫廟籌的性格,又有景王作保,并且一開始皇上也要求梁州發(fā)兵支援鎮(zhèn)北關(guān),所以孫廟籌肯定會增援景東關(guān)。
因此,靖北王在知道無法阻止孫廟籌,并且孫廟籌有實力、也有能力在不經(jīng)過他同意的情況下帶走一些士兵。權(quán)衡之下,還是讓孫廟籌留守朔風關(guān),靖北王親自帶兵前往景東關(guān)。
不過,靖北王從朔風關(guān)到景東關(guān)所花費的時間未免太長……
王公略又看向還未離席的孫廟籌與孫知策兩人,孫廟籌如今在軍中地位僅此于靖北王,而孫知策又是第三代戰(zhàn)神,孫知薇深受皇上喜愛,而且跟隨曹正臣學習。
即便懷安公主早已去世,孫家勢力依然太大。
王公略想到的,皇上又如何不知曉。
皇上想起一開始讓靖北王增援鎮(zhèn)北關(guān)時,靖北王借故推辭不肯。
本是用來牽制其他諸侯王的靖北王,也慢慢變成了其他諸侯王。
但此次出兵景東關(guān),永王與代王好歹還象征性的出了點兵,而靖北王卻一兵未發(fā)。
皇上早已開始籌劃削藩事宜,只是現(xiàn)在的諸侯王勢力已是極大,若無由頭,不好輕易削之。
便是有正當理由,諸侯王肯定也不會眼看著朝廷削弱他們的實力。
皇上曾聽丞相秦文正言,依老太傅早年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強行削去永州幾個郡縣分封給永王之子。
可即便如此,仍是引起永王不悅,以及其他諸王的不滿,皇上無奈被迫終止。
現(xiàn)在,皇上見靖北王不選時間強行發(fā)問,更覺削藩之重要性及緊迫性。
“庇兒,可有此事?”
皇上雖然對靖北王在他已起身離開時發(fā)問,感到不滿,但劉庇若真是假皇命讓靖北王出兵,也確為重罪。
功過不能相抵的那種。
“確有此事。”
劉庇回答道:“父皇曾于書房中,對兒臣言,若事急且危,可從鄰郡國調(diào)兵,故兒臣才書信梁州請求支援?!?p> “嗯?”
皇上輕微疑惑出聲,他有說過這種話嗎?
略一回想,皇上忽然想起,在讓劉庇給他寫上百副書法時,他確實說過這句話。
當時,看著那些闊大字體,想著要是劉庇在景東關(guān)身死,那他豈不是就要錯過這等絕妙字體了。
于是,就對劉庇說了這句話,若他遇到危險可從他處調(diào)兵。
皇上此時很不理解,為何他會說出這句話,即便再怎么喜愛書法,也不該給劉庇這么大的權(quán)限啊。
皇上感覺只要跟劉庇待的時間久了,就自然而然對其產(chǎn)生莫名的好感。
“下次,需先告知父皇,不可再擅自做主?!?p> 皇上收回了給予劉庇的權(quán)限,但語氣也柔和了許多。
靖北王沒想到皇上還真給過劉庇旨意,雖然只是口頭之言,但皇上金口,就是無上旨意,于是不在質(zhì)疑。
劉庇反而再次拱手道:“兒臣在呈送父皇的書信中提過此事的。”
皇上想起劉庇用“顏體”寫的信,字是相當不錯,內(nèi)容也是極好,歌功頌德的。
只是因為劉庇總是不主動出擊,秦文正與王公略兩人又在一旁逼逼賴賴,導致他那時極其厭煩劉庇,故而后面幾封書信都沒有細看。
“原來如此?!?p> 皇上點點頭,準備回去后翻翻,看是否真如劉庇所言提過這事,順便欣賞一下其書法。
“不過,下次請求增援,需上折子,不可再用書信?!被噬隙沤^這種不正規(guī)的形式。
事情處理完畢,皇上沒看靖北王一眼,徑直離開。
眾人陸續(xù)退場。
跨過殿門,步入長階。
忽然劉庇聽到后面有人呼喊。
“景王留步,景王留步。”
劉庇停下轉(zhuǎn)身看著快速趕來的丞相秦文正。
“秦丞相有事?”
劉庇看著曾讓他下跪接口諭的秦文正,微笑道。
“倒是確有一件小事?!?p> 秦文正恭恭敬敬見禮,絲毫不提上次使劉庇難堪之事,仿佛上次讓劉庇下跪接口諭的人不是他一般,面帶微笑地說道。
“殿下詩詞驚艷,文采斐然,書法更是冠絕天下,臣厚顏想象殿下討要一副書法,就是那首《卜算子》。”
劉庇想捏一捏秦文正的嘴巴,然后在拍一拍。
當真是厚顏。
秦文正幾次三番針對劉庇,催其離京,讓其下跪,真當詩詞不分敵我,時間沒有記憶啊!
劉庇就算現(xiàn)在撅腚趴地將他剛才在大殿之上所作的三首雪梅之詩詞全給陸如海寫上一遍,也不會給秦文正寫一首詩詞。
而且求人書法,還特么指定作品,當真是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只是劉庇不會想到的事,陸如??隙ú恢恪?p> 陸如海還要那首《清平調(diào)》!